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可能性的討論:結果導向與類型導向的道德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言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是十多年前哈佛學者麥可桑德爾的書,跟課程剪輯影片都在網路上,2005年就有TED Talk的剪輯,原著中文版我翻過過數次,每次都不能說精熟,甚至今日仍分不太清邊沁與彌爾,但還是非常喜歡其中的人文關懷,這次看影片更多是觀察課堂如何討論的還有桑德爾本人的態度或說技巧,並且筆記一些相關主題對個人的重要意義,會有我的傾向與好惡,所以若有疏漏或冒犯還請包涵。(本篇是第一集,之後有想到會再寫)

別為每個理論案例輕易下結論

你必須考慮政治可能會讓你更差勁,因為哲學(註:政治學是哲學分支之一)本身帶有疏離感與弱化感(debilitating activity)
(Episode 1)

古希臘哲學家卡利克勒斯曾經挑戰蘇格拉底:「別爭辯了!實際一點!」,意思基本上就是點出這點,哲學會讓人遠離那些廣為人接受的信念,這會是個人與政治上的風險,也就是你可能會變得不食人間煙火或食古不化,面對此風險有個避免的方法叫「懷疑論」,這點如今看,對我而言有新的意義,因為我過去會將懷疑連結成陰謀論,而今天聽桑德爾說,我發覺他應該是著重批判思考,換句話說是「別為每個理論案例輕易下結論」,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其實是辯論與此講堂的精神內涵,就是一方面每個論理都是無窮的爭辯,一方面正是這個不休止的無窮構成我們如今生活,接下來就是種種案例的探討,我簡記一下。

raw-image


人渴望連貫性

影片中針對討論,我發現桑德爾會記下同學的姓名,合之以論述並且銜接(這位Marcus認為總是要發生、那位Britt認為不該做的就是不該做、Kathleen則提出合意很重要...),對此桑德爾有小結說「我們會發現內心有壓力試著要讓我們的判斷有連貫性」,這個要點想想有趣,儘管前面言明吾人不該妄下結論,人卻有渴望連貫性的本能,這邊指的是言行的連貫性,所謂連貫性從何來又從何去?例如「機車路權促進會」粉專為北市塞車辯護說「不需要宣傳交管會解決塞車了、也不用說沒塞車,大家忍耐就是了」,同樣的辯護標準過去有否採用?為什麼不用?是否有心為市府緩頰?如此看來他們安於現狀的用意,透過再檢視不同境況就呼之欲出,「不想罵藍營交通政策」很可能是這個粉專意圖追求的連貫性(甚至也可能是另一位Youtuber鄭才暐Cheap的意圖)。

結果導向與類型導向

之後第一堂開宗討論結果導向(Consequentialism,結果論)的道德論與類型導向(Categorical,影片翻譯有取絕對之意)的道德論,案例是1884年的Dudley Case,四個水手在海上迷失兩個月後無飲食無救援選擇「了結」其中趨病弱的少年,由剩下三人食其血肉而活。除了不該殺人的道德導向與應該活命的結果導向,課堂上另外出現了程序正義、同意與知情的討論。

