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生成圖,舊圖重發,反正很貼切嘛~~
溫水煮青蛙是一個常用的比喻。
意思是當環境或情勢的變化是緩慢且漸進的,人們可能不會立刻察覺危險,直到為時已晚。舉例來說,在職場上常見的例子像是:員工逐漸被加重工作量,卻不敢反抗,直到過勞。
我一直都很喜歡十月,因為這是我出生的月份。
但是今年的十月連續假期特別的多,所以我已經預期到今年的十月會是非常繁忙的月份。
在工作繁忙的時刻;也難免會有情緒……
偶然間看到公司訂閱的經理人月刊,這期在講中年的11個思考。
快速翻閱過內容後 (我是那種看書很快的人,就像五柳先生那樣: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的建議是如果想要找到一些中年人生規劃方向的話,可以看另一本書。

社畜中年: 無處可逃的四十、五十歲, 被工作豢養、被生活綁架的你, 將弱點變成武器, 找回自我人生
它給我許多啟發,就某個方向來說,也是促使我開始重新寫作的原因之一。
回到經理人月刊上,裡面有個例子很貼切我現在的心境…在公司服務了十幾年,連滾帶爬的佔到了一個中階主管的位置。
但是在這個位置讓我一點也不開心;因為我逐漸了解了組織的運作,同時也了解到了自已無力去改變什麼,只能日復一日的重覆那些自已也不是很確定能否帶來任何價值的工作。
不過,還是得好好的扮演自已的角色,畢竟我們都是被薪水給豢養的社畜。
花時間與心力去跟公司、同事嘔氣是沒有意義的。
作好自已份內的事就好,不要想當屈原,而是當漁父。
漁父、愚父,誰才是真愚呢?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扯遠了~~本期來聊聊最近一些時事

清殿本屈原畫像,羋姓,屈氏,名平,字原。都過中秋了,還在想端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