乱的不只是房间,是我们还没愈合的心
曾经,我为把孩子训练得井井有条感到自豪。如今,却因他们的懒散与凌乱而心碎。爸爸走了,一切都变了。我用尽全力维持家庭秩序,却一步步耗尽力气。🍂
这篇文章,写给正在努力撑起家的你,也写给那个看起来很坚强、其实早已疲惫的我自己。🫂
🧹当家不再整洁,是谁先乱了心?
「不要以为你们爸爸死了就可以放肆!」
那天,我气得脱口而出。🥀
我常常因为孩子不做家事而生气。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他们不再愿意做。以前有爸爸在时,孩子们各司其职,扫地、抹地、洗碗、晒衣,没有一个敢懈怠。我一度以为,我已经把他们教得很好,也总为此感到骄傲。
🧺 但爸爸走了,一切都变了。
她们不是不会做,而是拖延、甚至心里似乎拒绝再动手。我告诉自己,要忍耐、要体谅孩子,给他们理由与空间:
1️⃣ 爸爸走了,大姐也上大学离家,家里忽然少了两个人,孩子需要时间适应。
2️⃣ 平日上学,放学后还得等我放工,晚归,自然累了。
3️⃣ 面对考试,课业压力大,腾不出手做家务。
4️⃣ 晚上还要线上补习,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做其他事。
🧂但我心里还是有委屈。为什么我上了一整天的班,还得回家煮饭、洗衣、打扫?为什么孩子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我希望她们能看见妈妈的辛劳,能更懂事一点、体贴一点、主动一点……但我失望了。
慢慢地,孩子变得越来越“放肆”:
房间垃圾堆积、灰尘厚厚一层,碗筷吃完不收拾、衣物乱丢满地……我无法接受曾被训练得这么好的孩子,竟然说变就变!更无法接受,因着爸爸的离去,整个家的秩序也随之崩塌。😞
🧨有一次,老二甚至反问我:“你为什么那么在意家里的整洁?”
我一时语塞,那晚辗转难眠,心中像被戳破了一样痛。
但她的反问也逼我去思考——我为何如此执着于整洁?
🧾我给了她这样的回答:
1. 不谈卫生,肮脏的环境真的让人容易烦躁。
2. 回到一个干净的家,会让我心里平静,疲惫的身心能得到片刻休息。
3. 相反,凌乱意味着我无法喘息,还得启动「第二轮工作模式」。
4. 家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一个成员都该为它负责,不是只靠我一个人。
5. 说到底,我也只是一个渴望被理解、渴望孩子分担重担的妈妈呀。💔
我试过用责骂,也试过制定值日表,甚至将家务与零用钱挂钩。但效果都维持不了太久。🥲
孩子仍然懒懒散散,热度过后又打回原形。
我感到筋疲力尽。
🖥️直到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一个人的房间有多乱,可能反映出他内心有多乱。」
这句话让我顿悟——孩子心理状态可能出了问题。
爸爸的离世,对她们的打击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深深的心理创伤。原来,我一直忽略了这点。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放下值日表,放下控制。
她们愿意做家务,就说一声谢谢;不愿做,就由我承担吧。
我还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由机器人分担家务,让地板能擦干净。
就这样,皆大欢喜,我不再执作,心里也没那么累了。🤖🧼
🧺【结语】
有时候,我们不是放弃了原则,而是学会了以爱为优先。🌷
我以为我必须靠严格维持秩序,但孩子教会我的是:有些混乱,是伤口的表达,是心灵的呐喊。
后来,我放下了责骂与控制,选择理解与陪伴。也许,他们并不是不做家务,而是需要时间找回力量。🕊️
愿这段经历,给同样在单亲路上奋斗的你,一点力量与共鸣。💛
✍️ by 左口米右|这是一篇写给所有在失落中依然咬牙坚持的母亲
(本文由作者原创,经AI润湿,请尊重原创,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