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來探究一下為什麼程式開發的進度一再延後,簡單地說就是沒有把程式開發放在重要的位置,一直被其它的事務所拖延。

這張圓餅圖是近十個星期(114/6/30~114/9/7)各項事務佔總體的比例,除去吃飯、洗澡、睡覺這類日常起居不計,大致上可以瞭解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哪些事情。圓餅內數字是各項事務總時數,外面的數字是佔整體比例。想要獲得這樣的圓餅圖,平常就要紀錄自己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哪些事情。
可以看到寫程式的時間只佔整體的8.2%,這意味著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卻想要取得一定的進展,無異是痴人說夢。如同《與成功有約》這本書所提到的長期成功的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如果想要在某方面有所建樹,那就必須將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什麼是重要的事情? 以工作來說,就是自己真正想做,而且具有高價值的事情; 以家庭來說,就是陪伴家人; 以健康來說,就是睡眠、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那麼寫程式是重要的事情嗎? 不知道。
閱讀和寫作是重要的事情嗎? 不知道。
運動是重要的事情嗎? 是。
照顧家人是重要的事情嗎? 是。

如果想要增加寫程式的時間,那就必須減少其它事項的時間,例如打混的時間,寫作的時間,然後增加寫程式的時間。而且寫程式需要用到電腦,而長篇文寫作也需要用到電腦,如果用電腦的時間是固定的,那麼勢必要減少寫作的時間,才能增加寫程式的時間。至於無法使用電腦的時間就繼續做其它的事項。
不過其實有還其它的選擇:
(1) 將部分工作委外執行: 有一件我應該做但一直沒有做的事情,就是請長照。如果能夠將部分的工作委外執行,自然能夠增加做其它事情的時間,也能夠增加使用電腦的時間。
(2) 提升寫作的效率: 我目前寫作的效率還是很低下,主要還是想要追求完美,所以沒有利用好AI協作。可以看到我花在寫作上的時間是閱讀時間的兩倍,雖然有時候是寫日記文、反省文而不是讀書心得。不過正因為花在寫作上的時間很多,所以才導致寫程式的時間變少了。如果能夠減少一些無效寫作(如寫廢文),或者善用AI協作,那麼就可以提升寫作的效率。
(3) 放棄閱讀寫作或寫程式其中一項: 如果時間有限,那麼可以考慮將心力放在少數目標上,而不是想要面面俱到。這兩項說重要是蠻重要的,說不重要也確實不重要。主要是因為目前還沒有辦法變現(App只賺幾美元),所以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如果想賺錢可能去做其它的事情(如投資股票)還比較有機會。如果要專攻閱讀寫作,想賺錢的話當說書人會比較有機會; 寫程式我目前還沒有什麼想法,也許開發一些實用的工具而不是遊戲會比較有機會。
(4) 調整心態,慢就慢,不要斷就好: 程式進度慢就進度慢,不要半途而廢就好。調整心態讓自己不要那麼在意,反正也沒有真正的期限,有完成就好。當然還是有預設期限,一開始是8月底,然後是9月底,現在又延到10月底了。如果期限不夠,那就拋棄完美主義,只做少數幾種功能就好。然後下一個專案再努力看看。
【總結】
思考過後還是採取第(4)個方案了,然後有空採取第(1)個方案,幫助自己贏回一些時間。至於第(2)個方案,有一個陷阱就是提升了寫作效率,然後為了定期更新方格子,反而又花了一堆時間來寫作,結果寫程式的時間還是沒有變多。
好像有些人寫作可以在半小時或一小時以內搞定的,而且能夠時常更新,有空可能要去學習一下其他人是怎麼做的,有些是靠AI協作,有些人本來就擅長寫作,有些人記性好,有些人肚子裡的墨水比較多。我好像也沒什麼寫作的天份,所以才會因此而苦惱不已吧。
此外,記錄平常的作息以及繪製這樣的圓餅圖對人生有沒有幫助我也不知道,平常也只會做每週回顧,然後知道什麼錯誤或壞習慣要改正也只改了一些,所以可能幫助有限吧。如果想要讓記錄或習慣追蹤器發揮最大的效果,除了反省,還必須加以改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