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改革的心理學|系列 2-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改革為什麼這麼難?心理學理論完整解析 ~~

💡 為什麼改革總是困難?

提到「改革」,我們直覺想到策略、規則或流程的改變,例如企業導入新系統、政府政策改革,或個人想養成新習慣。然而,心理學提醒我們:改革成敗的核心,不在制度或技術,而在人心。

改革過程中,面對未知與不確定性,人們常感到焦慮、抗拒或挫敗。忽略心理因素,即使策略再完善,也可能流於表面或失敗。理解改革心理學,是成功的第一步。


❄️ Lewin 的「解凍—改變—再凍結」模型

Kurt Lewin 在 1940 年代提出,改革就像冰塊的變化:

  1. 解凍(Unfreeze):鬆動原有觀念與習慣,讓人願意接受改變
  2. 改變(Change):導入新的行為、制度或流程
  3. 再凍結(Refreeze):將新模式穩定下來,成為日常運作

關鍵啟示: 改革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指令。


案例: 一家企業導入新績效管理系統,但員工習慣舊流程,直接推行新制度導致抗拒與抵制,改革未達預期。



🔑 ADKAR 模型

現代變革管理中,Prosci 顧問公司提出的 ADKAR 模型,拆解個人在改革中的心理歷程:

  • Awareness(意識):了解改革必要性
  • Desire(意願):產生改變動力
  • Knowledge(知識):掌握所需技能與方法
  • Ability(能力):具備實際執行能力
  • Reinforcement(強化):透過獎勵或支持鞏固成果

案例:


企業推動 CRM 系統時,除了技術導入,還設計了培訓(Knowledge)、實戰演練(Ability),並用小獎勵與公開表揚(Reinforcement),最終員工接受度高,轉型成功。



🧠 心理學啟示:人的內在動機是關鍵

從 Lewin 到 ADKAR,我們看到,改革不只是流程改變,更是心理與行為的循環

  1. 打破舊習慣(解凍 / Awareness)
  2. 培養內在動機(Desire)
  3. 提供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Ability)
  4. 鞏固與內化(Reinforcement / 再凍結)

實務建議:

  • 改革初期 → 重視溝通與心理準備
  • 中期 → 提供培訓、資源與小勝利
  • 後期 → 建立文化、獎勵與制度,鞏固改變

理解人的心理需求,才能讓改革從口號變成行動,從短期嘗試變成長期習慣


📚 延伸閱讀

  • 《駕馭組織DevOps六面向:變革、改善與規模化的全局策略》購書連結
  • 《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走出困難的冥想習慣》購書連結

#改革心理學 #Lewin 模型 #ADKAR 模型 #組織變革 #行為心理 #改革阻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旅人設計所
4會員
35內容數
在開始創作之前,我曾經是一位靜靜走在靈性旅程上的人。 我閱讀、冥想、療癒自己,也不斷問:「我能不能把這些內在的轉化,變成一種創作?一種分享?一種邀請?」 這個頻道——光之旅人設計所——就是我給自己的答案。
光之旅人設計所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為什麼改革總是失敗?心理學帶你看見關鍵阻力 「改革」這個詞,常常伴隨著理想與願景出現。無論是在企業組織中進行流程再造、政府政策的調整,還是個人想養成新習慣,改革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更好」。 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們,絕大多數改革都以失敗收場。根據哈佛商學院教授 John Kotter 的研究,高達
2025/10/03
為什麼改革總是失敗?心理學帶你看見關鍵阻力 「改革」這個詞,常常伴隨著理想與願景出現。無論是在企業組織中進行流程再造、政府政策的調整,還是個人想養成新習慣,改革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更好」。 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們,絕大多數改革都以失敗收場。根據哈佛商學院教授 John Kotter 的研究,高達
2025/10/02
系列總簡介|推動改革的心理學 改革,無論是在組織、政策,還是個人生活中,聽起來都充滿希望, 但現實卻往往令人挫敗。 研究顯示,高達 七成以上的改革計畫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真正的阻力往往不是制度或資源,而是「人性」。 心理學提供了一把關鍵的鑰匙,幫助我們理解: 人為什麼本能地抗拒改變?
Thumbnail
2025/10/02
系列總簡介|推動改革的心理學 改革,無論是在組織、政策,還是個人生活中,聽起來都充滿希望, 但現實卻往往令人挫敗。 研究顯示,高達 七成以上的改革計畫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真正的阻力往往不是制度或資源,而是「人性」。 心理學提供了一把關鍵的鑰匙,幫助我們理解: 人為什麼本能地抗拒改變?
Thumbnail
2025/09/27
人生不是等待順境,而是學會在困境中,活出自己的意義。 你是否曾在深夜問過自己:「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當人生失去方向,我們很容易陷入迷惘,甚至懷疑存在的價值。 維克多·弗蘭克的經典著作 《活出生命的意義》,正是一本能在這樣時刻,帶來力量的書。 👤 作者的生命故事 弗蘭克是一名奧地
Thumbnail
2025/09/27
人生不是等待順境,而是學會在困境中,活出自己的意義。 你是否曾在深夜問過自己:「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當人生失去方向,我們很容易陷入迷惘,甚至懷疑存在的價值。 維克多·弗蘭克的經典著作 《活出生命的意義》,正是一本能在這樣時刻,帶來力量的書。 👤 作者的生命故事 弗蘭克是一名奧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我們常說: 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轉,人不轉心要轉、態度要轉、思維要轉。 "轉"就是"改變"的意思,成敗繫於一念之間,只有勇於改變現狀,大膽跳脫老舊巢臼,才有發展的機會 凡事靈活思考,擅長腦力激盪,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用另一種方法嘗試,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在任何領域
Thumbnail
我們常說: 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轉,人不轉心要轉、態度要轉、思維要轉。 "轉"就是"改變"的意思,成敗繫於一念之間,只有勇於改變現狀,大膽跳脫老舊巢臼,才有發展的機會 凡事靈活思考,擅長腦力激盪,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用另一種方法嘗試,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在任何領域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