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班畢業後,工作半年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如公司產品的製程、出貨流程等等,都在了解與學習階段。

不過,結束新人試用期之後,大概從第四五個月開始,開始會被交辦一項特殊的任務「探索新概念」。

畢竟以前在唸書的時候,就經常需要爬梳大量的資料,而論文讀了很多之後,讀論文的速度也建立了起來,同時,也有養成了整理文獻和知識點的習慣。所以,當主管想到要去探索什麼新的技術或是概念時,就會出個題目或是想知道的議題的題目給我,而我就能發揮過去在博士班就讀期間訓練出來的成果,去搜尋相關資料,並且整理成簡報或其他形式的報告。


在lab練出來的:多工管理,包含瑣碎的事情

Lab是一個蠻小型的單位,也可以想成是一個小小的事業體或是新創單位,雖然有的lab比較大型,教授還請得起幫忙處理行政的助理。但其實蠻多時候,除了做研究之外,也還要處理很多行政事務。想起我碩士剛畢業後去上班時,看到有人幫自己裝電腦、連線印表機等等,感覺很新鮮,畢竟在lab裡面的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學生(和教授)要自己想辦法完成的。

由於待在lab裡面,就要包山包海各種事情,所以在工作上若有遇到臨時出現的雜事,也還是可以快速的應對。


此外,有些人在工作上很不喜歡做沒什麼成就感、很瑣碎、感受不到意義的事情,這完全可以對應到投稿期刊論文時,整理參考文獻格式和回覆reviewer意見的空虛感。

把參考文獻格式檢查完成,常常會花掉我一整個半天甚至快要一整天的時間。只是檢查格式而已,對於研究進展一點幫助也沒有,可是又必須要做,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無聊的工作。只要想到改論文的無聊,工作上碰到的麻煩事也就不那麼麻煩了。

畢竟實際上在產業中,還是比較在意事情的推進有沒有進展,也不會想浪費一個人力花一整天處理一個不會產生任何進度的問題。

而這樣比較之後,我發現到我是真的蠻在意事情有沒有進展的,如果總是在處理沒有實質幫助但是又必須做的事情,這對我而言會覺得蠻煩躁的。最近在改投稿論文的時候又是深有所感,尤其是當跟教授的討論充滿了模稜兩可時,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寫論文靠的是一種寫作的功力,所以常常也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在論文修修改改的過程中,其實也不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但是修修改改卻可能會花個半年一年以上的時間。

我之前開玩笑說,我得了一種看到論文就想睡覺的病,現在總算是找到了為什麼對論文有排斥感的病因了。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感想就是感受到了工作與生活之間所取得的平衡。

記得以前在國外某個PhD版裡看到,到產業界去工作感受自己真的受到勞基法保障時,會感動想哭。

終於

沒有了假日的Email

沒有了永無止盡疊加上去要跑的分析與實驗

沒有了留在lab吃早午晚餐宵夜的可能

沒有了必須得參加的lab活動或學術應酬

或許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求好心切,所以往往會在晚上或假日也不停的在做跟研究有關的事情,不過這樣實在不能讓身體與頭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現在在工作上,我會很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是不是有好好的休息,而且勞基法也給了勞工假日,所以我覺得就應該充分利用休息日休息。畢竟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我也會想成我的薪水就是告訴我可以做多少事,可以休息多少的重要依據。況且工作上使用的電腦和資料也不能帶出公司,所以就把工作鎖在公司裡吧,不用帶入生活中。

現在,為了不要讓自己被工作吸進去,當我發現我在休息時還想著工作上的細節,我會停止自己去想。

當然,大範圍來講,要增進自己的技術,稍微學習可能會在工作中派上用場的技巧,這是很正向的,所以沒問題。不過不需要細緻到把工作綁進生活裡,才不會被無形的壓力席捲。

而下班後的時間,拿來運動、練跆拳、放空、看書、聽音樂、看動漫,整個人也都變得健康了起來。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過日子,真的很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8會員
158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5/01/24
上個星期未能更新,這幾個星期主要在忙著搬家、整理東西,一邊還要進行兩邊工作的收尾和起頭。從24年的1月份,到了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公司當工程師之後,25年的1月份,告別了工程師的工作,準備前進下一份工作。 怎麼這麼快就換工作了? 說實在的,我也沒想過那麼快就會換工作,本來以為至少還會累積個兩三年在
Thumbnail
2025/01/24
上個星期未能更新,這幾個星期主要在忙著搬家、整理東西,一邊還要進行兩邊工作的收尾和起頭。從24年的1月份,到了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公司當工程師之後,25年的1月份,告別了工程師的工作,準備前進下一份工作。 怎麼這麼快就換工作了? 說實在的,我也沒想過那麼快就會換工作,本來以為至少還會累積個兩三年在
Thumbnail
2024/12/29
年底了,這時候很適合為自己的一年做個回顧,正好方格子也有這個主題。而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於是也花了時間把這一年來所書寫的內容大致看過了一遍。 本來一天天的過日子還沒有感覺,不過全部加總起來,我發現我的日記主要就是工作內容、跆拳道、吃的東西,幾乎一整年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 我真的找到平衡(或
Thumbnail
2024/12/29
年底了,這時候很適合為自己的一年做個回顧,正好方格子也有這個主題。而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於是也花了時間把這一年來所書寫的內容大致看過了一遍。 本來一天天的過日子還沒有感覺,不過全部加總起來,我發現我的日記主要就是工作內容、跆拳道、吃的東西,幾乎一整年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 我真的找到平衡(或
Thumbnail
2024/10/26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2024/10/26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上週末參加了哲學研究所的迎新活動(碩專班、碩士班、博士班),不同於6年前碩專班新生的身份,作為博士班新生,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是更長期、更深入的投資(把時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回顧過去34年的人生,「第一天」總是令人難忘及具標誌意義。   然而,「第一天」並不同於「第一次」
Thumbnail
  上週末參加了哲學研究所的迎新活動(碩專班、碩士班、博士班),不同於6年前碩專班新生的身份,作為博士班新生,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是更長期、更深入的投資(把時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回顧過去34年的人生,「第一天」總是令人難忘及具標誌意義。   然而,「第一天」並不同於「第一次」
Thumbnail
不用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很厲害 最近常常看到這句話,覺得很棒,想起那時候,28歲才又去重讀大學時的點點滴滴,那時候在竹科產線做夜班,時常都會聽到有同仁在談論我的消息,內容差不多是,畢業都不知道幾歲了,多來加班賺錢比較實在。
Thumbnail
不用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很厲害 最近常常看到這句話,覺得很棒,想起那時候,28歲才又去重讀大學時的點點滴滴,那時候在竹科產線做夜班,時常都會聽到有同仁在談論我的消息,內容差不多是,畢業都不知道幾歲了,多來加班賺錢比較實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