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需卦卦辭: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象曰卦辭:
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象曰爻辭:
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无咎,未失常也。
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需于血,順以聽也。
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需卦卦辭說明一個人在時機最好的時候就是飲食作樂的等待事情的轉變,以利事物的發展。但還是需要有良好德行的顯現出來。
飲食作樂本是好事,看看我們現代人,文明科技發達,吃個飯都能血流成河,把人打到弄傷弄死的,可見人性教育真的很重要。人性教育即人文思想,當一個人沒有人文思想跟牲畜一樣,就是野獸,動物的意思,現代人被養得跟動物牲畜一樣,吃個飯都殺氣騰騰,看不順眼互相嘶咬到對方倒下,這是多麼可怕的教育。台灣人目前正處在這樣一個嘶咬啄傷的野獸動物教育。
繼續說下去。最近一個很夯的新聞,有一個婦人為了博愛座被人踢飛,什麼理由不知道,網路充斥一堆似是非非的論點,這時候怎麼辦?等待時機啊,等待有公信力的單位如警察機關告知真相。當然現代人有監視錄影,看著,看著錄影,不過都是從不同角度看錄影,因為錄影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樣。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個婦人不去挑釁坐在博愛座上的人,怎麼會被飛踢呢?車上有很多位置可以坐,卻偏偏要去惹一個坐在博愛座上的人,導致自己被飛踢跌倒的困境。是謂:「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无咎,未失常也。」這樣的災禍是自己惹來的,又何必怪罪於人?
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明知道是詐騙簡訊,卻還是不自禁的為了賺錢被騙了一生的積蓄。有了一筆投資管道,可以讓自己的退休金錢滾錢,利滾利的賺足。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發生?過去我們為了求知識不斷地到學校上課受教育,拿了一張張的文憑,技術證書,這一張張的文憑還是躲不過騙人的伎倆,為了求更多財富,畢業後的理想生活全部拋諸腦後,一心只想賺錢。學了很多技術,學了很多知識,學了很多做人的基礎,卻學不會人性的道德,一張張的文憑卻成了詐騙集團的基礎,一旦被舉報,危險就出現了,這不是自己找的危險嗎?不走正道,不走正路,用得來文憑將自己推向一條人生不歸路。是謂:「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警慎,不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