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時刻?滿腔熱血地為夢想打拼,卻被周遭的冷言冷語澆得透心涼:「不用那麼拼啦!」「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甚至,還有人以「每天在公司上廁所成為薪水小偷」為榮。
這些話,讓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太過出風頭、太不懂得低調?
是不是連努力,都成了一種罪?
明明認真工作是理所當然,為什麼卻要在意他人的眼光?積極的人被消極的人拖累,有熱情的人被冷言冷語澆熄。內心的熱情與外界的冷漠,兩者之間的巨大溫差造成內心失衡,形成一道又一道的裂縫。
這讓我想起工地上的「巨積混凝土」。
在土木工程中,當我們建造巨大的建築量體時,會用到的特殊混凝土。
混凝土中的水泥與水發生化合作用之後,會釋放出大量熱能,這股「水合熱」使得混凝土核心溫度不斷升高,最高甚至可達 70°C。但外部卻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表面溫度急速下降。內熱外冷,溫差一拉大超過20°C,混凝土便產生裂縫。

這張圖,就是我們判斷混凝土是否會開裂的關鍵。紅色曲線代表混凝土的核心溫度,藍色曲線則是表面溫度。當兩者溫差 (Δt) 超過安全範圍,表面裂縫與由下而上的貫穿裂縫便會開始蔓延。
巨積混凝土大多用在大壩、橋台、電廠結構以及醫院的放射治療空間,倘若產生裂縫,對未來的使用影響是相當巨大的。這並非因為材料不夠好,而是忽略了環境與內在的影響。
巨積混凝土的溫控哲學:養護你的內在熱情
你發現了嗎?巨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就像我們內心的熱情與外界的惡意。當核心的高溫遇上表面的冷漠,裂縫便悄然而生。幸好,工程師們早已為巨積混凝土找到了解決之道,而這些方法,也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啟示:
- 學會「自我降溫」:別讓熱情燒壞自己
混凝土要防止開裂,首先要從源頭控溫。於是混凝土廠會用冰水、冰塊甚至乾冰來冷卻混凝土,或是利用氣冷技術來降低骨材溫度,讓混凝土在出廠時就不至於過熱。
同樣地,我們也能夠學會為自己的內在「降溫」。當熱情被外界的冷言冷語刺激,快要一觸即發時,試著學習情緒調解就格外重要。找個角落獨處幾分鐘,或走出去運動一下,甚至只是深呼吸,都能幫你冷靜下來。改變認知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把那些酸言酸語當成路上的小石頭,提醒自己它們改變不了我的方向。調整心態,繼續穩穩前進。
- 為熱情「保溫」:默默建構自己的系統
混凝土表面需要用隔熱材料覆蓋,以減緩外界空氣或雨水影響,同樣地,那些消極言論就像陣陣寒風,你的熱情也需要這層保護。因此,有些夢想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最好先被你小心翼翼地呵護。就像冰山,只露出表面的一角,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水面下持續建構屬於你的系統,而不是急著向所有人公開。
- 學會「分層澆置」:積小勝成大勝
巨積混凝土的澆置,不是一次直接完成的。工程師會將巨大的量體分成小塊,一層一層慢慢進行,每層約45公分。讓我想起憲哥所說的「人生準備40%就衝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夢想,而是被「完美主義」困住。但巨積混凝土的原理告訴我們,把所有的資源一次大量投入,不一定保證成功,反而造成反效果。
面對人生的挑戰,我們也需要學會「分層澆置」,從微小的成就感開始,階段性地實現目標。一千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不論計畫再怎麼完美,永遠要先踏出第一步,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勝」,進而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實現心中的夢想。
在工程的世界,混凝土的裂縫會影響品質,甚至導致結構崩塌;但內心的裂縫,在修復之後,能讓我們淬鍊出更強韌的靈魂。
混凝土因裂縫而脆弱,人生卻能因裂縫而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