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全球的 AI 資料中心正不斷吞噬電力,內華達州的一家公司正在嘗試用退役電動車電池,建出能養活 AI 的微型電網。這家公司叫 Redwood Materials,創辦人是 Tesla 前技術長 JB Straubel,一位既是鋰電池時代的先驅,也是一個從馬斯克體系中脫離、重新定義能源循環的人。
從回收到再利用:Redwood 的第二人生

電動車電池拆解與回收,電池第二生命週期的起點。
Redwood Materials 成立於 2017 年,總部位於美國內華達州。它最早專注於回收手機與電動車電池中的鋰、鎳、鈷等稀有金屬,並以此取代對原礦的開採。Redwood 宣稱,透過回收製程製得的電池材料,其碳排放量比傳統採礦少 70%,也能加強美國在關鍵礦物供應鏈上的自主性。
到了 2025 年,Redwood 進一步邁向用退役 EV 電池打造 AI 微電網(AI microgrids)。這個新部門 Redwood Energy 首座試驗基地已在內華達落地,使用 792 顆退役電動車電池,成功為一座小型資料中心供電。Redwood 預計未來將在更多地區建置同類型系統,結合太陽能與儲能電池,形成 AI 時代的分散式電力網。AI 時代的能源矛盾
AI 模型需要龐大算力,而算力需要穩定電力。美國能源部預估,到 2028 年全球資料中心能耗可能接近三倍成長。傳統電網難以在短時間內擴充,因此微電網成為更靈活的選擇。
Redwood 的策略,是將退役 EV 電池延壽再利用。這些電池即使不再適合上路,仍可維持約 80% 的儲能效能。在白天,它們透過太陽能充電;夜間再放電,為 AI 伺服器持續供能。微電網模組之間可獨立調度與擴充,一個系統平均在一年內即可完成安裝,效率遠高於新建電網。
這不只是電力方案,而是一種能源邏輯的轉變,AI 不再只是能源的「消耗者」,而成為推動能源再生與電池再利用的催化劑。
技術瓶頸與挑戰
將不同品牌、不同規格的電動車電池整合進同一微電網,是極具挑戰的工程。每家車廠的電池在尺寸、通訊協定、充放電邏輯上都不同,任何失誤都可能造成整體系統失衡。為解決此問題,Redwood 開發出通用電池介面(universal connector),讓不同品牌電池可互換使用,大幅提升維修與升級的靈活性。
另一項挑戰來自供應鏈。隨著美國逐步縮減電動車補助政策,若 EV 市場成長放緩,未來退役電池的供應也可能減少。Redwood 雖已與 GM、Toyota、Volkswagen、BMW 等車廠簽署合作備忘錄,但仍需確保長期穩定的回收來源。
JB Straubel:從 Tesla 靈魂工程師到循環經濟設計者
要理解 Redwood 的核心精神,得先回到 JB Straubel 的故事。

JB Straubel 曾任 Tesla 技術長,如今在 Redwood 重新定義能源循環。
Straubel 是 Stanford 大學能源工程碩士,曾在 2004 年加入早期的 Tesla,員工編號約為第 5 號。從第一代 Roadster 到 Model 3,他主導了 Tesla 的電池設計、熱管理與供應鏈技術,被內部稱為電池靈魂工程師。他推動的垂直整合策略,奠定了 Tesla 後來的成本與效率優勢。
然而,在與 Elon Musk 長期共事的過程中,兩人對專案優先順序與決策節奏有明顯分歧。Straubel 偏好穩定研發與品質驗證,而 Musk 強調速度與市場節奏。據報導,他曾為保護部分能源儲能團隊而與高層產生摩擦,也因過勞與理念差異,於 2019 年辭任 CTO,轉為顧問角色。
Straubel 的母親曾提到,兒子離開 Tesla 是出於想要重新設計整個能源生命週期,而非逃避壓力。這個想法最終成為 Redwood 的核心哲學:讓電池不只是被使用,而是被延續。
有趣的是,Tesla 與他並未決裂。2023 年,他被選為 Tesla 的獨立董事,成為少數能在離職後回歸董事會的前高層,象徵雙方關係仍保有尊重與互信。
Redwood Energy 的模式不僅解決電池廢棄問題,也可能重新定義 AI 能源基礎設施。
在傳統架構中,AI 資料中心的電力仰賴大型電廠與長距離傳輸網;而 Redwood 的構想則是以再生能源就地供應AI,透過回收電池建成模組化微電網,形成快速擴充、低碳、分散的能源網路。
這種 AI × 再生能源 × 回收 的三重結構,正呼應全球綠色算力的趨勢。Redwood 若能規模化,將成為美國氣候科技與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新支柱,也可能吸引 Microsoft、Meta、Google 等巨頭以合作或投資的形式加入。
(延伸閱讀:AI 基礎設施的資本狂潮與能源轉向、星際之門計畫與AI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