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末的回饋表上,有位同學寫下:「學術性的課程能多一些就更好了。」這是一個真誠的建議,我完全理解同學渴望專業知識的心情。
但它同時讓我反問自己:實習課程的價值,究竟應該放在哪裡?
今年的實習生,除了土木系,還有環安系的同學。對他們來說,鋼筋、模板、混凝土這些內容是全新的語言,還記得第一次講到鋼筋時,一位環安系的同學下課問我:「光哥,鋼筋為什麼有 #4、#5 這種編號?是強度嗎?」那一瞬間我才更清楚,這些名詞,對他們來說有多麼陌生。
如果一味加強專業學術內容,或許有人會覺得收穫滿滿,但一定也會有人跟不上,甚至失去學習的熱情,更何況,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期待在這兩個月裡,只學習專業知識。
否則,這場實習和在學校上課,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多數人眼裡,實習往往只是跑腿、打雜,做些瑣碎卻無關痛癢的事。
但在我心裡,實習應該是用八週的冒險,換一次對未來職涯的預演。
我希望他們能帶走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還能夠帶走只有暑期實習才能給的養分:責任感、主動積極、溝通協調、成本意識,還有面對職涯抉擇的勇氣。這些心態與選擇,從來沒有人在課本裡告訴過他們。
所以,我最後把課程設計成三條軸線:
專業課程+職場心態+自我成長。
因為我相信,專業可以在課堂學到,但實習,應該要帶他們看見更多。
迷惘的十字路口
在每週課程結束時,我都會請同學寫下一張紙條,記錄本週最有感的學習,以及想問的問題。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卻道盡了年輕工程師心裡的迷惘:
- 要考研究所,還是直接就業?
- 考技師需要多少時間準備?
- 工作與生活要如何平衡?
- 營造業的生態和薪資待遇是什麼樣子?
- 光哥,你的職涯經歷是怎麼走的?
下一週上課,我就會帶著這些問題,逐一回應。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他們的疑惑,更是整個世代共同面臨的十字路口。大三的暑假,正是還沒被職場定型的時刻。我希望透過良好的引導,幫助他們順利銜接,帶著方向感走進未來。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在課程裡安排了《與成功有約》的七個習慣,每週介紹一個,讓他們在生活裡實踐,學會自我成長的方式。同時也分享了其他的好書內容,例如《人生的五種財富》,提醒他們:工程師的人生不只是工地進度條,還包含與親友相處的時間、人際關係、目標與使命以及健康的身體。
課本教不了的抉擇
當然,專業的養成仍是工作的基礎。以今年實習工地的社會住宅工程為例,正處於基礎開挖與地下室結構階段,我將課程重點放在鋼筋、模板、混凝土,並告訴他們在現場可以怎麼做。
我不只談施工規範,也加入一些小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 鋼筋的頂端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 表面的英文又是甚麼意思?
- 除了木模之外,鋁模和塑膠模有什麼差異?
- 怕冷也怕熱的混凝土是什麼情況?
這些細節讓同學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真正在工地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八週過後,我看見最驚喜的畫面。
在期末簡報上,當初困惑的那位職安系同學,站在評審老師面前,自信地說:「混凝土澆置時,現場會進行氯離子檢測,以確保品質符合施工規範。」並且能仔細說明氯離子檢測的步驟和做法。
課後的回饋裡,他寫下:「學到了很多不是本科系的知識,像是鋼筋混凝土規範、模板組立等等,這些都是平常碰不到的。」
這不就是實習最珍貴的價值嗎?
從未知到已知,從疑惑到自信,這段轉變,沒有課本能取代。
所以,這八週的實習不是單純「看看」或「幫忙」,而是一場真正的工程師預演。
在教室裡,你翻著課本、解著公式;但在現場,你必須面對:
氣候不佳要不要趕工?不合理的監造要求要不要接受?
課本能教你知識,卻教不了工地每天都要面對的抉擇。
你可能只是幫忙發便當、做自主檢查;但在八週之後,你會慢慢意識到:工程師的責任,比你想像的還要深遠,影響的是一棟建築,以及日後每位使用者的安全。
設計這套課程,我最想傳達的,其實只有一個概念:專業能讓你拿到門票,但態度與選擇,才能決定你能走多遠。而實習,正是讓學生在還沒被定型之前,先看見職場的真實面貌,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與熱情。
給大學生選擇實習的建議
如果你是正在尋找實習的大學生,請不要只看薪水和工作內容,更要思考以下幾點:
1. 學到什麼,而不是做了什麼
這份實習能不能讓你接觸到專業技能?
例如:工地實習能不能看懂施工圖、參與檢查流程?
兩個月後,我會不會比現在更接近「工程師」的樣子?
2.對未來職涯的幫助
這份實習能不能幫助你判斷「要不要繼續往這個方向走」?
例如:來營造廠工地,你會知道現場工程師的生活;到了顧問公司,你會看到另一種職場節奏。
3. 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這份實習能不能補上學校沒有教的臨場應變、團隊溝通、責任意識?
4. 工作的氛圍與引導
主管或指導員會不會願意教、願意解釋?而不是只把你當一般勞力。
5. 實際條件:薪資、時間、地點
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還是要考慮這份實習的薪資和交通是否合理?
實習的真正價值
選擇實習,不只是填滿兩個月的暑假。
它是一場「職涯預演」:
- 學校沒教的,實習會讓你體驗
- 職場的樣貌,實習會讓你看見
- 未來的自己,實習會讓你提前實現
如果你是正在規劃暑期實習的公司或講師,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
實習課程不只是技能清單,更能啟發大學生對職涯的興趣與想法。
如果你是正在考慮實習的大學生,也請想一想:
除了薪資,實習還能帶給你什麼?哪些是課堂無法提供的經驗?
實習的真正價值,不是打雜,而是提前預見「未來的自己」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