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22:45 教師節快樂

本蛙夢想就是待在一地寫作,不需要周遊列國
韓愈是最偉大老師?呃,他連自己侄孫韓湘都教不了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呃,根據上述『韓式檢索表』,咱可當不了老師。呵呵,正好,網路上投資發文,還被叫Seafood的,通常都不是好東西~是吧!第四台【鄭肉粽】Seafood!
《韓愈。師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知恩」莫忘抱,感謝他的坑殺,讓咱開始寫作之路~感謝一路耍賤的【鄭肉粽】Seafood,歡喜Seafood,讚歎Seafood,Seafood永遠是對的~呃,最重要「知恩」莫忘抱。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 不再找約定了的天堂 不再嘆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抱歉,這個三年借來的時光,傻瓜青蛙的發文風格,簡單來說就是:「呱,前面有貓~膩在裡頭,最好繞道走!」~呱呱呱,你不聽咱的,本蛙哪次「青蛙打貓」救過你,也不會擋在前頭「捨身餵貓」~Giro,阿彌陀佛,咱連超渡都不會,嗚嗚嗚……
擇善固執的勇氣!才是韓愈超越一個世代,成為後世的師表,而不是《師說》
對了,那個韓愈也不怎樣,一天到晚想教別人,教到侄孫離家出走~後來,韓湘有沒有回來過?~當然有,如果「不曾回來過」,光憑韓愈那個「榆木腦袋」,將來如何成仙得道!?
故事很長,維基文庫說的很無聊,韓愈在天之靈,保證說是捏造的,呃,「教師節」沒事幹的人,可以讀讀維基百科的《八仙得道。韓湘子》~中國人很可愛,管你同不同意,給固執到瘋狂的韓老夫子,一個溫馨的成仙結局,韓愈是惹人厭的「拗相公」,但《諫迎佛骨表》的錚錚鐵骨,還是感動了無數後人。
呱,韓老先生說了什麼?氣到皇帝想砍了他……
《韓愈。諫迎佛骨表》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
意思是皇帝大人不聽俺的,保證短命且不得好死,灑脫、瀟灑,呃,真像是韓湘的叔公,這是種「血脈」的傳承與壓制吧!。
再愛的 再疼的 終究會離開 再恨的 再傷的 終究會遺忘 不捨得 捨不得 沒有什麼非誰不可 就讓自己慢慢成長 慢慢放下
出家人心冷血熱,韓湘回來了,一向裝模作樣的韓愈承認,那天他哭了
說是離家出走,其實是被韓愈逐出家門,韓湘這個時候回來了,原來命裡是都同一種人,老的,不怕皇帝震怒拒迎佛骨,小的,不怕牽連拖累前來送行~說的不是叔公將來會成仙,而是潮州此去萬里,安心去吧,俺會回韓家為你歸葬。
《韓愈。祭十二郎文》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讀過韓愈《祭十二郎文》就知道,他對這個侄孫冀望有多深,韓湘早慧,意思就是天才兒童,沒有一個老師教得了他,送他去廟裡讀書,問題問到和尚想還俗痛打他一頓,乾脆早點幫他娶妻,延續單薄香火,偏偏小子要出家當道士。
傳說韓湘子生有仙骨,率性而行,對繁華艷麗之事感到厭惡,喜好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讓其為之心動;美酒佳餚,不能讓其為之喪志。他專心致意地勤於修煉,潛心鑽研道學。
韓愈學問是極好的,要他好好做學問、考功名,韓湘子卻答道:「我所學與您所學是不同的。」~教了別人一輩子,最好的苗子,在身邊卻不受教……
韓湘與其藍關一會後飄然而逝。民間傳說的版本是,後來韓湘子度化韓愈,韓愈終於也得道成仙,其實現實的生活再平凡不過,韓愈後來稱病還朝,以這個侄孫個性,死前應會見他最後一面。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僅祝不識相的韓愈及教職人員教師節快樂,蛙妻沒被學生氣死也辛苦了……
呃,韓湘子才是好樣的,別聽那些老先生嘮叨、囉嗦、雜唸,呱,你一直看著本蛙幹嘛……
咱嘴巴大、舌頭長,還全身都有毒……
韓愈的脾氣這麼爆、舌頭這麼賤,又是道學楷模,要怎麼過好日子呢?
