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三藏-相應部 22.2 💠 Devadaha-suttaṃ(天池經/天火經/天現經/天臂經)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經文開始>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段時間,世尊住在釋迦族領地內的「天池城」。 有一些要前往西邊區域的比庫們,來到佛陀所在處。抵達之後,他們先禮敬佛陀,接著坐在一旁,並且問道: 「尊者,我們想前去西邊的區域,在那邊的國家居住。」 「不過,比庫們,你們有去請求舍利弗同意你們離開嗎?」 「不,尊者,我們沒有去請求舍利弗尊者同意我們的離開。」 「比庫們,你們應該去請求舍利弗的允諾。舍利弗有大智慧,會幫忙協助同修學友與僧眾們。」 「好的,尊者。」比庫們同意並回覆世尊。 那時候,舍利弗尊者坐在離佛陀不遠的決明灌木叢處。

決明灌木叢

決明灌木叢

這群比庫歡喜同意世尊所說的,便從坐中起身,右繞佛陀表達敬意後,前往舍利弗尊者所在之處。 抵達之後,他們禮敬舍利弗尊者,雙方互相寒暄問候。 愉快的寒暄結束之後,他們坐到一旁。 坐到一旁之後,比庫們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尊者,我們想前去西邊的區域,在那邊的國家居住。請導師允許我們離開。」 「賢明具壽們,那些前往其他國家的比庫們,會面臨來自這些類型的提問者的質問-- 「他們是『有智慧的統治者』、『有智慧的婆羅門』、『有智慧的一家之主』、『有智慧的沙門』 「具壽們,有智慧的人都是查核者: 「他們會問:『究竟具備大智慧的導師所教的內容是什麼呢?』 「你們是否已經對世尊教導的法,正確聽聞、正確理解、正確專注、正確思惟、具足鞭辟入裡的智慧,無論用什麼方式,可以正確複述世尊所教導的,並依這些教法為他人解除疑惑,所說的一切都真實不虛、不違反世尊教導的法。當有人錯誤理解法的時候,無論何時何地,你們能依照法理去正確解釋。」 「大德,我們遠道而來此處,為的就是能親自聽舍利弗尊者說法指導。」 「那麼,學友們,請聽、請專心一意地聆聽,我將說明。」 「是的,大德。」比庫們同意並回覆舍利弗尊者。 「他們會問:『究竟具備大智慧的導師所教的內容是什麼呢?』 「具壽們,當你們聽到這樣的發問時,應如此回答: 「朋友們,導師所教的是:『能導向遠離意欲貪愛的律條』」 「具壽們,當你們如此回答時,那些詢問者或許會更進一步發問:『究竟具備大智慧的導師教導的:能導向遠離意欲貪愛的律條,是什麼呢?』 「具壽們,當你們聽到這樣的發問時,應如此回答: ​『朋友們,導師教導『能導向遠離意欲貪愛的律條』,意思是遠離對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的意欲貪愛。』 「具壽們,當你們如此回答時,那些詢問者或許會更進一步發問。 『究竟具備大智慧的導師發現了哪些對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的意欲貪愛而產生的過患,所以才教導:能導向遠離意欲貪愛的律條呢?』 「具壽們,當你們聽到這樣的發問時,應如此回答: 『朋友們,在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中, 未從對它的貪愛中解脫、未從對它的意欲中解脫、 未從對它的情愛中解脫、未從對它的渴求中解脫、 未從對它的熱惱中解脫、未從對它的貪著中解脫, 因此當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發生改變,或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時,就會引起愁悲苦憂惱生起。 『朋友們,導師已經看到了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的過患, 所以教導[能導向遠離意欲貪愛的律條]。』 「具壽們,當你們如此回答時,那些詢問者或許會更進一步發問: 『究竟具備大智慧的導師發現了哪些,若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遠離意欲貪愛後的好處呢?』 「具壽們,當你們聽到這樣的發問時,應如此回答: 『朋友們,在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中, 已經不再有貪愛、已經不再有意欲、已經不再有情愛中、已經不再有渴求、已經不再有熱惱、已經不再有貪著,因此當 [物質型態(色)]、[情緒感受(受)]、 [認知記憶(想)]、[意志習性(行)]、 [心或意識(識)]發生改變或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時,就不會引起愁悲苦憂惱生起。

