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各種生活體驗充滿感激。
先不急著擁抱這句話,試著以一種不帶任何預設的好奇方式來一起深入一點想想這句話。
一個人懂得欣賞生命,很美。但是否曾在某些時刻感到一份「感恩」之情,有時沉重得像一份功課?當生活不如意時,一句「要感激磨難帶來的成長」,反而讓真實感受無處安放?再往內在走一點,那個說「我」的,是什麼?是一個思想的集合?一個記憶的中心?
「理智頭腦」說「我充滿感激」時,它正在對一個「體驗」做出反應、下一個結論。結論,是基於來自過去我們被教導的或記憶裡的制約。愉悅的、有益的體驗是「好的」,因此應該「感激」;痛苦的、不悅的體驗是「壞的」,需要去克服,或者從中「學習教訓後再感激」。
另外有種美的感激,純粹的覺知中,只有那份純粹的能量流動,感受其中深深的美感;不來自思想,而來自全然的「在」。在每一個「現在」全然地觀看,不帶偏見、不帶結論、不加選擇的覺知。喜悅來臨時,全然地與喜悅同在;痛苦來臨時,也全然地覺知並與痛苦共同存在。
這份深刻的寧靜與美感,來自於「覺知」。不需要刻意達成的結論、目標,而是一個溫柔輕輕的感受。
我今天的生活小事
花幾秒靜靜看著一杯白開水,慢慢含一口水,感覺溫度、味道,感謝這一杯水的來源,大自然、水管發明過程的所有人事物、水管裝設的所有人事物......,感受內在的感激、喝水的身體感覺。無聲的「感激」,無關言語。
帶著這份覺知,繼續做手邊在做的事。
那,你今天的小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