如果今天要選教師楷模,古人也可以入列,你認為韓愈會進榜嗎?~呱,本蛙的答案是,不會,除非韓湘子以道法幫他作弊,呵呵,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韓愈被尊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是唐宋八大家的領袖人物,怎麼會沒有資格呢,更何況一篇震古爍金的《師說》,他要是沒資格,那還有誰夠資格呢?
上面的文章,本蛙用了「雙關語」,咱說韓愈有「榆木」腦袋,就是他被批判的「諛墓」腦袋~
「諛墓」者也,特指為人撰寫墓誌銘時,使用不實讚美之辭的行為,其典故源於唐代韓愈為權貴作墓誌,多有溢美之辭的史實,當時就已經備受批評,後人稱對墓主無原則歌功頌德的創作風氣,稱始於韓愈的「失德」之舉。
即使被稱為紀念文學摯友而作的《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等,都涉嫌「諛墓」,即為死者歌功頌德,在墓誌銘中有誇大其詞,予以讚頌的行為,韓愈因此落下了「人格墮落」的罵名。

顧炎武拐彎抹角罵的最聰明,說韓文公的文章,的確振起文壇八代之衰落,若他只寫《原道》、《原毀》、《爭臣論》、《平淮西碑》、《張中臣傳後序》等正派文章,而拒絕一切「應酬文字」的話,那麼確實可稱文壇的泰山北斗~至於「諛墓」行為,連鬼都不信,將來韓愈靈魂不得超生。
中國文人思考的角度,都是不管別人要不要生活,有沒有其他人生的追求
這一點辯方律師韓湘子有話說:「俺叔公已經被點化成仙,基本上靈魂已經不用超生,顧先生您多慮了!」
呃,這位律師還有話說耶:「這個是商業宣傳,必須履行商業合同,而且墓誌銘埋於地下,根本沒有人看到,只是給死者及死者家人爽一下而已!~俺叔公只是家境清寒,用於補貼家用~難道你要他去貪污、還是去魚肉鄉民!」
《韓愈。祭十二郎文》雖然,我自今年來,蒼蒼者欲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欲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傻瓜青蛙最近總是直言不諱,瞧不起中國式的文人,滿口仁義道德,不問蒼生問鬼神,裝扮人模人樣,私下無所不為~韓愈連皇帝都敢得罪了,這才是最高的道德。
但他總是要生活,既然得罪皇帝得戰戰兢兢,一點小事會被羅織成罪,只能跟死人要錢最安全,容本蛙小小一句:「你當作者不吃不喝是吧!」~你知道韓愈一篇墓誌銘,是當官幾年的收入嗎?按家屬的意思好好捧一下死人,全家才能衣食無憂。
這年頭開平台的、當作者的,怎麼一個比一個矯情呢?
你知道這首《如願》也在歌功頌德嗎?
