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口試結束後,我整整停了下來。
那一天,我的博士旅程幾乎畫上句點,但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像是長跑終點前,突然失去了方向。所有積累的壓力、焦慮、責任都散開了,留下的不是輕盈,而是一種空白。
10月1日,我拿到了學位記。那是一張象徵多年努力的紙,也是一個階段真正的結束。
理論上,那應該是值得慶祝的時刻。
事實上,我被許多人連續慶祝了整整三週。
有香檳、有美食、有擁抱、有祝福。
但我心裡卻始終平靜得出奇。
不是沒有感謝,也不是不快樂,只是——那份「終於結束」的現實,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心真正接納。
這幾週的我,幾乎什麼都沒做。
沒有特別的計畫,也沒有立刻想「下一步」。
我只是讓自己安靜地生活,洗衣、散步、做飯,讓腦袋慢慢清空。
也許,這正是長跑後身體與靈魂重新對齊的過程。
今天是10月7日,中秋節的月亮剛過。
那個滿月提醒了我——圓滿之後,也要學會回到自己。
我終於能對自己說:「可以動了。」
不是為了趕快做點什麼,而是為了重新連回那個真實、柔軟、想前進的自己。
我想,這幾週的停滯,不是浪費,而是一種修復。
是讓內在重新調整節奏、整合現實與理想、確認自己想走的方向。
我在研究裡談過「循環」與「內在的福祉」,如今才深刻體會:
那並不是理論,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當我們經歷過高峰與放空,仍願意在日常裡再次拾起信念,那就是自我實現的另一個開始。
我知道,接下來的路仍要自己走。
但今天,我想先對一路支持我的人、對那個努力過的自己,說一聲:謝謝。
謝謝你沒有放棄,也謝謝你願意停下。
圓滿過後的空白,也是一種新的可能。
從今天起,我想慢慢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