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你好!
你現在的職稱可能是「工業工程師」、「製程工程師」、「製造改善助理」、「流程整合分析實習生」——不管你的名片印什麼,別人看到你的反應通常是兩種:
- 製造業長輩們:「喔~做生產線的那種喔?」
- 非製造業的人類:「所以你會修冷氣嗎?」
沒錯,沒有人知道工業工程到底在幹嘛,包括你剛入職的自己。
工業工程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去查書上定義,大概是這樣:
「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門致力於整合人員、資源、流程與資訊,以提升整體效率與品質的工程領域。」
乍聽之下像是什麼厲害的管理魔法,但你實際進入職場後會發現:
工業工程在現實中,就是:只要誰都不知道該派誰做這件事,就派你做。
事實上,IE這個職業就像披著神秘斗篷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它存在,但沒人真的知道它在幹嘛。
簡單來說,IE負責的事情是「優化」,也就是把各種亂七八糟、效率低落的狀況變得更好。你可以想像成IE就是企業界的家政婦或清潔高手——每天面對一堆亂糟糟的事情,用科學的方法與工具整理好,讓生活變得井然有序。
但實際上,IE 涉及的範圍比你想像得更廣泛,從生產流程、設備管理、人員安排,到品質控制、成本分析,甚至跨部門溝通、團隊協作,全都可能在你的工作範疇內。換句話說,IE就是個「大雜燴」,什麼都要懂一點。
對於新手IE來說,最重要的能力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某方面的專家,而是要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to learn how to learn),透過不斷的學習和調整,逐漸找出自己擅長且有興趣的專業領域。
真正的IE在公司中負責的任務包括:
- 生產力改善
- 流程分析與優化
- 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
- 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 跨部門溝通與團隊協作
- 甚至可能涉及管理任務
工業工程菜鳥在公司到底會做什麼?
工作內容表面看起來是什麼實際上是什麼
- 畫流程圖
- 分析作業流程,找出瓶頸
- 被叫去畫出大家早就知道的問題然後裝作「發現了新大陸」
- 做時間研究
- 抓每個步驟所需時間
- 拿碼表站在某人旁邊,看著他越做越緊張
- 優化流程
- 提案精進作業動作
- 想要改但會被現場打槍、主管打回、然後再寫改善報告
- 做報告
- 整理數據給主管
- 用Excel做出十個版本的圖表,最後主管只看第一張
- 專案推動
- 牽涉跨部門改善流程
- 被每個部門當成外人,然後自己一個人做完全部工作
為什麼大家搞不清楚IE?
- 因為你沒有生產品、也沒管設備,所以大家覺得你是神秘的「觀察員」
- 因為你不是主管但又常提意見,所以被當成愛講話的小朋友
- 因為你講的話太理性,但別人想的是情緒跟文化
IE 的困境就在這裡:你明明講得有道理,但沒人想聽。
那我到底該怎麼做?
- 理解你的任務是: 把「大家都知道但沒人做」的事變成「有人會看起來像在做」的樣子
- 學會說人話: 不要再講「流程瓶頸需配合資源整合」,改講「這段太慢了,會卡,能不能先調兩個人支援?」
- 搞清楚部門邊界: 不要一進公司就想改整條產線,你會變成笑話
你現在的職稱可能是「工業工程師」、「製程工程助理」、「流程分析實習生」,甚至是「聽起來不太確定在幹嘛的工程類人類」。不論你的名片印的是什麼,大部分人對你的職務會有兩種反應:
- 製造業資深同仁:「喔~你是來優化流程的那個喔。」
- 普通朋友或親戚:「你會修水管嗎?」
沒錯,沒有人真的搞得清楚工業工程在幹嘛,包括你剛入職的自己。
工業工程是什麼?
簡單說,IE 負責的事情就是「優化」——把各種亂七八糟、效率低落的現象,整理成更有效率、更能正常運作的樣子。你可以把IE想成企業界的家政婦或清潔高手,每天處理雜亂流程、人力配置錯亂、無限迴圈的Excel,然後盡可能地不要被罵。
但事實上,IE 涉及的範圍遠比你想像得廣:從生產流程、人員安排、設備使用率,到品質控制、成本分析、甚至跨部門溝通與改善推動,全都可能落到你頭上。
換句話說,IE 就是一碗 大雜燴——什麼都要懂一點。
IE 是什麼都要會一點,但沒有一樣可以完全靠你一個人完成
你不是技術專家,不是主管,也不是現場大哥。你是一個同時要理解邏輯、管理情緒、寫報告、畫圖、還要抓錯流程的奇怪混合物。你是公司裡的瑞士刀,但每一個功能都只有5公分長。
IE的價值不是專精,而是:整合、理解、提出改善建議,讓其他部門更順。
說得浪漫點,你是流程的翻譯員,是現場與管理層的潤滑劑。
說得現實點,你是:
- 改善沒成果會被問責
- 改善成功別人會搶功
- 沒改善也要寫報告證明你「有在持續改善中」
老鳥IE在做的事 vs 菜鳥IE在做的事
老鳥IE通常:
- 推動跨部門改善專案
- 用數據分析瓶頸與浪費點
- 控成本、提效率、提報高層
- 主導流程會議與提案簡報
- 應付主管情緒與高層策略願景
- 偶爾還得領導一個沒資源的團隊做不可能的改善
而菜鳥IE……
- 被派去畫流程圖但沒人看
- 被叫去現場觀察流程但不准問太多
- 負責蒐集數據但不知道數據拿來幹嘛
- 幫忙整理報表但主管最後只看第一頁圖表
- 嘗試提出建議但會聽到「這個我們以前做過」
- 每天都像是站在流程和人性之間的小白鼠
你以為你是來提案改善的,但實際上你只是整條流程裡的一個觀察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 先搞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工業工程的真正核心能力:先學會看懂現況
很多剛進IE的人會急著「提出改善提案」,想證明自己不是來混的。 結果第一份提案就被現場退回,主管當空氣,最後還被拉進會議裡當人肉紀錄器。
因為你還沒搞懂事情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你要學的第一個技能,不是 Time Study,不是畫VSM,不是寫報告。 是:
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
這是IE最基本的專業素養。
要怎麼做?
- 去現場看(真的站在那裡,看人怎麼動)
- 問問題(謙虛、誠懇、不裝懂)
- 做筆記(不是抄筆記,是記下為什麼他們這樣做)
- 理解各部門語言(製造現場跟管理層講話方式差超多)
- 學會在混亂中找出「正常狀態」長什麼樣
你不能改善你不理解的東西。 你不能提出方案給你根本不熟悉的流程。
第一章總結:
工業工程不是來當英雄,是來當懂事的清潔工。你不需要一開始就會解決所有問題,你需要先搞懂問題為什麼會存在。
不要急著證明自己,先建立觀察力。因為只有觀察力夠強,才知道哪裡需要改善,哪裡只是主管情緒不好。
記住這句話:
「沒有搞懂現況之前,做出任何改善都只是你在自High。」
下一章,我們會告訴你:為什麼「持續改善」這句話聽起來像天使,但其實是職場逃避責任的魔法咒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