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談判不是為了輸贏,而是尋求「非零和」的最佳解。
別再以為談判是贏!而是在創造「非零和」的勝局

有時候你想著要拿到我的需求,卻輸了關係;你拿下單子,卻失去了信任。
真正的高手,從不「打敗」對方,而是「讓對方也願意贏」。
在職場上,我們每天都在談判:和同事協調專案、和工廠討論交期、和客戶談訂單……但如果每次都只是為了爭一時的勝利,你的談判刀再鋒利,也可能傷了關係、浪費時間。
1️⃣ 談判前先想清楚:你的刀要「宰羊」還是「雕菩薩」?
談判像一把刀,你磨得越利,能力越強。但——你要拿來「殺價」還是「創價」?
- 零和思維:贏的人拿一分,輸的人付一分 → 最終結果零和。
- 非零和思維:找出雙方都受益的解決方案 → 共同獲得更大的價值。
核心:談判要能落地執行,否則再漂亮的方案都是浪費。
👉 關鍵思維:
「談判的目的不是讓對方輸,而是讓雙方都能執行成功。」
2️⃣ 五個 W 一個 H,談判前必問
- Why:為什麼談?
釐清長期目標,不是眼前利益。ex:接急單不是為了賺這一單,而是建立市場優勢。 - What:談什麼?
別被枝節問題拉走。
像我們處理工廠急單的時候,表面問題是「交期太趕」
但真正核心是「人力不足」。
解決根本痛點,談判才會有效。 - Who:誰參與?
要分清楚——「談的人」不一定是「判的人」。
對談的人要給選項,對判的人要給方案。
這樣才能控制局面、推動決策。 - When / Where / How
策略性安排時間、地點和方式,提高談判效率。
有時候改變場域(例如改在對方公司談),反而能換到對方更多誠意。
3️⃣ 把對方的痛點變成橋樑
真正的共好談判,不是強勢逼對方妥協,而是理解對方需求:
- 工廠人力不足 → 業務吸收成本 → 工廠配合 → 客戶同意交期 → 三方共贏。
案例分享:
某次工廠急單,我們客戶壓交期、工廠喊人力不足,眼看就要崩。
我先釐清痛點 → 原來工廠不是不接單,是怕 overtime 成本。
我提出方案:
- 業務端吸收部分加班費
- 工廠放人力支援
- 客戶接受微調交期
結果三方都沒損失,出貨準時、關係更穩。
這才是非零和談判的力量——
「不是誰輸誰贏,而是讓所有人都能繼續往前走。」
4️⃣ 結語
談判不是你想要什麼,而是「對方願意接受什麼」,找到交集,才能創造非零和價值。
下一次開會前,不妨先問自己:我的刀,是用來傷人,還是成就共好?我是都用來切蛋糕拉哈,分享給大家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