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小時候,或許都經歷過學校不准說台語的年代。那份充滿生命力的鄉音,總在老師一句嚴肅的提醒後,悄悄收了起來。我們努力學著字正腔圓的國語,以為那是通往世界的鑰匙,卻沒想過,可能因此與最親近的人,產生了無法言說的距離。
到了我們孩子的小時候,他們卻幾乎聽不懂台語。看著家中的長輩,努力用著帶口音的「台灣國語」表達心意,那份溫柔讓人心疼,卻也顯示了語言的斷層。我們也知道,有些學校會安排台語朗讀比賽,孩子們唸詩、唸文章時確實有韻味,但這份美麗,卻無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台灣的語言其實很美、很豐富,卻在日常中逐漸失去位置。
語言,是一種陪伴的溫度對許多中年朋友來說,台語是一種「聽了就安心」的聲音。我們或許曾用它表達過愛,也曾用它爭吵,但無論如何,那都是最直接、不加修飾的情感流露。當孩子不再懂得回應時,你是否也感到心裡空了一角?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語言研究中心的調查,台語在 20 歲以下年輕族群的日常使用率,已經降到不到 20%。這不只是數字的下滑,更是文化傳承的斷層。語言一旦消失,承載的故事與記憶也會隨之消逝。許多大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遺憾:明明台語是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卻沒能完整傳給孩子。
找回失落的聲音:從「聽」到「說」
好消息是,我們還有機會彌補這份缺憾。禾萬設計工作室推出的《台語嘛會通 2》互動式學習組,嘗試用孩子最喜歡的方式,讓台語重新回到家庭日常。這不是「課本式」的死記硬背,而是透過遊戲、故事和互動,讓台語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
語言傳承,不是懷舊,而是一份禮物
台灣是一個語言豐富的地方:國語、客語、台語、原住民族語……每一種語言都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養分。這些語言之間,不是彼此取代,而是共同交織。正因為如此,讓孩子學習台語,不代表否定國語或英文的重要,而是讓他們在生活裡多一份理解與表達的選項。當孩子能用不同語言與長輩、與朋友互動,他們擁有的其實是更寬廣的世界。
教孩子說一句台語,是教他愛上一個家:https://wabay.tw/ref/icZrW/
#台語嘛會通 #家庭時光 #親子共讀 #世代傳承 #群眾集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