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食飽未」的溫暖話語,像美好的香料增添飯菜的幸福香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我的小時候,或許都經歷過學校不准說台語的年代。那份充滿生命力的鄉音,總在老師一句嚴肅的提醒後,悄悄收了起來。我們努力學著字正腔圓的國語,以為那是通往世界的鑰匙,卻沒想過,可能因此與最親近的人,產生了無法言說的距離。

到了我們孩子的小時候,他們卻幾乎聽不懂台語。看著家中的長輩,努力用著帶口音的「台灣國語」表達心意,那份溫柔讓人心疼,卻也顯示了語言的斷層。我們也知道,有些學校會安排台語朗讀比賽,孩子們唸詩、唸文章時確實有韻味,但這份美麗,卻無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台灣的語言其實很美、很豐富,卻在日常中逐漸失去位置。

語言,是一種陪伴的溫度

對許多中年朋友來說,台語是一種「聽了就安心」的聲音。我們或許曾用它表達過愛,也曾用它爭吵,但無論如何,那都是最直接、不加修飾的情感流露。當孩子不再懂得回應時,你是否也感到心裡空了一角?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語言研究中心的調查,台語在 20 歲以下年輕族群的日常使用率,已經降到不到 20%。這不只是數字的下滑,更是文化傳承的斷層。語言一旦消失,承載的故事與記憶也會隨之消逝。許多大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遺憾:明明台語是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卻沒能完整傳給孩子。

找回失落的聲音:從「聽」到「說」

好消息是,我們還有機會彌補這份缺憾。禾萬設計工作室推出的《台語嘛會通 2》互動式學習組,嘗試用孩子最喜歡的方式,讓台語重新回到家庭日常。這不是「課本式」的死記硬背,而是透過遊戲、故事和互動,讓台語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

語言傳承,不是懷舊,而是一份禮物

台灣是一個語言豐富的地方:國語、客語、台語、原住民族語……每一種語言都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養分。這些語言之間,不是彼此取代,而是共同交織。正因為如此,讓孩子學習台語,不代表否定國語或英文的重要,而是讓他們在生活裡多一份理解與表達的選項。當孩子能用不同語言與長輩、與朋友互動,他們擁有的其實是更寬廣的世界。

教孩子說一句台語,是教他愛上一個家:https://wabay.tw/ref/icZrW/

#台語嘛會通 #家庭時光 #親子共讀 #世代傳承 #群眾集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貝感幸福的沙龍
10會員
110內容數
貝感幸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夜深人靜,一位媽媽懷抱熟睡孩子,拎著藥袋等計程車的畫面,真實呈現許多母親的辛勞。在育兒過程中,母親常感孤立無援,尤其偏鄉媽媽更面臨交通不便等困境。至善基金會發起的「安心媽媽專車計畫」,提供偏鄉媽媽安全可靠的交通服務,守護母親與孩子的健康。
Thumbnail
2025/09/22
夜深人靜,一位媽媽懷抱熟睡孩子,拎著藥袋等計程車的畫面,真實呈現許多母親的辛勞。在育兒過程中,母親常感孤立無援,尤其偏鄉媽媽更面臨交通不便等困境。至善基金會發起的「安心媽媽專車計畫」,提供偏鄉媽媽安全可靠的交通服務,守護母親與孩子的健康。
Thumbnail
2025/09/19
長期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讓你身心俱疲?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聯手打造的「律動脊慢跑」課程,透過溫和的運動喚醒脊椎,改善循環、穩定自律神經,每天只需5分鐘,在家就能輕鬆找回健康活力!
Thumbnail
2025/09/19
長期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讓你身心俱疲?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聯手打造的「律動脊慢跑」課程,透過溫和的運動喚醒脊椎,改善循環、穩定自律神經,每天只需5分鐘,在家就能輕鬆找回健康活力!
Thumbnail
2025/09/18
朱德剛相聲社透過『一張蔥油餅,成為孩子勇敢說話的起點』計畫,用相聲和蔥油餅的溫暖力量,幫助偏鄉孩子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找回自信,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9/18
朱德剛相聲社透過『一張蔥油餅,成為孩子勇敢說話的起點』計畫,用相聲和蔥油餅的溫暖力量,幫助偏鄉孩子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找回自信,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語言學習的文章,講述了語言學習的方法和困境。深入探討了孩子遇到的語言壁壘和情感交流的難處,以及大人如何提供工具指引和示範。同時也提到了大人自身的工具增加方向,閱讀、討論等方式。給予孩子空間與放生之間的取捏,提供建議和方法。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語言學習的文章,講述了語言學習的方法和困境。深入探討了孩子遇到的語言壁壘和情感交流的難處,以及大人如何提供工具指引和示範。同時也提到了大人自身的工具增加方向,閱讀、討論等方式。給予孩子空間與放生之間的取捏,提供建議和方法。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Thumbnail
孩子天真無邪的言語,常常是滋潤大人乾渴心靈最好的方劑。 但是,這無邪的童言童語保存期限,也很短暫,依我的推估,大約在國小三年級之後,就漸漸漸消失了。 所以呀,要趁著孩子還願意開口說給你聽的時候,隨時隨地的記下這些美好的字句,那怕是文不對題、顛三倒四的用詞,卻都是他們成長的重要記錄。 假日的時候
Thumbnail
孩子天真無邪的言語,常常是滋潤大人乾渴心靈最好的方劑。 但是,這無邪的童言童語保存期限,也很短暫,依我的推估,大約在國小三年級之後,就漸漸漸消失了。 所以呀,要趁著孩子還願意開口說給你聽的時候,隨時隨地的記下這些美好的字句,那怕是文不對題、顛三倒四的用詞,卻都是他們成長的重要記錄。 假日的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