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黨派氣候政策開始進入實質討論階段
【華盛頓訊】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謝爾登·懷特豪斯(Sheldon Whitehouse,羅德島州)近日在公開論壇上表示,美國國會本屆會期通過碳邊境關稅法案的「可能性並非零」,此舉被視為釋放出積極信號,代表這項過去被視為「遙不可及」的政策選項,正逐漸進入立法討論的核心圈。
立法可能性浮現
懷特豪斯強調,雖然他無法保證通過機率是否超過五成,但這項跨黨派(bipartisan)政策「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他同時指出,自己與共和黨籍參議員比爾·卡西迪(Bill Cassidy)都已提出相關版本法案,其中卡西迪推動的《Foreign Pollution Fee Act》則以不同形式回應相同問題。這顯示美國國會已不再只停留於理論討論,而是進入具體立法可能性的階段。
國際趨勢推動
報導引述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研究指出,未來五年內,全球逾 65% 的貿易額可能落入某種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體系之下。若美國不及時跟進,恐在貿易規則制定與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懷特豪斯直言:「這項政策不只是選項,而是必須的(essential)。」象徵與戰略意涵
專家解讀,這番表態釋放出多重訊號:
- 政策信號:立法機會雖不確定,但不容忽視,促使產業與外交界需提前因應。
- 跨黨派氛圍:強調「bipartisan」是為營造兩黨合作基礎,降低政治阻力。
- 國際壓力:全球 CBAM 已成大勢,美國若不採取行動恐淪為規則接受者。
- 政策整合:碳邊境關稅被視為確保國內外碳價格一致的工具,與氣候政策緊密掛鉤。
不確定性與挑戰
不過,懷特豪斯也承認,法案設計、技術細節、國會談判與利益團體反對等挑戰仍然存在;即使通過,也需面對 WTO 合法性爭議、潛在報復性關稅,以及監管執行成本等難題。專家提醒,外界切勿誤讀為「法案必然通過」,其未來走向仍高度不確定。
這項發言顯示,美國對碳邊境關稅的討論正逐步升級,從理念走向政策。雖然挑戰重重,但隨著國際趨勢加速,美國立法者釋放的「非零機會」訊號,足以引發產業界與外交圈的高度關注。
新聞出處:https://advancedbiofuelsusa.info/chances-of-us-passing-a-carbon-border-tariff-law-are-non-trivial-dem-senator-sa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