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A 咖變 NG 主管:晉升是獎勵還是陷阱?基層主管必修的3項能力與7大特質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在職場上,我們都曾見證過這樣的傳奇:一個在專業領域無懈可擊的「A咖員工」,彷彿擁有用不完的能量,經手的工作都能完美達標,甚至超出期待。當主管職位出現空缺時,這些人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最佳人選。然而,當他們坐上管理者的位子,故事卻往往急轉直下,曾經光芒萬丈的「職場A咖」變成了讓人失望的「NG主管」。

我認識一位被大家稱作「A大哥」的資深工程師。他做事極其仔細,總能準時交件,產出也符合上級的期待。直到有一天,單位裡的課長退休了,長官評估後,讓他接任了課長的位置,底下管轄著五、六位不同世代的工程師。從這一刻起,他的挑戰才真正開始。過去單純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現在變成了複雜的「讓底下的人把事情做好」

 「為什麼我過去能解決所有技術問題,現在卻跟一位年輕工程師溝通都如此無力?」A大哥的困惑,也是許多新手主管的縮影。面對剛畢業的新鮮人,他不懂對方所期待的系統化教學方式,還常用一句「想當年我也都是自己摸索的啊~」回應。結果,年輕人感覺不被重視,最後選擇辭職。
而當他試圖對資深員工下達指令時,對方一句「大課長,你這套方法我們早就試過,行不通啦!」像一記重拳,狠狠打在他的臉上。
更糟的是,除了內部團隊,他還面臨外部廠商的挑戰。過去,A大哥主要的工作是內業資料審查,不定期到工地現場做稽核。當他成為課長後,必須直接面對第一線的施工廠商,進行工程進度與品質的協調。他依然沿用稽核時的思維,把自己放在「檢查者」的位置,用教科書般的超高標準來要求每個工序,完全忽視了與廠商「在同一條船上」的夥伴關係。結果,廠商反彈、工程進度延誤,長官也因此震怒。

這位曾經風光一時的「職場A咖」,似乎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風采與工作能力。這個故事點出了一個殘酷卻重要的真相:不是每個會做事的人,都能成為好的主管。從「優秀的員工」變成「不適任的主管」,不只是一個人的挫折,更是整個團隊與組織的損失。

從執行者到管理者:基層主管的三項必修課

當你從執行者晉升為基層主管,也許底下會帶領 5~7 位員工。最大的挑戰是角色轉換:從「專才」變成「通才」,除了原先的專業力之外,還必須補上管理力與教學力。

1. 管理力:管事情,而不是管人

很多新手主管最常犯的錯,就是盯著「人」不放。
但真正的管理力,重點在「關係到績效的事情要做對」。

  • 內部團隊與外部顧客都要滿意
  • 配合公司的願景及年度目標,訂定部門KPI
  • 制定部門內各項工作的SOP

舉例來說:主管必須規範流程的工作時間,避免壓縮到下游部門的作業時間;要求同仁提升工作正確率與準點率。這些都不是管人,而是透過制度來確保所有的事情都能按計畫進行。

2. 教學力:複製你的能力

升上主管後,底下員工必須逐漸承接你原本的工作。此時,你的任務不再是自己動手做,而是把能力教出去,複製更多的你。能不能清楚表達、拆解流程、讓新人快速上手,都是團隊未來是否穩定運作的關鍵。

3. 專業力:永遠不能丟

雖然是主管,但基層主管並不是完全只負責管理工作,仍然有許多機會要親自實作示範,因此必須保有專業的敏銳度。

「受到質疑時,主管仍然要保持有實戰的能力。」

這不只是證明自己,更是團隊對你產生信任的重要基礎。

能力之外,世代差異也帶來新的挑戰。

基層主管的世代升級課:不只是交代任務,更要解釋「為什麼」

許多主管常常把「交代任務」當成全部。但對於年輕世代來說,只告訴他們要做哪些工作是不夠的,他們更在意背後的意義。

一位優秀的主管,不只要說明「做什麼」,更要清楚解釋:

  • 為什麼要這麼做?
  •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 為什麼是由你來做?

當年輕員工理解了「為什麼」,他們會把工作視為一種挑戰與成長機會,而不只是單純的日常。這反映了一個世代差異,過去的時代,大家工作多半是為了生活,重點在於穩定與養家活口。而現在的年輕人工作,更看重成就感與自我實現,他們要知道這件事對於自己創造品牌價值是否有幫助。

因此,基層主管必須學習升級,不只是把事情交辦下去,而是能夠將平常的工作任務轉譯為願景。當Z世代員工認同了做這件事的意義,他們都會願意全力投入。其他世代也一樣,找出每個人在職場的內在目標,是主管的責任。

方法和世代觀念之外,還需要一些特質,讓自己走得更穩健。

基層主管的七大關鍵特質

1. 懂得傾聽與引導,才能完成目標
交代任務,不代表訊息就能百分之百被接收。尤其面對世代差異,指令清楚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耐心。當部屬表現不如預期時,給他們時間修正,協助他們記住該改進的地方,而不是養成當伸手牌的習慣。成長的關鍵在於,能否協助部屬從錯誤中學習。

