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 遇到一樣的事情、但你有了不同的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們有時可能會懷疑:

「我真的有成長嗎?」、「還是我還在重蹈覆轍?」

其實,判斷自己有沒有成長,不是看你過得有多完美,而是看【當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時, 你是不是有了不同的選擇、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回應】。

成長不是「不會跌倒」,而是「不會再同樣跌倒」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復原力」

它不是讓人從此刀槍不入、百毒不侵;而是當我們再一次面對挑戰時,不會再用舊有的方式應對

以前可能是一點挫折就情緒潰堤,現在也許還是會難過,但現在你懂得先深呼吸、先安頓自己。

這就是復原力。

成長的跡象,從來不會是一路平坦,而是一次次經歷後,你能比昨天的自己多一點力量

同樣的課題,換一種態度

我們每個人看世界都有一張地圖,而成長,就是當環境變了,我們還願意更新那張地圖。

可能以前遇到衝突,你的反應是「逃避」。

後來學會了嘗試「表達」。

再後來,你甚至能「傾聽並協調」。

問題也許還是一樣,但你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無力的自己

成長不是變完美,而是變真實

很多人誤會成長=不再哭泣、不再軟弱。

但其實壓抑不是力量,「接納」才是。

真正的成長,不是「我再也不受傷」,而是「我知道自己受傷了,但沒關係,我懂得怎麼修復自己」

不再害怕跌倒,不再厭惡自己不完美,而是能帶著缺口,繼續往前走。

你開始有了「新選擇」

過去我們的行為,常常是自動反應。

比如:被否定=馬上崩潰;感情受挫=立刻懷疑自己。

但現在,你會發現自己不再只有單一選項。

  • 你能分清課題,把對方的話還給對方。
  • 你能在受挫時,先保護自己,而不是自我消耗。
  • 你不會再因為對方不回訊息,就整夜失眠。
  • 你不會再因為主管一句批評,就懷疑自己毫無價值。

這正是「認知行為理論」所說的:當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並選擇新的行為時,你就不再是舊模式的囚犯

成長是一次次「不同的回應」

所以,成長不是一夕之間的蛻變。

它藏在那些細節裡:

  • 你發現自己能夠停下來,不再衝動回嘴。
  • 你發現自己能夠獨處,不再因孤單而慌亂。
  • 你發現自己能夠求助,而不是逞強。

同樣的事可能還在發生,但你用新的方式走過去了。

這,就是你成長最大的證明。


所以,別再問自己「我有沒有更完美?」

因為沒有人會完美。

成長的核心是:我不會再用一樣的方式,把自己擊垮


當同樣的課題再度到來,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一樣了。

所以,與其一直一再要求自己、一再鞭策自己,不如停下腳步,跟自己輕輕說聲「辛苦了」吧。

走到這裡,你已經很不容易了。

拍拍自己、心疼自己,然後鼓勵自己、多愛自己一點。

接下來,就帶著這份力量,繼續往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1.6K會員
261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艾比小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09/27
網路上看過一句話,「對一個人最大的否定,就是『無感』。」 我們的注意力,就是一種「價值給予」。 你在乎誰,就會把能量投注在誰的身上;你恨誰,就等於承認他仍舊能影響你。 唯有當你「無感」,那才是真正的放下與超越。 為什麼「無視」比「反擊」更有力? 你把情緒放在哪裡,就代表你把自己的心理資源和
2025/09/27
網路上看過一句話,「對一個人最大的否定,就是『無感』。」 我們的注意力,就是一種「價值給予」。 你在乎誰,就會把能量投注在誰的身上;你恨誰,就等於承認他仍舊能影響你。 唯有當你「無感」,那才是真正的放下與超越。 為什麼「無視」比「反擊」更有力? 你把情緒放在哪裡,就代表你把自己的心理資源和
2025/09/22
在生活裡,我們總是對自己說: 「等我考上那個證照,我就會安心了。」 「等我談到理想的戀愛,我就會幸福了。」 「等我存到某個金額,我就能快樂了。」 這些語句,聽起來合理,卻暗藏陷阱。 因為當你把快樂綁在一個未來結果上,幸福往往會一直延後,直到你感覺永遠也等不到。 心理學上稱這種狀態為「
2025/09/22
在生活裡,我們總是對自己說: 「等我考上那個證照,我就會安心了。」 「等我談到理想的戀愛,我就會幸福了。」 「等我存到某個金額,我就能快樂了。」 這些語句,聽起來合理,卻暗藏陷阱。 因為當你把快樂綁在一個未來結果上,幸福往往會一直延後,直到你感覺永遠也等不到。 心理學上稱這種狀態為「
2025/09/21
前陣子的文章《下次當你心情不好,試著說話看看》,在IG引起了很多迴響。 同時也收到不少留言,大部分是說「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可以聊的人」。 這些回覆讓人心疼。 我們都知道「說出來會舒服一點」,但現實是,不是每個人身邊都剛好有個願意傾聽的人。 那麼,當我們想說卻沒人能聽的時候,該怎麼辦? 為
2025/09/21
前陣子的文章《下次當你心情不好,試著說話看看》,在IG引起了很多迴響。 同時也收到不少留言,大部分是說「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可以聊的人」。 這些回覆讓人心疼。 我們都知道「說出來會舒服一點」,但現實是,不是每個人身邊都剛好有個願意傾聽的人。 那麼,當我們想說卻沒人能聽的時候,該怎麼辦? 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接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包括失敗、挫折、失去、分離、及不如預期的關係。透過反省和學習,從中學到寶貴的教訓,更堅韌勇敢的前行。生活充滿不確定性,接受並信任自己的能力,從每個經驗中成長和學習。
Thumbnail
接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包括失敗、挫折、失去、分離、及不如預期的關係。透過反省和學習,從中學到寶貴的教訓,更堅韌勇敢的前行。生活充滿不確定性,接受並信任自己的能力,從每個經驗中成長和學習。
Thumbnail
對於無能為力的事情 亦或者無法改變、甚至改變不了 又或立場不同、想法不同 選擇尊重與看待 適時的沉澱下來 靜待事情的狀態 隨時間而日漸明朗 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 也未必不好 人生就是每一個階段 總有些人與事的出現 及一些關卡的出現 是在提醒自己該適當的沉澱 停、看、聽… 好與不好 壞與不壞
Thumbnail
對於無能為力的事情 亦或者無法改變、甚至改變不了 又或立場不同、想法不同 選擇尊重與看待 適時的沉澱下來 靜待事情的狀態 隨時間而日漸明朗 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 也未必不好 人生就是每一個階段 總有些人與事的出現 及一些關卡的出現 是在提醒自己該適當的沉澱 停、看、聽… 好與不好 壞與不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