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工具機產業的日本線業務。雖然說是日本線業務,但是我除了五十音之外,並不算會日文,而且,我也不懂機械。不過因為有日本代理商在協助的緣故,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還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不,應該說最大的問題是根本還沒有日本的訂單,日本的市場其實尚未開發,所以我沒遇到問題是因為還沒有應該要我做的太多工作。
公司的負責人是林總經理,簡稱林總。跟著林總一起面試我的是當時林總的特別助理張小姐,但張小姐很快就跟我爆料完公司的內幕後迅速離職了。空懸的特助職缺之後來的新人也在一天之後就決定不做了。因為沒有特助,林總常常會叫我做些管理部特助的工作。
我常常需要將AI錄音轉文字產生的會議紀錄整理好,錯字及語意不清的地方修掉,弄出一份看起來還像樣的會議紀錄文件,印出紙本請與會者傳閱簽名,最後再回到我這邊,我再呈給林總批示。由於我是新入職的人員,很多與會者我根本不認識,名字和臉蛋不是連不起來,而是根本不知道名字!我想起我就職的時候,跟我拿我的身分證影本及帳戶影本的那個小妹。她應該有所有的人事資料,所以她應該是認識也知道每一個員工的名字。我去請教詢問她,這才慢慢和她有比較多的接觸。
她是會計部的採購小妹,但是在我的觀察中,她也常常被當成人資總務及特助在用。後來我漸漸得知,她非常年輕,還是在就學中的學生,只是晚上和假日才去上課,平常就上班。她已經在這間公司四年了,她掌管著林總的行事曆帳號和密碼,是的,所以林總的行程,她是必須知道的。
但林總常常莫名其妙將自己的行程告訴我,我再默默的轉知採購小妹,請她將林總的行事曆加上甚麼甚麼的行程。有的時候,林總會交代採購小妹一些事情,然後要求我協助她。
我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是,公司和某科技大學簽有產學合作的攜手計畫,某科技大學堅持必須派車來公司接送學生員工去上課及下課,但是林總說這間公司的學生員工根本就自己偷偷騎摩托車上下課,沒有在搭乘交通車,每個學期某科技大學要公司繳交通車的專車費用的時候,林總都覺得非常浪費,因此他決定這學期不要再配合某科技大學的專車政策了!也不打算再付專車費用了!
林總要求採購小妹跟某科技大學講清楚說明白這件事,並且留下書面資料和證明。
那一天,採購小妹有點不知所措的來到我的座位旁邊請求協助。她說某科技大學的行政人員正在電話線上,但是她不知道要怎麼跟那位行政人員表示林總的做法及堅持,因為某科技大學的行政人員不接受。
於是我幫她接過電話來跟某科技大學的行政人員對談,跟採購小妹相比,我覺得自己和對方對談起來的態度顯得比較老練,了解前因後果之後,知道雙方各有各的堅持,一邊堅持一定要派專車規避可能的風險責任,一邊堅持不要專車也不要付錢,於是我提議各自再詢問主管,我承諾我這邊去詢問林總,某科技大學建議我們用扣學生員工薪水的方式付車資,行政人員則去詢問他們的上級主任,我們公司提供學生員工可以用大眾運輸工具票券證明來申請交通津貼的方式,可以不可以。
就這樣掛掉電話,暫時解決了採購小妹的尷尬。
不過,當我們回報林總這個狀況的時候,林總的態度更為強硬,要求我們再跟某科技大學講清楚說明白,本公司不付車資就是不付車資,沒必要讓明明是空車的專車跑來跑去還要付錢。
採購小妹又遇到困難了。她不知道要怎麼寫出合適的電子郵件的內容發給某科技大學。
我又接手了。這對我而言,我不覺得是困難的事情。我很快就草擬出本公司堅持的做法、立場及訴求以及可能採取的行動等內容,並且將所知道的資訊例如專車根本是空車,專車時常誤點,等狀況也一一陳列上去,作為彼此溝通的內容紀錄和證據,然後將草擬的內容傳給採購小妹,採購小妹問過老闆娘,老闆娘簡單加了一句話,說公司補貼交通津貼是公司決定幫忙學生云云,其他我草擬的部分幾乎原封不動,就這麼把郵件發了出去。
之後還有遇到實習員工曠職的事件,要跟職訓局聯繫的電子郵件,也是我草擬給採購小妹。
就這兩件事情來看,也許和人講電話跟草擬電郵的能力,我還算是不錯的,至少我在處理這兩件事的時候,並不覺得麻煩或吃力。但是我看到採購小妹原本只寫得出一行文的電郵初稿,倒是無言了三秒鐘。不過最後辭職的是我,已經待了四年而且還能繼續待下去的是她。
這或許就是職場奇妙的地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