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原本只是單純陪表妹和妹夫下南投。他們難得從台南北上到中壢,但又妹夫又要下南投。我心想,不如跟著走一趟,換個空氣。沒想到這趟路,不像旅行,更像一場「專業震撼教育」。
第一次上到的澆灌課
第一站在紫南宮附近,妹夫正在處理澆灌系統。 幾週前他和表妹一家已經先做了準備,今天我才親眼看見。那一帶的水道混著泥灰,看起來像是水泥般顏色,表妹告訴我,這種水對農作物反而營養。妹夫甚至還做了簡單的過濾裝置,確保水能乾淨流通。
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這些細節完全沒想過。水對我來說就是水,而且看起來就是像水泥攪拌後那種混濁感?怎麼會要拿這個水泥水來澆灌?以往大概就是泥土那種咖啡色跟或混濁的顏色較為常見,但對農業、對工程人員來說,它背後是一整套知識與經驗。
中興新村的繁忙現場
接著我們到了南投中興新村,這裡是南投茶葉博覽會的主要會場。距離開幕沒剩幾天,現場忙得不可開交。
烈日下,熱到幾乎不想吃東西。妹夫說,他跟老闆都是屬於「一做就做到結束」的人,中途不會停下來用餐。原因有二:一是太熱,吃不下。第二是怕打斷工作流程順暢感,影響整體進度。那股拚勁...跟我習慣的辦公室「午休文化」完全不同。
現場還有另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在上午,他老闆租借施工的場域牆面上雖然釘著設計圖,但那只是參考?我妹夫說真正的分工,其實取決於老闆對師父、臨時工人員的信任。誰能做什麼、怎麼搭配,並不是照圖走,而是靠臨場判斷、經驗與默契來調度。
我也想嘗試的那一刻
現場的工序分得很細,像一個大型拼圖。有人先用竹山的竹子編織出裝置藝術的外層,再用塑膠束帶去固定;接著,就輪到我妹夫處理水電跟一些機具切割和固定,把竹片與上了綠色漆的圓形鐵管給固定起來。
我因為好奇,想說拿了電鑽去幫忙鎖螺絲。看似簡單,卻難到爆!螺絲要準確穿過竹片,再固定在有弧度的鐵管上,角度一歪就卡住,稍不注意有幾次還碰到自己手,當下想拿下那螺絲,沒想到還很燙...。現場那種緊張感,是在辦公室裡完全體會不到的。最後我只好放棄「施工」,轉而去幫忙「拆束帶」。
同時,還有另一組人專門負責編織,我們這組則是做結構固定。不同小組各自分工,卻又必須同時配合,才讓整個作品逐漸成形。看著一群彼此不熟悉、甚至互不認識的人,卻能在短時間內磨合,這種「陌生人卻要立刻協作」的氛圍,讓我覺得非常奇妙。
運送的冷汗與奇妙插曲
搭建之外,運送的過程同樣驚心動魄。這次我們在最後面壓車,前面依序是吊車和兩台貨車,載著那些裝置藝術品在平路上緩慢前行。從紫南宮附近到中興新村的路程,看著車後那龐大的裝置藝術品,因震動而微微晃動,我一路上都替它們捏冷汗。
妹夫說,這些作品絕對不能走高速公路,雖然快,但風速與震動都可能讓保麗龍結構或木頭磨損或損壞。只有走平路,才能最大程度確保安全。這是一種「外人以為笨拙,其實是專業」的選擇。
最奇妙的是,途中我們還遇上白沙屯媽祖遶境。載著裝置藝術的車隊,和滿滿的陣頭人潮擦身而過。專業施工與民俗文化在同一條路上交錯,那一瞬間,畫面既衝突又難忘。
辦公室 vs 施工工作現場的反差
站在現場與路上,我突然想到自己平常的工作。 我多數時間在辦公室裡做行銷策略的規劃調整,面對的是公司、策略簡報、數據報表。當遇到問題,我可以先預演、測試,甚至「回到上一步」再修正。
但眼前這些工程及現場的人員沒有這種奢侈時間。 每一次的工作、每一次吊掛、每一次運送,都是即時的。錯了,可能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直接影響安全與成品。我看他們到現場後,把裝置藝術品吊掛起,我好幾次都捏把冷汗,旁邊就是電線?要如何順利繞過電線?會不會一不小心就電線掉下來起火?
行銷的專業,在於「系統化的規劃與邏輯」; 實體活動的專業,在於「臨場反應與人員調度」。 一個在冷靜的辦公室裡,一個在嘈雜的現場中。這種反差,讓我感受到兩種專業的本質雖然不同,但都在解決同一件事....如何在有限資源與不確定中,達到目標。
專業背後的潛規則
今天我才發現,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活動,其實都是靠著基層職人撐起來的。
- 水道與澆灌:不是隨便通水就好,而是要懂地形、懂農作需求。
- 不吃飯的專注文化:烈日下寧願忍著,因為一旦中斷,流程就斷。
- 圖紙與信任:設計圖只是參考,真正的落實要靠老闆的判斷與對師父的信任。
- 臨時工協作:陌生人卻要瞬間變成夥伴,靠的是臨場反應。
- 運送與選擇:外人覺得高速公路快,但真正的專業是走平路、保護作品。
- 工期與標案:時間緊迫、要求嚴格,沒有退路,只能用經驗換速度。
這些,不會出現在活動的新聞稿,也不會寫在活動簡章裡。但只有站在施工現場、走在路上,才會感受到那股壓力。難怪先前聽公關業的朋友在講舉辦實體活動時,他們總開玩笑說自己頭髮要禿掉幾次。
我的反思
返程時坐在妹夫的車上,回想著那吊車緩緩運作,我突然覺得,自己帶走的並不只是陪伴,而是一堂關於「專業」的課。
專業不只是會做事,更是能在混亂中建立秩序。 在辦公室裡,我學會透過數據和邏輯再去依據推動相關的策略規劃;在工地現場與馬路上,妹夫則用經驗和反應讓一群不熟悉的人運轉起來。
這兩種專業,看似南轅北轍,其實都在告訴我同一件事: 真正的價值,是能在不確定中,找到解法。
或許,專業最帥的地方,就是能在混亂裡,讓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