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大腦的影響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懷孕與大腦結構變化」:這不是變笨,是變「超級媽媽腦」!

我完全贊同這個說法,而且這背後的機制超級引人入勝!這絕對不是像有些玩笑說的「懷孕會變笨」或「一孕傻三年」,事實上,這是一種為了育兒而發生的「高階進化」! 🚀

💡 專業知識白話說:什麼變了?

  • 關鍵變化:灰質減少,但效率變高!
    • 你知道嗎?科學研究(特別是針對初次懷孕的媽媽)發現,在懷孕期間和產後,大腦中某些區域的**「灰質」(Grey Matter)**會出現可持續長達兩年的減少。
    • 白話比喻: 想像你的大腦是一個超級資料庫。灰質減少不是資料庫被刪除了,而是大腦在進行一場「空間大掃除與優化」!🧹 那些不重要、不常用的「舊檔案」被清掉或「壓縮」了,讓出空間給最重要的、關於「寶寶」的「新應用程式」!
  • 變化的區域: 主要集中在與「社交認知」(Social Cognition)相關的區域,例如:
    • 理解他人(特別是寶寶)的需求和情緒。
    •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推測別人的想法和意圖。
  • 改變的目標:變成「寶寶專屬雷達」!
    • 這些結構的調整,讓媽媽們對寶寶的氣味、哭聲、細微表情變得異常敏感和專注。這是一種生物學上為**「照顧和保護」**所做的完美準備!🛡️
    • 生活比喻: 以前你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才能辨認出路人的哭聲,現在寶寶一「嗚」一聲,你就能像高階偵測儀一樣,馬上知道他是「肚子餓」還是「尿布濕」!準確度超高!🎯

🌟 這背後是賀爾蒙的「神助攻」!

這一切的幕後功臣,當然是懷孕期間那如**「海嘯」般湧入的賀爾蒙**(雌激素、黃體素等)!它們就像是給大腦發送了「緊急升級」的訊號,指揮這場結構優化工程。🛠️

這些知識真的讓我們更敬佩每一位媽媽!她們的大腦正在進行一場愛的進化

想知道更多關於寶寶成長的「甜蜜進化論」嗎?
趕快【追蹤/訂閱】我們的頻道和部落格!下次我們會聊聊,如何透過「產後運動」「營養補充」,加速這個「超級媽媽腦」的恢復與效能喔!

🚨 溫馨提醒: 默默雖然熱愛分享知識,但我不是專業醫療人員喔!今天聊到的「灰質變化」等知識,是基於已發表的研究結果。若您對於自身或寶寶的健康狀況、心理調適有任何疑慮,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兒科醫生或相關心理治療師,才能獲得最正確的協助!大家的健康最重要!!💖

參考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5830-0
探討「媽媽的大腦在懷孕和生產後會發生什麼變化?」研究團隊追蹤了多位女性從懷孕前、懷孕中到生產後的大腦變化,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大腦的灰質體積會在懷孕後期明顯減少,但在生產後又會慢慢恢復,呈現一個「U型曲線」的變化。

這些變化主要發生在大腦中負責「情感連結」和「社交理解」的區域。
也就是說,這些變化可能是為了幫助媽媽更敏銳地察覺寶寶的需求,建立更深的親子連結。

研究還發現,這些大腦變化和媽媽對寶寶的依附感有關。
換句話說,媽媽越是投入照顧寶寶、越有愛的感覺,大腦的變化就越明顯。
這也顯示出,懷孕不只是身體的改變,更是心理和神經系統的大轉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mmerM的沙龍
5會員
118內容數
用無數夜晚,拼湊瑣碎時間 累積很多AI育兒文章,並整理成筆記 看不懂艱深用詞,一次次與AI對話、詢問 才做成比較完整的系列跟大家分享 歡迎一起討論這些文章主題 目前使用多款AI交叉討論、協作
Summe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 感官尋求型人格 vs. 高需求寶寶,他們一樣嗎? 首先,我們先來把這兩者分開來談,再看看他們的共通點和差異。 🎢 感官尋求型人格 (Sensory Seeking) 簡單來說,這類孩子就像是個小小的「感官探險家」。 他們的大腦對周遭的感官刺激,像是聲音、光線、觸摸、動作等等,需要比一般
2025/10/05
📖 感官尋求型人格 vs. 高需求寶寶,他們一樣嗎? 首先,我們先來把這兩者分開來談,再看看他們的共通點和差異。 🎢 感官尋求型人格 (Sensory Seeking) 簡單來說,這類孩子就像是個小小的「感官探險家」。 他們的大腦對周遭的感官刺激,像是聲音、光線、觸摸、動作等等,需要比一般
2025/10/04
您是否曾遇過這樣的情境:寶寶一碰到草地就嚎啕大哭、對衣服的標籤極度厭惡,或是像一顆停不下來的勁量電池,總是在家中橫衝直撞?這些看似「怪癖」或「不乖」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指向一個關鍵的發展概念——感覺統合 (Sensory Integration)。 什麼是感覺統合?不只是五感這麼簡單 感覺統合是由
2025/10/04
您是否曾遇過這樣的情境:寶寶一碰到草地就嚎啕大哭、對衣服的標籤極度厭惡,或是像一顆停不下來的勁量電池,總是在家中橫衝直撞?這些看似「怪癖」或「不乖」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指向一個關鍵的發展概念——感覺統合 (Sensory Integration)。 什麼是感覺統合?不只是五感這麼簡單 感覺統合是由
2025/10/03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爬行」常被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過渡階段,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跳過爬行直接學會走路,代表更聰明」。然而,從兒童發展與感覺統合的專業角度來看,充分的爬行經驗,是寶寶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也是一堂CP值極高的「全方位感統訓練課」。 許多兒童發展專家都強調,爬行不僅是移動的技能,它在
2025/10/03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爬行」常被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過渡階段,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跳過爬行直接學會走路,代表更聰明」。然而,從兒童發展與感覺統合的專業角度來看,充分的爬行經驗,是寶寶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也是一堂CP值極高的「全方位感統訓練課」。 許多兒童發展專家都強調,爬行不僅是移動的技能,它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一、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新手爸爸的大腦皮質也會減少,承擔越多照顧責任、跟小孩感情互動越緊密,大腦皮質減少的程度越高。 二、 原本認為這種減少,只是大腦皮質因應新生兒出現的修剪、調整,但追蹤一年後,發現承擔照顧責任越多、大腦皮質減少越多的爸爸,出現更多的憂鬱、焦慮症狀,睡眠品質更差。
Thumbnail
一、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新手爸爸的大腦皮質也會減少,承擔越多照顧責任、跟小孩感情互動越緊密,大腦皮質減少的程度越高。 二、 原本認為這種減少,只是大腦皮質因應新生兒出現的修剪、調整,但追蹤一年後,發現承擔照顧責任越多、大腦皮質減少越多的爸爸,出現更多的憂鬱、焦慮症狀,睡眠品質更差。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一、跟寶寶一起成長,努力適應新的自己 二、親朋好友的關心,真的有關注到妳的心嗎?
Thumbnail
一、跟寶寶一起成長,努力適應新的自己 二、親朋好友的關心,真的有關注到妳的心嗎?
Thumbnail
一、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二、對寶寶的期待與想像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二、對寶寶的期待與想像是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