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會被某些人吸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明明對方並不特別優秀、也不是最符合條件的人,

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吸引力,讓你無法忽視。


在榮格心理學的視角裡,我們之所以會被某些人觸動,

往往不是因為他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喚醒了我們內心「尚未被看見的部分」


有些人總在戀愛中,一再愛上事後口中的「爛人」或「窮人」。

但這樣的現象,其實不只是外在條件的選擇,而是一種內在慣性——

靈魂中某個被壓抑、渴望被理解或被救贖的部分,

正在透過這樣的關係,試圖被你看見。

陰影不是「壞」,而是「未被整合的自己」

榮格說過:「我們最需要的東西,往往藏在我們最害怕的地方。」

那些讓你反覆掉進相似關係的人,往往是你內心尚未整合的「某些面向」的投射。


你會被「爛人」吸引,也許因為潛意識裡有個「想被拯救的小孩」,

總相信只要我夠好、夠愛、夠努力,就能讓對方改變。

你會被「窮人」吸引,也可能因為內心有一部分「害怕擁有、害怕富足」,

覺得照顧別人、當那個比較有能力的人,比較安全,也比較有價值。


這兩種吸引,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

你慣於在關係中扮演「給予者」與「修復者」的角色。

投射的根:自我價值與愛的模式

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重複強迫」(repetition compulsion)

當我們沒有意識到內心的創傷,就會不斷重演相似的劇本


舉例來說:

如果你曾在原生家庭中扮演「懂事的孩子」,

為了被愛而壓抑需求、照顧別人、取悅他人。

那麼長大後,你的愛情就容易吸引「需要被照顧的人」。


你愛上的,不是「爛人」本身,而是那種熟悉的情緒模式。

那是你小時候就學會的愛:「只要我努力給,愛就會留下。」

但現實是:那樣的愛,只會讓你越來越耗損。

陰影裡的訊息:你真正渴望的是「被接住」

當你反覆愛上「需要被你撐起」的人,潛意識其實在對你說:

「我也想有人能撐起我。」、「我也想不用那麼堅強。」


你以為自己在給愛,但其實你在重現一場「自己也想被救贖」的劇本。

而真正的療癒,不是再去找一個「更值得」的人,

而是開始讓自己有勇氣,去被愛、被照顧、被承接。

從投射到整合:練習方向

看見你的角色傾向:

當你又想「救一個人」時,先停下來問自己——我是在愛他,還是在逃避自己?

練習被愛:

允許自己被幫忙、被照顧、被疼惜。

感受匱乏:

當你對弱者或需要幫助的人產生吸引時,問自己——這是在觸動我內心哪個寂寞的角落?

設定界線:

愛不等於犧牲。你可以溫柔,但也要清醒。

結語

你會被「爛人、窮人」吸引,不代表你眼光差。

那只是你內心有一部分,還在尋找「我也值得被愛」的證明。


當你開始意識到這個重複的模式(覺察),並學會愛自己、接住自己,

你的能量就會改變,你自然會吸引到與過往完全不同頻率的人。


那時候,你不再需要用「拯救別人」來感覺自己有價值。

因為你已經知道——我,本來就值得被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1.9K會員
275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艾比小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10/10
以前的我,是那種在人群裡會往後退半步的人。 不喜歡跟人群接觸,總是覺得好累。 在每個不得不參加的聚會裡,總是想太多: 「我這樣說會不會怪?」、「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 笑得再自然,心裡還是有個聲音在檢查每個細節。 那時候的我,是個標準的 i 人+高敏感分數 141。 連別人回訊息的速
2025/10/10
以前的我,是那種在人群裡會往後退半步的人。 不喜歡跟人群接觸,總是覺得好累。 在每個不得不參加的聚會裡,總是想太多: 「我這樣說會不會怪?」、「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 笑得再自然,心裡還是有個聲音在檢查每個細節。 那時候的我,是個標準的 i 人+高敏感分數 141。 連別人回訊息的速
2025/10/02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因為你,我才會變成這樣。」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這麼生氣。」 「你怎麼不懂事一點?害我這麼累。」 乍聽之下,這些話好像有道理,因為情境確實有我們的存在;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責任轉嫁」——把自己的情緒、選擇,全部推到別人身上。 這樣的互動模式,長期下來
2025/10/02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因為你,我才會變成這樣。」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這麼生氣。」 「你怎麼不懂事一點?害我這麼累。」 乍聽之下,這些話好像有道理,因為情境確實有我們的存在;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責任轉嫁」——把自己的情緒、選擇,全部推到別人身上。 這樣的互動模式,長期下來
2025/09/29
我們有時可能會懷疑: 「我真的有成長嗎?」、「還是我還在重蹈覆轍?」 其實,判斷自己有沒有成長,不是看你過得有多完美,而是看【當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時, 你是不是有了不同的選擇、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回應】。 成長不是「不會跌倒」,而是「不會再同樣跌倒」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復原力」。 它不
2025/09/29
我們有時可能會懷疑: 「我真的有成長嗎?」、「還是我還在重蹈覆轍?」 其實,判斷自己有沒有成長,不是看你過得有多完美,而是看【當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時, 你是不是有了不同的選擇、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回應】。 成長不是「不會跌倒」,而是「不會再同樣跌倒」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復原力」。 它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如果只是為了討好一個人,而無所不用其即,是不是就會得到,那個人的欣賞,還自我感覺良好,那肯定是自己有問題,而不自知! 我看到有人為了,追求心愛的女生,去到處拜託,他所熟識的大姐,到處去打探女生的私人問題,但是本人不行動,是為了怕女生擔心,不接近她,然後老是一直在炫富,家裡多有錢! 真正有能力和實
Thumbnail
如果只是為了討好一個人,而無所不用其即,是不是就會得到,那個人的欣賞,還自我感覺良好,那肯定是自己有問題,而不自知! 我看到有人為了,追求心愛的女生,去到處拜託,他所熟識的大姐,到處去打探女生的私人問題,但是本人不行動,是為了怕女生擔心,不接近她,然後老是一直在炫富,家裡多有錢! 真正有能力和實
Thumbnail
心想不一定事成,努力不一定順遂,許願⋯⋯聖誕老公公也不一定會出現。當擁有異世界的特殊技能,這些引念反而更踏實。
Thumbnail
心想不一定事成,努力不一定順遂,許願⋯⋯聖誕老公公也不一定會出現。當擁有異世界的特殊技能,這些引念反而更踏實。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外表魅力、相似性和恭維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喜好程度。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對他人的互動方式,同時也指導了我們的行為和社交策略。因此,了解喜好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際關係,並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我們的溝通和互動方式。
Thumbnail
外表魅力、相似性和恭維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喜好程度。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對他人的互動方式,同時也指導了我們的行為和社交策略。因此,了解喜好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際關係,並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我們的溝通和互動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