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在藝術展上獲得了人生中第一份肯定,畫作被教授點評為「融合古今,別具心意」,還有幾位同學對他的作品表示讚賞。他原以為這份肯定會讓他沉浸在喜悅之中,但現實卻悄悄提醒他:人生並非一路坦途。
期末考將至,數學與工程課程的成績仍然低迷。小志焦慮地坐在圖書館,翻開厚厚的課本,心中卻總浮現剛畫展時的光景——他想把時間投入畫畫,又怕父母失望。這種矛盾讓他幾乎喘不過氣。正當他百般煩惱時,一位年長的圖書館員阿伯走過來,微笑著說:「年輕人,看你眉宇間憂心忡忡,是否忘了感恩?」小志愣住,心裡暗想:感恩?我現在有什麼可感恩的呢?
阿伯看出了他的心思,從書架上抽下一本古籍,翻到一段文字,朗聲讀道:
「心存感恩者,雖身處逆境,仍能見天日之光。故凡人行於世,當感父母之養育,師長之教誨,友朋之扶持。」
小志心中一震。他想起父母雖然嚴厲,但每一次責備背後,都有對他的期盼;教授雖嚴苛,但教導中隱含耐心與關懷;同學們的讚賞,也提醒他自己並非孤單。
他決定做一件小事——寫感謝信給父母。信裡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最真誠的文字:
「爸媽,謝謝你們一直關心我的學業,也許我選擇的路並不容易,但你們的愛與包容,讓我有勇氣追尋自己的熱愛。」
寄出信的那天,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輕盈感。父母收到信時,母親的眼角泛紅,父親沉默片刻,卻在晚餐時拍了拍小志的肩膀,說:「孩子,我們理解你的熱情了,但別忘了,學業與熱愛要兼顧。」小志點頭,笑容裡帶著感激,也帶著決心。
同時,小志在畫畫中也學會感恩。他開始用畫筆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夕陽灑落校園的長椅,朋友陪伴的笑臉,父母準備的晚餐。畫作裡,古典山水的意境與現代生活的細節交織,象徵著心中的感恩與溫暖。他將這些畫作命名為《心之回聲》,並在學校小型展覽上展出。
展覽當天,一位學長走過來,看著小志的作品,眼神柔和地說:「這些畫,不只是技法精湛,更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溫度。你真會感恩生活啊。」小志微笑點頭,心裡明白,感恩不只是口頭表達,而是用行動、用心去體現。
夜深,小志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感悟:
「感恩,是一種力量。它讓我在焦慮與困境中找到支點,也讓我明白,熱愛並非孤立,而是依靠身邊的人與環境滋養。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以報。』今日,我學會以心之畫,回報這世間的善意。」
小志望向窗外,夜空繁星閃爍,城市燈火如同古書卷頁般延伸至遠方。他的心裡不再迷茫,因為他明白:感恩讓他與世界相連,也讓他更堅定地走在追尋熱愛的道路上。
在這古今交錯的心境中,小志悄悄種下了新的力量——不僅為自己,也為曾在生命中給予他溫暖的人。他知道,每一次感恩的心跳,都是生命最真實的回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