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現在迷路,也是我找到方向的一部分。
「迷路」 ,一種對未知的不確定、困惑、焦慮、乃至恐懼的心理狀態;感到痛苦掙扎,往往來自於對「迷路」的恐懼。
慢慢呼吸、放鬆,誠實、不帶抗拒地承認當下的困境,跟自己說:「謝謝迷路的恐懼來保護我,讓我停下來,仔細看一下頭腦裡的想要和內心深處的需要。」放過對自己批評、責備--「我不應該迷路!」、「我必須找到方向!」、「為什麼我會這樣?」......。先帶領自己從與「迷路」的對抗內耗中解脫出來,轉而安住於這個過程本身。接下來,利用管道,問信任的親朋好友或利用AI等方式獲得相關資訊,建立可以選擇的解決方案清單,從中挑出最適合自己付諸行動的選擇,行使自我選擇的選擇權力,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失去方向」來讓「真正重要的」浮出水面,覺知迷路直接修正後繼續走就好。迷路試錯,是找到適合自己方向的旅途風景之一。
我今天的小事
工作清單上的第一件任務完成後,休息一下。拿出手機滑一下,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喔,這個對話好好笑、這隻狗好厲害......。啊?二十分鐘了!!!在社群迷路了......
還好,打開手機進入社群前,已經先調好計時器計時二十分鐘了。因為「迷路」多次,已經找到「回航」的「領航員」(計時器),這樣滿足腦袋想滑手機的想要,也滿足內心做自己主人的需求。
迷路不是「偏離」目標,而是「更新」目標;就算「迷路」,也是找到方向的一部分。
那,你今天的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