最後我們看到英國政治哲學家邊沁(18th C.)的主張,其功利加上福祉的意義在極端的情況下似乎變得漸漸凌駕道德,在這個過程裡桑德爾不吝於給同學論點鼓勵(很勇敢的回答!),並且轉眼給予反方向的思路(你不考慮他的家人嗎?得救的三個人變成三百人呢?),其實關於這段呈現我覺得是良性討論的典範之一,非常適合相關人士探究。結束時其實也沒有定論,實際上這個歷史判例的定調是「緊急避難不能合理化謀殺行徑」,當時更因民意人道而以監禁代替死刑,但看完討論會發現結局不是重點,過程才是,此案例之所以有代表性是其提供的多方思考價值,甚至後世發展成各種辯題,例如電車軌道上撞五人或一人、諾蘭版《黑暗騎士》的兩艘船互炸,還有最近電影《96分鐘》中的兩顆炸彈,題目通通都一樣也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思維,微觀都錯宏觀都對,藉由進出這些「思考健身房」,一定可以順利朝向醒腦健身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J的沙龍
62會員
166內容數
此分類以觀看影集感覺與觀點為主,希望能滿足一點看官的欣賞或吐槽欲,歡迎踩在矮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YJ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4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過去在我意識裡只有寥寥數語,試想你平常會想像世上成功的秘訣就是早起嗎?今天一位世界鉅子,用畢生的經驗向門徒詮釋這句話至死方休,這便是《清晨五點俱樂部》的故事,作者羅賓.夏瑪(Robin S.Sharma)曾是一名加拿大律師,同時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微軟等司的領導力教練
Thumbnail
2025/06/24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過去在我意識裡只有寥寥數語,試想你平常會想像世上成功的秘訣就是早起嗎?今天一位世界鉅子,用畢生的經驗向門徒詮釋這句話至死方休,這便是《清晨五點俱樂部》的故事,作者羅賓.夏瑪(Robin S.Sharma)曾是一名加拿大律師,同時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微軟等司的領導力教練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是我重讀麥克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的筆記性質感言,由於二二八,我想挑有關的論述來思考,可能有偏誤但我想有參考價值。 我覺得首先要知道:這是來自哈佛風靡一時的課程,對當代的各種正義論述有個堪稱完整的整理,此外不太容易得到絕對的答案,自己就是在看到答案看似呼之欲出的時候,又被新提出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是我重讀麥克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的筆記性質感言,由於二二八,我想挑有關的論述來思考,可能有偏誤但我想有參考價值。 我覺得首先要知道:這是來自哈佛風靡一時的課程,對當代的各種正義論述有個堪稱完整的整理,此外不太容易得到絕對的答案,自己就是在看到答案看似呼之欲出的時候,又被新提出
Thumbnail
2025/04/20
本書得到2024美國國家圖書獎,加上國家文化預算被立院杯葛的風波,推力與拉力讓我想閱讀此書,拉力是榮譽,推力是未來再看到類似故事不知是何時。我覺得非常好看,除去前述外在原因,幾個故事內主要因素是角色討喜,小有名氣的作家青山千鶴子豪爽愛吃的個性鮮活可愛,搭配其臺灣通譯王千鶴優雅靈巧的陪伴讓這個漫遊錄。
Thumbnail
2025/04/20
本書得到2024美國國家圖書獎,加上國家文化預算被立院杯葛的風波,推力與拉力讓我想閱讀此書,拉力是榮譽,推力是未來再看到類似故事不知是何時。我覺得非常好看,除去前述外在原因,幾個故事內主要因素是角色討喜,小有名氣的作家青山千鶴子豪爽愛吃的個性鮮活可愛,搭配其臺灣通譯王千鶴優雅靈巧的陪伴讓這個漫遊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讓你用全新眼光看待人生的一本書。 此書由兩位知名教授合著, 我Google他們的英文名, 兩位都上過TED演說。 最近發現萬維鋼在第六季的《精英日課》也提到這本書,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曾在哈佛創辦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 據說他在美國是論文被引用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讓你用全新眼光看待人生的一本書。 此書由兩位知名教授合著, 我Google他們的英文名, 兩位都上過TED演說。 最近發現萬維鋼在第六季的《精英日課》也提到這本書,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曾在哈佛創辦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 據說他在美國是論文被引用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9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實施道德教化?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9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實施道德教化?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Thumbnail
邁可桑德爾《成功的反思》從反菁英的民怨現象切入:「向上流動」曾經是有力的政治口號,為何如今無法消除民怨?問題是出在這套觀念沒有被好好落實嗎?還是這套有關成功的觀念本身就有問題?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有說服力,遠勝桑德爾先前的任何作品,而後段雖有不足之處,卻也留下許多值得發展的理論方向。
Thumbnail
邁可桑德爾《成功的反思》從反菁英的民怨現象切入:「向上流動」曾經是有力的政治口號,為何如今無法消除民怨?問題是出在這套觀念沒有被好好落實嗎?還是這套有關成功的觀念本身就有問題?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有說服力,遠勝桑德爾先前的任何作品,而後段雖有不足之處,卻也留下許多值得發展的理論方向。
Thumbnail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以不同的觀點學說及角度來看待「公平」或「不公平」,可能就會得到不同的定義…
Thumbnail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以不同的觀點學說及角度來看待「公平」或「不公平」,可能就會得到不同的定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