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躺在床上想要傾訴,我設定了兩個目標收件人,開始躺著用手機寫一封長長的訊息。我一邊寫一邊思考一邊傾訴一邊釐清自己,有的時候自言自語甚至超過了對讀者的意識,我只是寫出我想要說的,不知不覺寫著寫著,寫到自己的困擾以及想要做的事。我結束了那個訊息,但是我想要繼續那種想要寫的感覺。於是現在我打開電腦,繼續寫下去。
那篇訊息大意是我最近一直在想著如果要做著不開心的工作維持生活,那人生就只是苦的或不開心的循環而已,但不工作的話,人生又好像無聊無趣,而且還沒有生活費可以活下去。只是我開始天馬行空的任性想著,我目前也還不用擔心生活費的問題,我為什麼要煩惱著等呢?我在教會的啟發課程不是抽到那則被引用到爛掉的經文說,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嗎?
如果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沒有工作賺錢」的話,那我目前比較緊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甚麼呢?我覺得是「低落不開心」以及「無聊無趣」吧?Youtube上面對於失業的具體建議微乎其微,不外乎是維持心情及保持正常作息,這些,我辭職之後都有執行,雖然我每天都在懷疑人生並且感覺到低落,但是我並沒有讓我的低落影響到我的生活作息,我還是三餐正常且有每天微運動,參加活動,與人社交往來,有出門,沒有一直躲在家裡面。但有的時候還是會覺得無聊無趣,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雖然不到度日如年,但也差不多覺得自己在虛度光陰而已。我剛才那篇訊息打著打著,突然一個主線思想冒出來,就是,如果只是想要找一件想做的事情做的話,我想做甚麼?
我的刻板答案一直以來都是,我想寫作,我想要當作家。我說這是我的刻板答案是因為,我不確定這是我真心想做的事情還是我以為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為我一直以來在這樣的想法後面都會加上否定,「不可能靠寫作維生」,「我不擅長寫虛構故事」,「我寫不出長篇小說」,「我寫不出能賣的東西」,諸如此類。
其實我已經擬定了某個主題,寫了五十項目錄,打出前兩篇草稿,放在我的電腦裡面,然後就一直沒再更新它。因為我把它變成了一項工作,當它成為有目的的工作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壓力,然後就會不想去做它。我寧願隨興的打字想寫甚麼就寫甚麼產出一篇部落格文章,寫完立即發布,也不想要去琢磨那一部我想要寫的主題。
這可真是不利。
我剛才的訊息寫到最後的小結,是我若甚麼都不用管,也不為名也不為利,只為了去除掉「無聊和無趣」而進行寫作過日子,這樣,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嗎?我會因此而覺得比較開心嗎?我不確定。因為我最近思考的結果,發現我其實是一個自我中心且有點自私自利功利主義的人啊!沒有用的東西我一律認為沒有價值,所謂有用就是要有名有利有幫助才是有用。
所有的勵志書以及能賣的好聽論點都是:人生的意義在於幫助他人,為這個世界帶來貢獻。
我也想要幫助他人,但是我得先幫助我自己,而我幫助我自己就幫助不完了。我幫助他人,有時也只是想要讓自己「有用」一點的心態而已。
如果我完全放棄自己的「有用」呢?這是我在寫著寫著忽然冒出來的想法。聲明一下,我雖然思考出自己自私自利,但是如果別人說我自私自利沒有同理心我還是會生氣。
如果我完全接受自己的放棄,轉而單純思考「找到一件想做的事情」,只是過日子,為了避免「無聊無趣」,這樣的話,我想做甚麼?我發現自己還是冒出一樣的刻板答案:寫作。
我要把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打發時間的寫作當成工作嗎?那我那五十項目錄的主題,我可以天天寫嗎?我覺得有點困難。為什麼?難道那些話不是我真正想要說的話嗎?我真正想要說的話是甚麼?
有的時候無話可說,我對這個世界,好像也沒有想要說甚麼。這樣的我,能寫作度日嗎?
所以我若以「寫作度日」為假設前提成立,那麼下一個要解決的議題應該是「要寫甚麼」?我最會寫的就是廢話,就像現在這篇。也許我潛意識還是想要寫出一點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才會感到壓力,所以才會逃避寫有主題的文章,是這個樣子嗎?
我好像又有點迷失了。得列出幾個具體的點:
- 我想寫作。如果不確定這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那就寫作證明看看。
- 暫時不用考慮謀生,我可以考慮從事「寫作」和「研究寫作」來打發「無聊無趣」。
- 我每天有在寫靈修筆記和感恩日記,但我還必須找到我真正想寫以及能寫的東西。
- 我觀察到我通常寫完一張A4就差不多把話說完想作結了,我有辦法連續寫作超過半天四小時甚至更長到可以「度日」的地步嗎?這可以訓練嗎?
- 問一下chatGPT「如何研究寫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