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獻給所有在職場迷失的你
第九章:天才的定義
四月中旬,台北的天空被春雨濡濕得微涼。
創生基地的空間已初具雛形,牆面上的水泥氣味仍未散去,但窗戶貼著手繪的彩色貼紙——那是雅文請女兒書羽和幾位志工小朋友一起畫的。
基地內,正在舉辦第一次內部說明會。
參與的有已確定加入的四位成員,也有幾位仍在觀望的潛在人選,還包括資深社工、設計師、前企業教練,以及一位熟齡插畫家。
人數雖不多,卻個個神情專注,像是預備踏上什麼未知的遠行。
雅文站在前方,身穿米白色棉麻長襯衫,語調柔中帶堅。
「我們不是創業,我們是共創。如果你期待的是穩定收入、可預見的未來,或許這裡不會是你想要的地方。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在人生這個時間點,不想再只是為了薪水而工作,而是希望做出一點有意義的事,那這裡,就是我們的實驗室。」
她頓了一下,眼神看向最角落的那位年輕人——阿閔,剛滿三十歲,曾是新創圈的產品經理,後來辭職回鄉務農,又因氣候變遷與家庭糾紛黯然北上。
「按照社會標準,他是個頑固的傻子,但是,這是他唯一與眾不同的地方。」
現場一陣靜默。
阿閔露出困惑卻又被觸動的神情,而雅文忽然轉身,從椅背上拿起一個滑稽的豬鼻子戴在臉上。
大家一陣低聲哄笑。
「我看起來瘋狂嗎?」她自問自答地繼續,「也許是的,但是我現在的言談,比起剛剛有什麼差別嗎?」
「沒有,同樣的話,只是聽眾的態度不同而已。」
她將視線掃向全場,每個人眼神都不一樣,有人閃爍,有人專注,有人懷疑。
「你只需要更努力地去傾聽,沒人知道天才是怎麼樣的。
湯瑪斯·愛迪生,他沒有使用時鐘,他累了就蜷起身子睡在桌子下面;
還有艾伯特·愛因斯坦,大家都記得他的瘋狂髮型……
但是他們是瘋子嗎?不是。
他們不向世俗妥協、無所畏懼、拒絕改變自己以迎合期待,這就是他們。」
「所以——」她摘下豬鼻子,輕放在桌上。
「沒人有權利控制你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因為討厭一個人的穿著,就排斥一位天才,不讓他造福世界。」
沉默過後,場內響起掌聲——不是因為熱血沸騰,而是因為那種說中了什麼的寧靜共鳴。
以上故事為虛構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