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相處的禮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這一週,我把焦點放在「與自己對話」。

有些人會以為,獨處是一件孤單或被迫的事;但當我開始認真練習與自己相處,才發現那是一份禮物,一份在日常裡最容易被忽略、卻最溫柔的存在。

過去我總以為,只有在外面和人相處、在群體裡獲得認同,才算「活得真實」。然而這段時間的寫作練習,讓我一次次回到自己身上,看見一些更細膩的東西:

  • 原來我們對自己的苛刻,比對他人的要求還多;
  • 原來我們的恐懼、後悔、愧疚,常常只是缺乏理解;
  • 原來我們可以用一種更柔軟的方式對待自己,慢慢地,也就能對世界更溫柔。

自我覺察是一種慢慢長出的安全感

我曾經以為「安全感」要靠外在條件來支撐:收入夠穩定、人際夠和諧、生活夠有規律。

但寫作這幾篇文章時,我發現「自我覺察」才是安全感真正的來源。當我願意停下來,去聽自己在想什麼、感覺什麼,那個小小的「我」被看見了,也就不再那麼慌張。

那天傍晚,我在公園坐著寫筆記,夕陽剛落下,微風拂過臉頰,心裡突然冒出一句話:「原來我一直在尋找別人的認同,卻很少自己先認可自己。」

當下我有點鼻酸,卻也覺得鬆了一口氣。原來只要我願意看見、願意承認,壓在心頭的那股緊繃,就會慢慢鬆開。

自我療癒是最穩定的後盾

這週的文章裡,我談到「文字如何安頓情緒」

其實那段經驗並不浪漫。很多時候,我是在焦慮、失落或沮喪的狀態下開始寫,越寫越慢,越寫越能梳理心緒。那不只是一種書寫,更是一種「照顧」。

當我們願意用文字整理自己時,不必寫得多麼優美,也不必追求邏輯完美。只是讓情緒有一個出口,讓記憶有一個安放之處。這個過程,就像替自己泡了一杯溫熱的茶,或者在寒冷的夜裡給自己一條毯子。

我常常覺得:

自我療癒不是把傷口抹去,而是給傷口一個可以慢慢呼吸的空間。

接納自己,生活的步伐就會變柔軟

「慢」這個字,在這週成了我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字。

當我們能夠慢下來,觀察自己的需求,不再用高標準與自己對抗,生活就有了縫隙,也就能看見更多風景。

我開始在每天早晨刻意保留十分鐘,不看手機、不急著處理訊息,只是靜靜喝水、伸展,或翻翻書。那短短的十分鐘,帶來的改變卻比我想像中大:心情更穩、想法更清晰,也更願意微笑。

我在想,或許這就是「與自己相處的禮物」:

它不華麗、不需要花錢,也不用等到某個重大節日,隨時都可以送給自己。

與自己相處得好,也才能與世界相處得自在

當我們開始練習善待自己,就更能理解他人。

曾經我在一段關係裡,因為太在意對方感受、太害怕被討厭,而失去了自己的界線。

後來慢慢地,我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裡學會了「分辨」: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別人的選擇;哪些情緒需要承擔,哪些可以放手。

這不只是自我保護,也是一種成熟的溫柔。

當我們有力量給自己空間,也才有力量給別人空間。

與自己相處,是一場持續的練習

這一週的練習,其實只是個開始。

與自己對話不是一個禮拜、幾篇文章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場長期的旅程。

但我很感謝這段過程。

每寫一篇文章,我都感覺像是替自己擦拭一面鏡子,讓裡面的那個人更清晰一點、更誠實一點。

當我們能清楚看見自己,也就不那麼需要外界的眼光來定義我們。

🌿 我的這週收穫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週,我會說:

「與自己相處,是一份安靜卻強大的禮物。」

它不只是情緒的安頓,更是讓我再次相信:生活的答案,其實一直在我們心裡,只差願不願意坐下來聽。

與讀者共勉

如果你最近也覺得焦慮、覺得被外界推著走,不妨試著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哪怕只是五分鐘的深呼吸、一杯茶、一段短短的文字,都能成為一個小小的開始。

與自己相處的練習,會慢慢成為你的養分。當你願意這樣做時,生活會變得更寬、更柔軟,也更有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也讓你想到屬於你的生活片刻,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也許你的經驗正好能啟發另一個需要溫暖的人。

喜歡這樣的文字,歡迎訂閱、贊助或分享給朋友,讓我能持續寫下更多日常小觀察,也陪伴你在生活裡找到療癒的角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嘿!嘻瑞的沙龍
9會員
97內容數
想到什麼就聊什麼,從小說靈感、日常生活,到一些奇妙的時事觀察。這裡不設限,歡迎留言互動,讓我們一起把文字變成交流的橋樑。
嘿!嘻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那天週日早晨,我和朋友約在河濱步道跑步。她是那種一穿上跑鞋就能立刻進入「競速模式」的人;我卻總是慢慢熱身、調整呼吸、邊走邊跑。剛開始,她很快超越我,遠遠跑到前面,時不時回頭揮揮手。我則是穩穩地維持自己的步調,看著晨光在草地上拉長影子,看著小朋友騎著腳踏車呼嘯而過,心裡有一種「我在體驗當下」的輕鬆
Thumbnail
2025/10/14
那天週日早晨,我和朋友約在河濱步道跑步。她是那種一穿上跑鞋就能立刻進入「競速模式」的人;我卻總是慢慢熱身、調整呼吸、邊走邊跑。剛開始,她很快超越我,遠遠跑到前面,時不時回頭揮揮手。我則是穩穩地維持自己的步調,看著晨光在草地上拉長影子,看著小朋友騎著腳踏車呼嘯而過,心裡有一種「我在體驗當下」的輕鬆
Thumbnail
2025/10/13
  有些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水杯,外界的一點聲響或一場小挫折,就能讓情緒的水面震盪、濺出來。尤其在生活忙碌、資訊不斷轟炸的時代,心裡的雜音比以往更多。過去我總想用「忍耐」或「轉移注意力」來處理情緒,但那些辦法常常只讓感受暫時消失,過一陣子又回來。直到我開始用「文字」這件事,才慢慢找到一種穩定
Thumbnail
2025/10/13
  有些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水杯,外界的一點聲響或一場小挫折,就能讓情緒的水面震盪、濺出來。尤其在生活忙碌、資訊不斷轟炸的時代,心裡的雜音比以往更多。過去我總想用「忍耐」或「轉移注意力」來處理情緒,但那些辦法常常只讓感受暫時消失,過一陣子又回來。直到我開始用「文字」這件事,才慢慢找到一種穩定
Thumbnail
2025/10/11
我曾經是一個極度在意別人想法的人。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做任何決定都要先看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反應。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全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合群」或「被討厭」。有一次社團活動,明明自己已經練了好幾週的表演,卻因為看到別人皺了一下眉,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Thumbnail
2025/10/11
我曾經是一個極度在意別人想法的人。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做任何決定都要先看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反應。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全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合群」或「被討厭」。有一次社團活動,明明自己已經練了好幾週的表演,卻因為看到別人皺了一下眉,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