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為什麼這麼難?心理學理論完整解析 ~~
💡 為什麼改革總是困難?
提到「改革」,我們直覺想到策略、規則或流程的改變,例如企業導入新系統、政府政策改革,或個人想養成新習慣。然而,心理學提醒我們:改革成敗的核心,不在制度或技術,而在人心。
改革過程中,面對未知與不確定性,人們常感到焦慮、抗拒或挫敗。忽略心理因素,即使策略再完善,也可能流於表面或失敗。理解改革心理學,是成功的第一步。
❄️ Lewin 的「解凍—改變—再凍結」模型
Kurt Lewin 在 1940 年代提出,改革就像冰塊的變化:- 解凍(Unfreeze):鬆動原有觀念與習慣,讓人願意接受改變
- 改變(Change):導入新的行為、制度或流程
- 再凍結(Refreeze):將新模式穩定下來,成為日常運作
關鍵啟示: 改革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指令。
案例: 一家企業導入新績效管理系統,但員工習慣舊流程,直接推行新制度導致抗拒與抵制,改革未達預期。
🔑 ADKAR 模型
現代變革管理中,Prosci 顧問公司提出的 ADKAR 模型,拆解個人在改革中的心理歷程:
- Awareness(意識):了解改革必要性
- Desire(意願):產生改變動力
- Knowledge(知識):掌握所需技能與方法
- Ability(能力):具備實際執行能力
- Reinforcement(強化):透過獎勵或支持鞏固成果
案例:
企業推動 CRM 系統時,除了技術導入,還設計了培訓(Knowledge)、實戰演練(Ability),並用小獎勵與公開表揚(Reinforcement),最終員工接受度高,轉型成功。
🧠 心理學啟示:人的內在動機是關鍵
從 Lewin 到 ADKAR,我們看到,改革不只是流程改變,更是心理與行為的循環:
- 打破舊習慣(解凍 / Awareness)
- 培養內在動機(Desire)
- 提供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Ability)
- 鞏固與內化(Reinforcement / 再凍結)
實務建議:
- 改革初期 → 重視溝通與心理準備
- 中期 → 提供培訓、資源與小勝利
- 後期 → 建立文化、獎勵與制度,鞏固改變
理解人的心理需求,才能讓改革從口號變成行動,從短期嘗試變成長期習慣。
📚 延伸閱讀
#改革心理學 #Lewin 模型 #ADKAR 模型 #組織變革 #行為心理 #改革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