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教師節,貍們在連假前夕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共讀,文本鎖定在唐代韓愈的經典作品**〈師說〉**。紀錄者呆呆,為我們留下了這場深度思想交流的側影。
一、 跨越國界的教師節與經典文本解讀
1. 教師節的全球視野
在進入文本前,學員們先查詢了各國教師節的日期與意義,赫然發現還有世界教師節。大家了解到,這一天不僅是用來讚揚與感謝教師的貢獻,在有些國家,更是紀念重要教育家的日子。
2. 《師說》的脈絡梳理與批判性思考
共讀採用了築壩閱讀法來解讀〈師說〉。
- 學員們在梳理原文脈絡的同時,也感受著韓愈書寫時的憤懣心情。
- 接著,課程運用了批判性思考來檢視文本論點,並進行「知人論世」的討論。
在討論歷程中,韓愈和李蟠不再僅是唐代古人,而成了生活在我們身邊,思想與大眾相牴觸的人。眾人也藉此思考:
當自己的想法與世俗相異時,又該如何自處?
以經典文本為媒介,大家探索了更多元的可能性與應對方式。
二、 現代文本補充:熱血教師的教育哲學
除了古典文本外,課程也將討論的觸角延伸至現代的經典影視作品,以動漫、連續劇為文本,探討不同類型的教育哲學:
- 《麻辣教師GTO》
- 《暗殺教室》
- 《女王的教室》
這些作品中的熱血教師們,皆帶著獨特的教育哲學,引領學生們走往各自嚮往的正道。
三、 教師節的「心」意:比禮物更珍貴的祝福
在課堂的最後,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如何為老師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眾人發現,除了實體的卡片與禮物外,或許老師們更期待的是**「受到尊重」**:
- 珍惜老師們準備的一切。
- 保有積極學習的心態。
- 看到學生逐漸長為成熟的大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這些,都是增進教師教學的最大動力!
結語:渺小而偉大的教育影響力
或許教師真的是很渺小的職業,無法短時間內看見巨大的改變;但同時又是很偉大的工作,因為對學生的點滴影響力都可能長達一輩子。
在教師節將近的日子裡,我們共許一個美好的願望:願每一位老師,都能成為一個保有教學理念、能從生活中發掘自我意義的教育者。
您對這場關於師說與教師哲學的討論有什麼樣的共鳴或想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