你是歲月長河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就把你唱成歌 你是我之所來 也是我心之所歸 世間所有路都將與你相逢
傻瓜青蛙心性像韓湘子,當不了人師~可惜脾氣像韓愈,嘮叨、囉嗦、雜唸,
有人寫了兩年的信給咱,希望跟本蛙學投資,可是傻瓜青蛙從來不回覆,每次都跟助理說,這個外資練習生資歷太好,現在還在龍頭券商,在這些人眼中,咱就是「邪魔外道」,不是怕他沒有誠意,而是怕他有所執見,到這裡會是「問巫不問道」。
兩年後咱才回信……後來見了面,問他為啥捨得離開,他講了一句很精彩的話:「穿著西裝騙人的事,他很難學的會!」
為了他的前途,咱不會要他寫出這些內幕,但是本蛙可以直接告訴你,談論起技術分析,光鮮亮麗的背後,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騙子,演戲的成份大於本身的實力,所以他願意跟著本蛙學習。
這個故事,寫在下面文章裡,主角就是現在協力作家【小小】……

從來不想妄為人師,因為人生只能自悟,只是提醒一句「道法自然」……
近期有個作家誤解了,藉教師節此文說明,從沒覺得他文章寫得不好,也不是想教他什麼,他流量變現問題,根本不在作品品質,在於他與商業趨勢逆流,停留在20年前出版業的觀念。
現在「名利雙收」者,都是先在網路平台發文,成名之後,才彙集作品成實體書,而網路的書寫文體,跟傳統的文學體制,有非常大的根本差異性,如果堅持原來寫作方式,作品越好離讀者越遠……
這個問題千萬要想清楚,如果你的文章發表,網路上都沒人願意付費,怎麼可能變成實體書,自動會成為一本暢銷書呢?~而且本蛙有個特異功能,看文章就知道你的年紀,再不想清楚就完全沒機會了。

每次看到實體作家,慷慨陳言批評網路作家,真想告訴他一個故事,傻瓜青蛙家中有個小輩,對寫小說的熱愛,其實是出於天性,大學畢業兩年後,就跟出版社簽約,要賺錢當然是「言情小說」跟「情色小說」,呃,後者他打算留給本蛙。
一本言情小說前五本,一本15萬稿酬,第一年收入全歸出版社,二年才開始計算作者版稅,他花了七年寫了十本,後五本稿酬一本20萬。
不用心算了,十本書稿酬175萬,以兼差性質而言,算是中等收入作家,應該比平台大部分的訂閱作家,拿到的都要多,更何況還有之後的版權收入,這可是一輩子的智慧財產權。
滿腹才學不會數學,一肚子不合時宜,健保局會勸你去體檢
這位小輩中間情事停寫三年,匆匆十年過去了,原本想說靠小說累積出版,未來光是實體書版稅,就可以財富自由,後來發現兩件事:
- 第一年只收二十萬時,出版社努力宣傳下,其實他拿的是零頭,要改合約不可能。
- 第二年後版稅零零星星,而且越來越少,現在一年十本書,版稅一年沒超過一萬元。
這個且容咱解釋一下,「言情小說」最大銷售市場是租書店,幾乎每一本都會買,而且容易租借就會加買,但第一年之後,就不會再買了,利潤大部分歸於出版社。
跟他聊天一下午,一個年輕女生,抽了三根本蛙珍藏的雪茄,都快比她臉還長那種,她說自己快到35了,結果混到了這個地步,還不如咱這個非主流網路作家。
傻瓜青蛙回她淡淡說了一句,你搞錯了,網路作家是主流,出書作家才是非主流,無論你走到全球哪裡,都有人拿起手機到處滑,你看過幾個抱著書走的!?