2. 自我充實,持續升級
基層主管只是起點,未來可能會走向中階主管、高階主管,甚至決策階層。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能力:領導力、規劃力、決策力。持續學習、培養多職能的實力,才能為下一個舞台做好準備。

3. 犯錯難免,認錯是智慧
初任主管,難免有不熟悉或判斷失誤的時候。這時候,面對部屬的態度才是真正的考驗。「主管永遠不會錯」的想法,只會換來信任的流失。相反的,坦然承認錯誤,反而能讓人認為你是有擔當的主管。

4. 關係很重要,但目標更實際
關係再好,若績效落後,部屬的獎金和士氣也會受影響。主管不能只談理想和未來,卻忽略了結果。帶領團隊達成目標,才是最實在的照顧。

5. 懂得捨得,才能贏得更多
偶爾買杯咖啡、請大家吃點心,雖是小事,卻能拉近距離。這些日常累積的人情溫度,會在關鍵時刻轉化為團隊的向心力。一點點捨得,換來的是堅定的支持。

6. 懂得關心,才能贏得人心
關心,不是打探隱私,而是從員工的興趣出發。可以試著從對方喜愛的事物開始聊,比方喜歡的歌手、必追的偶像或是常看的Youtuber,都是很好開始的話題。也可以試著提出自身的小煩惱,更能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比方說「可以教我AI的prompt怎麼下嗎?」「我女兒上次跟我說,你知道那個嗎?」,這樣的互動效果會比制式的「有沒有對公司建議?」更真誠。當主管願意放下身段,關心才會有溫度。

7. 懂得實作,才能贏得認同
基層主管雖然要帶人,但專業力不能丟。當部屬質疑時,仍要有能力「下場示範」,證明自己說得到、做得到。保有實戰的能力,是主管維持影響力及說服力的關鍵。

晉升不是唯一的路,專業也能走出一片天

成為主管,不只是頭銜的改變,而是一場心態與能力的全面升級。從理解部屬、到自我充實;從敢於認錯、到能實現目標;從懂得放手、到贏得人心,再到關鍵時刻時親自下場實作——這七大特質,正是基層主管能否走得穩健的關鍵。

然而,也必須說清楚:主管不是唯一的出路。在職場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走向管理職。如果你真心熱愛專業、願意不斷精進,奉獻一生成為職人,同樣能擁有一片天。無論你選擇的是專業路線,還是管理路線,最終都要面對一件事——如何證明自己是無可取代的。

「專業,是講得清楚的能力;管理,是讓人願意跟隨的技術。」

你,準備好迎接這場挑戰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有光
3會員
15內容數
我是光廷,土木技師。 「專業 × 表達 + 態度 = 信任」 是我的職場公式,也是「工程有光」的精神。 在這裡,我希望和你分享工程背後的邏輯, 也分享那些讓我們更堅強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看似沒什麼能力的人,卻坐上了主管的位置。這時,大家心裡都會冒出一個疑問:「這人怎麼能當主管?」今天,讓我們透過小王的故事,來探討一下這個令人困惑的職場現象。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看似沒什麼能力的人,卻坐上了主管的位置。這時,大家心裡都會冒出一個疑問:「這人怎麼能當主管?」今天,讓我們透過小王的故事,來探討一下這個令人困惑的職場現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探討培養中階主管的乘數影響力,透過心理韌性、情緒智慧和橫向溝通能力的提升,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Thumbnail
探討培養中階主管的乘數影響力,透過心理韌性、情緒智慧和橫向溝通能力的提升,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在職場中,強調專業能力與自身價值同樣重要,而向上管理更是一項特別關鍵的技能。 常聽到有人講述著某同事雖能力一般,卻經常獲得升遷或被老闆讚揚。 你可能會想, 是不是這位同事擅長討好老闆呢? 又或者她對老闆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 實際上,向上管理在職場中需
Thumbnail
在職場中,強調專業能力與自身價值同樣重要,而向上管理更是一項特別關鍵的技能。 常聽到有人講述著某同事雖能力一般,卻經常獲得升遷或被老闆讚揚。 你可能會想, 是不是這位同事擅長討好老闆呢? 又或者她對老闆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 實際上,向上管理在職場中需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是我們工作上的領導者,他們對我們的職涯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能夠看出主管的真心意圖,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主管是真心想培養我們,那麼他們會給我們機會學習成長,並提供我們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而如果主管只是想榨乾我們的價值,那麼他們會給我們過多的任務,並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完成。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是我們工作上的領導者,他們對我們的職涯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能夠看出主管的真心意圖,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主管是真心想培養我們,那麼他們會給我們機會學習成長,並提供我們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而如果主管只是想榨乾我們的價值,那麼他們會給我們過多的任務,並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完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