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不只是掌握技能,更是學會與世界互動的能力。許多人以為社交技巧是孩子自然會擁有的天賦,但對於發展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或自閉症光譜障礙(ASD)的孩子而言,社交能力需要透過精心設計的遊戲逐步培養。透過職能治療、早期療育與社交技巧訓練遊戲,孩子能在生活中慢慢建立人際互動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自然的學習方式。透過遊戲,他們學會等待、分享、表達情緒,也學會解決衝突。像桌上遊戲可以讓孩子練習輪流、合作完成任務;運動遊戲促進團隊合作與身體互動;社會戲劇遊戲則幫助孩子理解他人情緒,維持對話的連續性。這些活動都是社交技巧訓練的重要內容,也常被應用於職能治療所與早療中心。

鬼抓人:孩子最愛的社交技巧遊戲
「鬼抓人」是孩子們最常玩的遊戲,也是極佳的社交技巧訓練方法。遊戲規則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調整,縮小範圍、延長反應時間,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
在小組中,孩子輪流當鬼、被追逐或躲藏,透過互動學習等待、協調與合作。遊戲中,孩子學會遵守規則、觀察同伴的動作與表情,也在挑戰與追逐的過程中,逐漸理解社交規範與解決衝突的方法。
家長的參與,也讓遊戲的效益延伸到日常生活。觀察孩子反應並給予鼓勵和引導,可以將遊戲中學到的社交技能帶到家庭、學校,甚至社區中。
從遊戲到生活的轉化
「鬼抓人」或其他互動遊戲,不僅提升社交技巧,也增加孩子的自信與參與感。孩子學會合作、分享、輪流,在歡笑中感受到成就與歸屬。
家長可以將簡單遊戲融入日常生活,例如積木搭建、角色扮演、或小型競賽,每一次互動都是社交能力的練習。從輪流、分享開始,再逐步增加挑戰與規則,孩子在遊戲中學會與人互動,也慢慢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遊戲不只是娛樂,而是孩子理解世界、與人建立連結、表達自我最自然的方式。透過專業引導與家庭陪伴,每一次遊戲都照亮孩子的一小步,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合作、關懷與成功的喜悅,逐步走向自主、自在、充滿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