去看看原著吧,只是標準的言情小說,而且語法非常幼稚,但卻掌握了網路趨勢
傻瓜青蛙對平台從來沒有過建議,會對作者有建議,其實是一種兔死狐悲……
滿腹才學不懂商業,蛙家出了這種蠢材,咱一定公開譴責……
「你說你是作家,連現象都不會觀察,你過去十年寫出什麼來?」~咱問題很尖銳,她回答說,短暫嘗試過網路寫作,可是根本無法流量變現,而且又不是寫投資分析,可以讓讀者利益交換。
說穿了那就是你的文章沒有價值,要讀者找不到「等價交換」……

有一個答案是「金庸」,金庸小說根本沒給讀者什麼「利益選擇」?純粹讀者願意為他花錢買報紙!做一種「等價交換」……你要是比金庸更偉大,再來反駁本蛙。
金庸當年創辦「明報」時,由於報社缺乏出版量,於是繼續提筆寫連載武俠小說,由於作品僅此一家刊載,「明報」銷售步步高升,每次出國停刊時,這家報紙銷售量就銳減。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每天留有固定寫作量,但萬一臨時版面出缺,他還要趕在報紙印行前,努力加班湊滿文字版面,乍看,當然覺得粗糙寫作品質不好,可是將來金庸出實體書時,哪一本不是業界經典。
作家必須要虛心學習,而不是心虛裝模作樣,染上一身沒用的文人氣息
笑死!跟整個時代對槓,還以為自己是主流……
網路文學有其特殊的寫法,所需的專業知識沒有前例,都必須靠作者自己摸索出來,這樣的市場才會勝者全拿~驕傲半天有啥屁用,你抓不到遊戲規則,所以是競爭輸家,再來說自己道德高尚、不慕榮利,這就是文人,文人耶,除了小動作,什麼都不會。
也給任何一個在職場的人忠告,到現在咱一天工作十五到十八小時。
所以無法流量變現,莫把自己講得那麼清高,別人並沒有用不光明的手段勝過你。你不是自己鏡子中那個人,是看錯自己了,是你自己能力不足,沒有辦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果你掌握不到新時代的脈動,你自認寫得越好,越容易被市場淘汰……
就像你在跑道上背道而馳,你跑得越快,反而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

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杜甫除了做詩,什麼都不會,學不了前者也不要只學後者
這個數學的故事,留給本蛙所有的讀者,咱沒有情緒化問題
其實這兩年半專題驚天波折,背後是一個非常理性、冷酷的數學公式
人間自有真情在,吃虧就是佔便宜~怎麼看到傻瓜青蛙老是抓狂,跟平台不斷因錢起衝突,是不是違反了,呃,蛙蛙當初寫作的初衷!?或者有貓膩,蛙蛙根本表裡不一!?
各位應該不知道,如果一個平台主,要一個離開的作家走投無路,他會對外散布兩件事,就可以永遠封殺這位作者:
- 這位作者在他的平台期間,不斷煽動自己讀者退訂、跳槽。
- 這位作者品性不佳,會離開是因為跟讀者之間,帳目搞得不清不楚。
所以你真的愛護傻瓜青蛙,想要在這裡續訂,就安心續訂,不要問本蛙離不離開,因為請你放心,你殘餘的訂閱金額,平台絕對不會少給你,不然就去找消保官,如果想幫本蛙另起爐灶,那麼悄悄過去就好,不能留人任何口實。
為什麼跟平台從最初的合作無間,到中途的形同陌路,最近更是尖峰相對,其實來自於一個數學公式,執行長給咱無從選擇的數學公式,而且,坦白說拒絕也沒有用,因為程式在平台手裡。
不是本蛙不專心寫作,是一把刀懸在頭上,不合作就要面對鬧場問題
開始訂閱收費後的三個月,跟平台還處於蜜月期,有天跟執行長閒聊,他非常善意的提出一個方案,說經驗評估咱的專題,還有龐大發展空間。
他建議雙方如此合作:未來平台對咱的抽佣,將由20%提高到35%,但是平台也承諾,會努力讓本蛙名利雙收,成為國內一流專欄作家~都怪本蛙數學太好,一分鐘心算完畢,直接就拒絕了!
太複雜的分析部分就不說了,諸位給平台的訂閱及贊助收入,會分配成為三個部分:
- 20%平台抽佣,方格子這比例在國內算低的。
- 20%政府稅金、平台費用、預扣作者所得稅。
- 60%作者收入,對要另行繳納個人所得稅。
按照執行長善意的建議,假設年收入一百萬,現在平台拿20萬,作者拿60萬,新的收入方案如下:
- 35%平台抽佣,方格子這比例超出所有平台。
- 20%政府稅金、平台費用、預扣作者所得稅。
- 45%作者收入,對要另行繳納個人所得稅。
平台從簽約起,立刻收入從20萬變成35萬,本蛙則從60萬變成45萬,請問這種合約如果是你,而且只針對你一個人,若你要不要簽?該不該簽?
