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不是變得麻木,而是變得更有力量,更懂得愛與放手。中年不是走下坡,而是另一番成熟風景的開始。撰文 / 愛米
凌晨三點,氣溫降至零度。年過半百的Mickey戴上頭燈自排雲山莊出發,準備攻上玉山主峰迎接日出。高海拔與寒意令她心跳加速,雙腿沉重如鉛;每一步都得以堅定意志推動自己前行。
挑戰自我、征服山巔是Mickey最熱愛的活動。每次出發都喚起她內在的熱情,也滿足身體的狂飆;而後誕生的,則是磨鍊後的沉靜與清明。你的生命季節走到中年了嗎?對人生下半場有何期待?歲月不留白,你的大好中年期將如何出發?
人的生命季節有三個狂飆期:第一個是3歲學會走路、凡事想自己來的幼兒期;第二個是12歲希望大人別管太多的青春期;第三個則是感到生命有限、想做自己的中年期。
人生過半了?! 驚覺歲月流逝太匆匆
人到中年,在某個時刻,會突然驚覺歲月的流逝匆匆,開始想探索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常會問:「我是誰?」,思索「此生來的目的為何?」
而渴望更深層的跨越,尋求與自我和解或與他人和好,則會反思:「那是我嗎?」
在沉潛反思的過程中,學會接納:「那就是我!」不論達標也好、不完美也罷,是的,那就是我,漸漸的打開胸襟、雅量寬容,找到安身立命的協調人生;
一步步成為健康、自在且有深度的中年人,慢慢走入圓融的老年,進而擁抱無憾的人生。
中年,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整裝再出發的季節。
中年的難,是責任與自我的來回拉扯 該如何自我整合?
中年人存有的尷尬是:心裡感覺年輕,卻發現身體不再跟得上節奏;許多責任指名道姓地落在你肩上,似乎無法完全做自己。中年人的難,是責任與自我之間的拉扯。你想灑脫,卻不能漂泊;你想自由,卻不能任性,因為你知道,身後有人在看你怎麼走。
中年再出發必須先有個方向,而這方向是自己專屬內在的探索與再思,無法全然複製別人的經驗。想像在死亡面前,將時間的巨浪往前推,你要如何活?坐上自己獨一的人生翹翹板,在夢想與現實裡尋求平衡;在教育與真理的籬笆內,擁有狂飆的智慧,以致產出行動力,讓自己不虛此生。
思考:你有多少口袋、多少資源?你的熱情在哪裡?真正想做的事是?猶太人有個人生哲學說:「一輩子要種一棵樹、生一個孩子、寫一本書,在這世界上留下痕跡。」而你呢?你願意成為怎樣的人?自己的人生想寫成哪樣的書,供人閱讀?藉由省思、整理成長歷程,思索生命意義,整合自我,安頓愛恨悲喜,便能整裝規劃剩餘的日子,當個優雅、從容、有料的中年人。
中年再出發的3個穩固基石
中年再出發需站立在穩固的基石上,包含:
一、好想法:用感恩的心看見生活的溫柔,以喜樂的態度在壓力中留住光亮,謙卑的學習自我提升,樂觀地看待每件事情背後的美意。活出意義與價值,擁抱自我實現的美好。
二、好團體: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團體的陪伴下可以走得更長遠,因此,中年人有良師益友,有美善關係的家人朋友是必須。
三、好運動:規律運動產出活力,創造多巴胺,讓自己的身體變健康。中年人培養有興趣的運動,讓自己的精神體力維持絕佳狀態,能開創人生無限的可能。
盤點過去、交託未來 成熟是變得更有力量、更懂愛與放手
人過中年代表已走過人生的諸多歲月,盤點自己的故事,安頓當下的自己,放下過去的執著,學會交託不可知的未來。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變得麻木,而是變得更有力量,更懂得愛與放手。中年不是走下坡,而是另一番成熟風景的開始。中年人擁有自我調整的智慧,面對人生轉折再出發,相信是打開另外一扇窗的起點!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