舍利弗尊者說法

舍利弗尊者說法

「而朋友們,如果具足不善法,將導向善的、不會引起惱怒的、不困難重重的、不令人沮喪的現世生活,在身壞命終後,可能有善的趣向,那麼世尊就不會教導、讚揚捨棄一切善的法。 「朋友們,正由於具足不善法,將導向苦的、引起惱怒的、充滿困難的、令人沮喪的現世生活,在身壞命終後,可能有壞的趣向,這就是為什麼世尊教導、讚揚捨棄一切不善的法。 「而朋友們,如果具足善法,將導向苦的、引起惱怒的、充滿困難的、令人沮喪的現世生活,在身壞命終後,可能會有壞的趣向,那麼世尊就不會教導、讚揚具足一切善的法。 「朋友們,正由於具足善法,將導向善的、不引起惱怒的、不困難重重的、不令人沮喪的現世生活,在身壞命終後,可能會有善的趣向,這就是為什麼世尊教導、讚揚捨棄具足一切善法。」

舍利弗尊者說法

舍利弗尊者說法

這便是舍利弗尊者所說。 比庫們歡喜並贊同舍利弗尊者的說法。 <第二經結束> +++++ 翻譯備註: 🟧Devadaha:m.天臂城 [コーリ(Koli)國(拘利國)的都市] Deva是「天神、天人」的意思 Daha原意是「湖,池」(另有少用涵義為「燃燒、火」) 因為此城鄰近一座天然的湖泊,非常美麗,成為「天池」此湖泊渾然天成,非人工之美,就彷彿是天神/天人所造,成為故也稱「天現池」 傳統譯名為「天臂經」,這個只能說是自梵語翻譯為北傳經典後,便繼續沿用,無實際的語言依據。 🟧五蘊的名詞翻譯: rūpa:傳統譯名為「色」,直譯為「物質型態」 vedana:傳統譯名「受」,直譯為「情緒感受」 saññā:傳統譯名為「想」,直譯為「認知記憶」 saṅkhāra :傳統譯名為「行」,直譯為「意志習性」 viññāṇa:傳統譯名為「識」,直譯為「心或意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陀的智慧寶庫
3會員
49內容數
透過學習巴利三藏的經藏、律藏、論藏,累積波羅蜜、藉佛法僧三寶之力,願早日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的智慧寶庫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位於光輝國的首都鼉言城附近,名為貝薩卡拉臘園林的鹿苑中。
Thumbnail
2025/09/15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位於光輝國的首都鼉言城附近,名為貝薩卡拉臘園林的鹿苑中。
Thumbnail
2025/09/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祇園。 有次,兩位比庫起了衝突。 其中一位得罪了另外一位,但當犯了過錯的比庫,向對方請求原諒時,那位被冒犯的比庫卻不接受。 幾位比庫前往佛陀所在的地方,抵達後,先禮敬了佛陀,接著在佛陀身邊坐下,並對佛陀報告了那兩位比庫之間的衝突摩擦。 佛陀對比庫們說: 「比庫們,有
Thumbnail
2025/09/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祇園。 有次,兩位比庫起了衝突。 其中一位得罪了另外一位,但當犯了過錯的比庫,向對方請求原諒時,那位被冒犯的比庫卻不接受。 幾位比庫前往佛陀所在的地方,抵達後,先禮敬了佛陀,接著在佛陀身邊坐下,並對佛陀報告了那兩位比庫之間的衝突摩擦。 佛陀對比庫們說: 「比庫們,有
Thumbnail
2025/09/07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祇園。 有次,佛陀召集了比庫們,對他們說法: 「曾經,阿修羅王-威霸奇帝生了很嚴重的病,他感到非常痛苦。 而天神之王-薩迦(=帝釋天)前去探望。 威霸奇帝遠遠看的薩迦走過來,便對他說: 『治療我!天神之王!』
Thumbnail
2025/09/07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祇園。 有次,佛陀召集了比庫們,對他們說法: 「曾經,阿修羅王-威霸奇帝生了很嚴重的病,他感到非常痛苦。 而天神之王-薩迦(=帝釋天)前去探望。 威霸奇帝遠遠看的薩迦走過來,便對他說: 『治療我!天神之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