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自由接案的世界也差不多快滿一年,偶爾熱血沸騰,也偶爾灰心喪志,對比從前上班族的人生,固定的上下班時間,生活與工作可以切分乾淨的狀態,的確得到了更多機會和挑戰,但這陣子總覺得有些發展受阻的狀態。
和同期的夥伴相比,他們總能快速融入新團體,用更熱情積極的態度前行,但我總會瞻前顧後,往往錯失良機,其他人的這種作法究竟是「莽撞」還是「勇敢」,我始終分辨不清。抱著諸多困惑經歷了各種嘗試模索和閱讀之後,我終於想起了這句話。
『 焦慮是自由的眩暈。 』 __丹麥哲學家索倫·齊克果
原來我最大的錯誤是沒有釐清自己的焦慮感。
由於過去上班族的生活,讓我對秩序及穩定有著強烈的依賴,在每一步都要對團隊和程序負責的狀態,我會盡力確保「不要失敗」、「不要出錯」,希望在有七八成的把握的局面才多走一步路、多講一句話,我總認為焦慮代表危險、代表未完成的狀態,那是不被允許的。
也因此,每當機會來臨,我總會被「焦慮感」勸退,認為自己應該慢一點、多想想,穩紮穩打地前進才是正確的,但在自由市場當中,從錯誤中學習的速度遠高於自我探索,我忘了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忘了失敗也沒有關係,只要再試一次就好。
我錯就錯在對焦慮感沒有正確的理解,我渴望在自由業的工作模式中得到過去上班時能得到的穩定和安全感,這個心態成了我最大的阻礙。
我總以為這些焦慮感是因為我沒有做出一個好的決定來前進,
但原來這只是因為,我得到了更多的選擇權。
而我短暫地迷失在這自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