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幻影碳信用及帳本的新里程
2025年10月3日,雅加達與日內瓦同時發布了一項改寫碳市場歷史的消息。印尼環境與林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oE/EPA)與國際碳標準機構 Gold Standard(GS)正式公布合作文件《Government Guidance: Indonesia》,並啟動全國性的「印尼碳市場試行計畫」。這份文件不僅是行政指導,更是全球第一個落實《巴黎協定》第六條合作機制(PACM)精神的制度典範。
這一刻,象徵自願性碳市場的「幻影帳本時代」終於結束。未經主權授權的國際碳信用,將不再被允許以「非國家帳」的形式流通。印尼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以國家帳本為唯一依歸的碳治理國家,Gold Standard 則成為第一個完全服從主權法制、正式進入合規市場的國際認證體系。

一、歷史性的轉折:從雙軌市場走向單一主權帳本
在過去十多年裡,碳市場一直存在「雙軌錯位」的問題:一邊是由國際認證機構主導的自願市場(VCC),另一邊是各國政府依據《巴黎協定》建立的國家帳本(NDC Registry)。兩者缺乏制度銜接,導致同一減排量可能被重複計算、重複出售,形成「幻影碳信用」的結構性漏洞。
印尼選擇正面解決這個問題。透過部長令第21號(PermenLHK 21/2022)及 2025 年 5 月簽署的 MRA(互認協議),印尼要求所有國際標準專案必須登錄於國家氣候變遷登錄系統 SRN-PPI,並取得政府批准函(Letter of Approval, LoA)。Gold Standard 是第一個正式簽署並遵守該架構的國際標準。
這意味著,從2025年5月起,任何在印尼境內以 Gold Standard 開發的碳專案,其碳信用將不再由 Gold Standard 獨立發行,而是必須在 SRN-PPI 由印尼政府重新發行,並加註「GS4GG 認證標籤」。這項機制被稱為「再發行(Re-issuance with Label)」制度。

二、制度核心:國家主權 × 國際品質的單軌整合
根據最新指導文件,印尼與 Gold Standard 建立的合作制度包括:專案資格審查、政府批准、交易授權、信用管理,以及驗證機構的雙重認證。
所有步驟都必須由印尼的氣候變遷與碳治理副署(DCCCG, MoE/EPA)審核批准,確保專案真實納入印尼的 NDC 架構。
專案開發者在 Gold Standard 平台上取得的碳信用(GS-VERs),將被即時註銷,再於 SRN 系統中以新序號重新發行,形成國家層級唯一帳本紀錄。
若專案獲得國際交易批准(Foreign Trade Approval),則可由 SRN 系統回傳至 Gold Standard 登錄平台,進行合規轉讓。
整個流程中,國家保留「發行權」、Gold Standard 提供「品質保證」,兩者各司其職,終於形成長久以來國際社會所期待的「Single Track + Label」體制。
開發程序文件連結:
https://goldstandard.cdn.prismic.io/goldstandard/aN-WJZ5xUNkB1cLi_GovernementGuidance-Indonesia.pdf
三、官方聲明:完整性與透明度的新典範
印尼環境與林業部在新聞稿中指出:
「這份 MRA 為印尼碳專案開啟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之門,並以全球公認的完整性與透明度作為基礎。」
Gold Standard 執行長 Margaret Kim 則強調:
「這份指導文件與試行計畫展現印尼政府對高完整性氣候行動的承諾,Gold Standard 很榮幸能成為此一制度改革的夥伴,讓減排行動能真正轉化為可驗證、可持續的成果。」
截至2025年,Gold Standard 已在印尼登錄29個專案,其中19個已通過設計認證,累計發行超過460萬噸高完整性碳信用。未來所有這些專案都將進入 SRN-PPI 系統,接受主權監管。

官方文件連結:
https://goldstandard.cdn.prismic.io/goldstandard/aN_NpZ5xUNkB1cyg_3October2025-JointPressReleaseGoldStandard-Indonesia.pdf
四、意義:幻影碳信用的終結
長期以來,自願市場的碳信用多被批評為缺乏唯一性與可追溯性。許多所謂「避免排放」或「森林保護」專案,其基線設定與核算方法充滿假設性與不確定性。更嚴重的是,由於缺乏主權登錄與國際對應調整(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CA),這些碳信用往往同時出現在企業報告與國家減排統計中,形成雙重計算。
印尼的制度改變,讓這一亂象有了結束的可能。所有碳信用必須在 SRN-PPI 發行,並由政府完成帳本扣除與 CA 流程,才得以進入國際交易。這讓「幻影碳信用」首次被制度化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具法律效力、具唯一編碼的合規碳信用。
這是一個從「市場承諾」轉向「主權記帳」的根本改變。
五、全球示範效應
印尼模式的誕生,被國際碳市場觀察者稱為「PACM 實踐第一案」。它不僅符合《巴黎協定》第六條第2與第4項的合作規定,也預示著其他國家將跟進。
泰國正在起草類似的《國際碳信用管理指引》,越南與馬來西亞亦已與多個國際標準接觸,希望複製印尼的整合框架。
Gold Standard 的此一舉措,也迫使其他標準如 Verra、Plan Vivo、Puro.Earth 加速調整策略,從獨立市場運作轉為主權合作夥伴。
在此意義上,印尼不只是簽下一份行政協議,而是替全球碳市場畫下一條新的分界線:
未登錄於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將不再被視為合法、具完整性的氣候貢獻。
六、結語:從碳幻象到主權真實
在碳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當下,Gold Standard 與印尼政府的合作為世界樹立了新標竿。
這是一場主權制度重奪信任的行動,也是對過去十多年碳市場泡沫的一次制度清算。
這份指導文件與 MRA 的生效,意味著:
碳信用不再只是交易商品,而是國家氣候承諾的法律延伸。
碳帳本不再是碎片化的市場記錄,而是全球協定下的主權責任體系。
Gold Standard × 印尼的結合,終結了「幻影碳信用」的時代,也開啟了主權與誠信並行的新里程。
這不只是印尼的轉捩點,更是全球碳治理的分水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