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續報告書裡充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與圖表,但如何把它們轉換成一頁式簡報,讓主管、同仁或利害關係人一眼看懂?本文將結合鴻華(Foxtron)、英業達(Inventec)、緯創(Wistron)、台達(Delta)四家公司報告中的實例,逐步帶你把「冷冰冰的數字」說成「有溫度的故事」。
我們會強調三個要素:定義、觀念、技巧與應用,並且符合 MECE 原則,避免重複與遺漏。
第一部分|為什麼要把數據變成故事?(解釋數據故事化的核心價值)
數據本身沒有說服力,故事才有(本段分享數據轉故事的必要性)
「數據故事化」(Data Storytelling)的定義是:將量化或質化的數據,透過結構化的解釋、可視化工具,以及語境轉譯,讓不同背景的聽眾能快速理解並採取行動。永續報告書中的範疇一到三(S1/S2/S3)、能源消耗、水資源利用、廢棄物回收率,如果僅僅停留在數字層面,很難讓受眾感受到背後的努力與風險。
例如,英業達報告中提到「無災害工時達 7,200 萬小時」,這不僅是一串數字,而是能轉換為「我們的員工已經連續超過 8000 天沒有因職災中斷工作」,這樣的說法更容易引發共鳴。故事化的目的,就是讓數字能夠傳遞情感與意圖。
故事能讓策略與績效更清晰(本段說明故事如何連結組織策略)
數據故事化並不是粉飾數據,而是將「策略—行動—結果」連貫起來。以台達為例,其報告揭露「2050 淨零路徑」與短中長期減碳目標,若單純呈現二氧化碳減量數值,難以被理解。但若將數據與故事結合,例如「透過 2024 年 31 項節能專案,節省近 590 萬度電,相當於一個中型工業區一年的用電量」,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字變成具體的畫面,並強化了策略與績效的關聯性。
第二部分|如何挑選要講的數據?(聚焦篩選數據的技巧)
鎖定重大性議題與利害關係人需求(本段說明數據挑選的依據)
永續報告書不是資料庫,而是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溝通的工具。要挑選適合的數據來做故事,第一步就是確認重大性議題。例如緯創在報告中強調供應鏈碳減排,這不僅是公司策略的一部分,也是客戶與監管機關高度關注的焦點。
因此,一頁式簡報應聚焦在這些「同時影響企業與社會」的議題,而不是把所有指標都塞進來。這樣的挑選能避免資訊過載,也能讓簡報更有針對性。
以「對照基準年與目標年」呈現進度(本段強調基準與目標的重要性)
數據本身若缺乏比較基準,就無法判斷進步與否。因此在做簡報時,一定要將「基準年→本年→目標年」串連起來。
例如鴻華先進報告揭露 2023 年導入 TCFD,並完成 S1/S2 盤查與設定減碳目標,這些數據若以「2020 基準年:X → 2023 現況:Y → 2030 目標:Z」的方式呈現,就能清楚地展現進度與差距,方便內部追蹤與外部說服。
第三部分|怎麼把數據變成故事?(實際轉譯技巧)
用生活化的比喻與轉換單位(本段分享轉換技巧)
一頁式簡報的關鍵是「秒懂」。當我們講到「節省 5,904.5 千度電」,一般人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如果換算成「相當於 1.7 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立刻就能讓人感受到規模。這就是「轉換單位+生活化比喻」的技巧。
另一個例子是英業達揭露「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 85%」,可以換句話說成「我們每 10 公斤的廢棄物裡,有 8.5 公斤被再利用」,更有感覺。
用圖像化與色彩區分強調重點(本段分享視覺化技巧)
數據故事化不只是文字遊戲,也包括視覺化設計。例如 Wistron 的報告中對能源、水資源等數據都採用進度條與比例圖,這樣的呈現能讓一頁式簡報更清楚。
建議的做法是:用綠色代表已完成目標的部分,用橘色或紅色代表差距區塊,讓人一眼看出成效與缺口。這種視覺化技巧不僅方便內部溝通,也能在評鑑或外部簡報中加分。
第四部分|一頁式簡報的結構設計(設計一頁式的框架)
三層架構:策略—行動—成果(本段分享架構設計)
一頁式簡報的最佳結構是「策略(Why)—行動(How)—成果(What)」。
舉例來說,台達揭露的「再生能源使用提升」策略,可以用一頁式簡報這樣設計:上方簡述策略,中間列出行動(如安裝太陽能、採購綠電),下方放成果數據(例如 2024 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 65%)。這種結構能幫助管理階層快速對焦,了解背後的邏輯,而不是只看到分散的數字。
加入外部保證與評級資訊(本段強調信度加分)
數據故事化若要更具說服力,應該附上「外部保證」與「評級結果」。
例如英業達的永續報告書通過 KPMG 的有限確信,這樣能讓簡報上的數據不只是公司自己說的,而是經過第三方驗證的可信數據。同時,若能加上 TCSA 或 EcoVadis 評級的成果,也能展現組織在外部評鑑上的成就,提升溝通力道。
總結|把數據講成故事的四個步驟
本文整理了四個核心步驟:
- 先理解為什麼要把數據變成故事——因為故事能讓數字有溫度。
- 再挑選聚焦數據——鎖定重大性議題與基準對照。
- 接著學會轉譯技巧——比喻、單位轉換、圖像化。
- 最後用一頁式結構串起策略、行動與成果,並附上外部保證。
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幫助組織內部共識,也能在對外簡報、利害關係人溝通或 TCSA 評鑑中展現更高的專業性。記住,永續報告書的價值,不只是紀錄,而是透過數據講故事,讓更多人理解並支持組織的永續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