本蛙是因為不公平才不簽,執行長從來沒問過,到底哪裡不公平,只覺得咱不知好歹,但做生意就要「商量」,不然為什麼叫「商人」……
商人維護自己利益沒有錯,雙方有利益糾紛可以談,背後小動作什麼意思
可能是心算得太快,直覺就是不平等條約,加上心直口快,直接回了執行長三句話:
- 如果前10名的作家每個都簽,本蛙一定簽。
- 本蛙的讀者比較特殊,都是從cMoney幫你帶來的,怎麼會反而幫平台壯大的抽得更重。
- 這個公式算下來,將來會員越多咱賠越多。
前面一句話,就是準備「聚眾造反」,中間那句話,就叫做現在「擁兵自重」,很久以後本蛙才懂,這叫「兵遇到秀才」,不再想跟文人多說什麼……一個個高高在上,不把別人當人看。
只有第三句話,才是商人間的話,居然沒人想聽,那代表本蛙想要合作,只是這種方式不公平……

今天不說真相,將來無路可去
「商人」買賣不成仁義在,韓愈教人千年,教出文人只講仁義,不行仁義
算一下就知道,若平台努力幫本蛙收入變成一倍,你猜會分配變成如何?就假設從年收入100萬,變成200萬……
- 35%平台抽佣,方格子拿70萬,從簽約前20萬,成長變成70萬,增加50萬,就是2.5倍。
- 20%政府稅金、平台費用、預扣作者所得稅,這個部分爭議不大,但後來也起了爭議。
- 45%作者收入,本蛙只拿90萬,簽約後立刻從60萬,變成45萬,成長一倍90萬,對要另行繳納個人所得稅,本蛙的稅率是40%,增加的30萬,實際拿到18萬,嚴格說只拿到78萬。
本蛙如果不簽約,守成都不要成長,安安穩穩拿60萬,努力的半天增加一倍讀者,只拿78萬。傻瓜青蛙盡力了,方格的平台也盡力了,最後整體收入增加了一倍,但中間過程大部分時間,咱都比原來的60萬少,不能夠這樣強迫別人接受,有沒有算過再來商量。
後來的感覺各位知道了,為什麼會對那個程式,就是刪不掉半夜鬧場者程式,會如此深惡痛絕,因為不知道那是程式的bug,還是平台對工程師的授意,大家都是「商人」,買賣不成仁義在,將來還可以商量,何必拿這個威脅……
如果當時執行長,不要面子及裡子全都要,願意給咱談判空間,原來部分還是20%,新增的部分35%,再一起努力壯大平台~人在屋簷下還是做生意,原來收入的部分,雙方權利義務不變,新增的部分平台拿得到……因為咱是個合格的商人,執行長是個偉大的讀書人,雙方層次差太多了。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自古只有官逼民反~寧可自毀萬里長城洩憤
這麼多年來一直想問,到底公式是深思熟慮過的,而且經過試算的,還是想到隨隨便便開個口,然後直接宣判的本蛙死刑,不服,他媽的不服。
其實就咱感覺,在本蛙部分,平台一直都有拿到35%,程式在他手上,能說什麼?~各位長期以來,都以為是咱脾氣不好,為錢和平台長期不睦~各位看到了,兩年半天天寫到半夜,追蹤人數反減,都拿了你要的部分,何必繼續小動作不斷,不要心胸狹隘到順朕者生,逆朕者Facebook!
有沒有其他可能?就是特定人員或工程師,私下不斷挾怨報復,都反映那麼多次了,不公開處分嗎?
還有各位的贊助不是嗎?後來都怎什麼了,諸位的愛心奉獻,其實給了誰,400讚,本蛙就當中秋小故事……
這才是《暗香》原唱……沙寶亮
當花瓣離開花朵 暗香殘留 香消在風起雨後 無人來嗅 如果愛告訴我要走下去 我會拼到愛盡頭
心若在燦爛中死去 愛會在灰燼裡重生 難忘纏綿細語時 用你笑容為我祭奠
讓心在燦爛中死去 讓愛在灰燼裡重生 烈火燒過青草痕 看看又是一年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