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袒露創傷,為暗角哭泣的人點亮一盞燈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2025年8月初我參加了香港作家譚蕙芸(Vivan Tam)《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台中場的新書座談會。 那時我還沒開讀,只是純粹被書名和與談者,也是善於書寫女性議題的臺灣作家吳曉樂的貼文號召。

座談會地點選在廣納各種藝文活動的 默契咖啡(為了配合講者行程,店家還特地調整營業時間,在店休晚間營業)。尋常的工作日夜晚,小小咖啡廳湧進二、三十名讀者,一部分是定居台中的港人,另一部分就像我,受到作者、題材吸引而來,年齡從剛離巢的大學生至橫跨至含飴弄孫的長者。

擷取封底中的書介:


這本書是記者譚蕙芸對自身家庭深入的書寫和解剖,回溯這個家庭曾錯過的種種,重建了那些役失的過往,以及她曾無法真正親近、認識的哥哥,也記錄了她如何在三年中,扭轉這個家近三十年的困局。作者認為,家庭歷史的重建,其實很類似家庭中的轉型正義,當舊有價值或權威被淘汰,首先要做的,是要承認發生過什麼事情,讓受壓迫者和弱小者能公開講述他們的經歷。

頂著被冠上「不孝」罪名的風險,作者「愛的初衷」讓她克服了所有書寫時掀起的傷痛漣漪。那麼多年來,她深信父母只是「不懂得」更好的方法。藉由將自己的家庭故事攤在世人面前,她期待能織起更健全的安全網,安撫、接住那些擁有類似遭遇、孤獨哭泣的家庭成員們。

【巨獸的模樣】

這本書的封面用來討論「華人家庭」這個主題,會不會太可愛了呢?

初次看到封面時,我忍不住這麼懷疑著。

然而,當讀完整本書之後,我才了解這看似可愛的插畫封面是多貼心、含蓄的安排,謙虛地邀請讀者保持溫暖、開放的心,共同走進作者的家庭世界。

抑鬱的天空和強烈的紅、黃、藍撞色隱隱帶出家庭權力結構的拉扯,圖片中最顯眼的動物不是Z隱藏在背景的大象,而是隻看似不問世俗、毫無殺傷力的小貓。

家庭成員看似同在一個屋簷下,卻各自沉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這頭巨獸,並非刻意形塑,而是華人家庭世世代代對功名、面子、家庭地位刻板追求,所引發的層層枷鎖。一旦斷開鎖鏈就會迎接一系列價值的崩塌和毀滅,而此時被困在這棟危樓的一家人正被迫做出選擇,繼續受困於這搖搖欲墜的意識形態之中,或者接受毀滅,擁抱全新的混沌和重生。

Mimi三十年前跟著從香港移民至加拿大,她是唯一走進全家內心的家庭成員。

Mimi三十年前跟著從香港移民至加拿大,她是唯一走進全家內心的家庭成員。











【拉開界線,才能做得更多】

要同時顧及精神失調的哥哥、中風的父親,以及失智的母親,Vivian反覆在書中提到了「界線」的重要性。

這個界線可以指:
為了和家人保持良好互動,選擇分開住的身理界線

內心獨立,不因血緣就讓步、退縮的心理界線

以及女兒、妹妹、照護者,眾多身份轉換,卻還能保全自我的界線

其實家中的權利制衡不也是界線的一種展示嗎?在哥哥患病的三十年間,儘管用盡方法勸說,Vivian始終尊重父母親立下的界線,不干預哥哥就醫這件事情。直到返港後,某次哥哥發病,Vivian才不得已一腳踩進了父母的界線,在救護人員面前和製造哥哥「推撞」的事實,進而換取強制送醫的機會。

我哥這個大塊頭的中年男人,與我這位瘦弱成年妹妹推撞著。他力氣很大,我雙手的皮膚被抓得通紅。
我的內心在淌血,我感受不到自己肉身的痛,我只知道,哥,不可以再浪費時間了。

當Vivian狠心一腳踏入哥哥監護權界線的時,更是奮不顧身得接過了這番吃力不討好的責任。儘管哥哥因不願就醫而咆哮、暴怒,醫療團隊的介入也拉開了一條新界線,隔絕了過去時間因感情用事、不願意認清病情的父母。

【一切都是因為愛】

聽完作者在座談會的分享後,我忍不住好奇,作者哪來的勇氣、理性,讓她在面對這般巨變時不崩潰,還能一肩扛起所有責任?

「可能是多年來當記者的訓練吧,一方面要很關心、要很感性,另一方面也要很抽離、要很理性。」作者晃著頭,一邊思索、一邊緩緩地說

記者背景不僅賦予Vivian梳理、分析家庭創傷的能力,更讓她有力量透過書寫,改善其他類似經歷家庭生活,並爭取到相關補助。

而為了了解眼前這名患病多年,失去溝通、自理能力的哥哥,Vivian甚至一一訪問了哥哥中學時期的朋友、老師,甚至將哥哥這些年來,悶在房間創作的作品拿給專家分析,最後還入選了重要的藝術展覽。

那麼、那麼多的努力,Vivian的家終於迎來些許曙光。過程中受到心理師、摯友、鄰居、同為病患的家屬的互相鼓舞,Vivian才有辦法走過這段荊棘之路。

Vivian說,她花了人生五十多年的時間才有辦法談這件事。她希望自己的人生經歷,能讓其他同為照護、精神病患的家屬少走點流淚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ui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各種生活、夢境觀察都在這裡,在不同房間可找到自己喜歡的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傷痛,都是起伏不定的過程... 「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所以才一直藉故出差!」五歲的小漢生躲在房門內的門縫中,看著父母在客廳爭執不休的畫面。白天慈愛的母親,怎會一到夜間就變了臉色,像個惡毒的老巫婆,正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傷痛,都是起伏不定的過程... 「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所以才一直藉故出差!」五歲的小漢生躲在房門內的門縫中,看著父母在客廳爭執不休的畫面。白天慈愛的母親,怎會一到夜間就變了臉色,像個惡毒的老巫婆,正在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