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vs國中:為什麼差了7,000個教職職缺?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本系列針對中小學教職市場的結構性變動提供系統化的分析與務實的職涯建議,本文作為快速導讀,指引讀者依需求深入閱讀數據篇或實務篇,並在最後提供可以立即採取的準備步驟。

在數據篇中我們從 104 到 113 學年的官方統計出發,系統性比較了國小與國中師資的變動,分析結果顯示國小師資略有成長而國中則大幅下降,這些差異來自於少子化的時間差、分科教學造成的職位放大效應與私校的財務壓力,完整分析請參考:中小學市場:國小 vs 國中 教職差異(數據篇)

在實務篇中我們把焦點放在個人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設計上岸策略,包含教甄準備、代理代課的加值效用與跨階段轉換的具體做法,文章提供了年資停損點的建議與履歷、教案準備的方向,供正在規劃教職路的讀者參考:中小學職涯:教甄、代理代課與跨階段攻略(實務篇)

感謝閱讀

如果這系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H
1會員
23內容數
未來的世界沒有加速運算。
JH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本篇為高等教育系列的導讀頁面,旨在把複雜的數據趨勢與職涯判斷濃縮為幾個可操作的閱讀路徑,並說明每一條路徑對應的風險與可行性,幫助讀者在面對學術或非學術職涯選擇時,能更有依據地做出決策。 近十年來大專院校數量與師資的縮減揭示了高教系統正處於結構性調整過程,私校退場與教職開缺減少使得傳統走學術線的
Thumbnail
2025/10/14
本篇為高等教育系列的導讀頁面,旨在把複雜的數據趨勢與職涯判斷濃縮為幾個可操作的閱讀路徑,並說明每一條路徑對應的風險與可行性,幫助讀者在面對學術或非學術職涯選擇時,能更有依據地做出決策。 近十年來大專院校數量與師資的縮減揭示了高教系統正處於結構性調整過程,私校退場與教職開缺減少使得傳統走學術線的
Thumbnail
2025/10/12
幼教市場10年增加三成 先看這個驚人的數字: 2015年(104學年度) 幼教師資:46,169人 2024年(113學年度) 幼教師資:62,898人 增加:16,729人 成長率:+36.2% 這份統計數據所代表的意義極為重大:過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了1,673個職缺,也相當於每天
Thumbnail
2025/10/12
幼教市場10年增加三成 先看這個驚人的數字: 2015年(104學年度) 幼教師資:46,169人 2024年(113學年度) 幼教師資:62,898人 增加:16,729人 成長率:+36.2% 這份統計數據所代表的意義極為重大:過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了1,673個職缺,也相當於每天
Thumbnail
2025/10/12
表面平靜下的暗潮洶湧 根據教育部自104至113學年度的統計數據,台灣的學校總數增加了120所,教師總數也微幅增加了3,929人。從總體數據來看,教育體系似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深入剖析這些數字背後的結構性變化,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場深刻影響未來台灣數萬名教育工作者職涯的巨大變
Thumbnail
2025/10/12
表面平靜下的暗潮洶湧 根據教育部自104至113學年度的統計數據,台灣的學校總數增加了120所,教師總數也微幅增加了3,929人。從總體數據來看,教育體系似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深入剖析這些數字背後的結構性變化,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場深刻影響未來台灣數萬名教育工作者職涯的巨大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現代的網路戰場上, 不只商家賣東西要有小編,選舉空戰要有小編,連學校宣傳招生,現在也都需要小編! 如果我是一個路人家長, 我看到敝校的宣傳新聞搞內容圖文,我應該會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好棒棒。」 但偏偏我是這間學校的老師, 所以我不禁還多知道了一點內幕, 例如, ❦ 「XX計畫」去年就
Thumbnail
現代的網路戰場上, 不只商家賣東西要有小編,選舉空戰要有小編,連學校宣傳招生,現在也都需要小編! 如果我是一個路人家長, 我看到敝校的宣傳新聞搞內容圖文,我應該會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好棒棒。」 但偏偏我是這間學校的老師, 所以我不禁還多知道了一點內幕, 例如, ❦ 「XX計畫」去年就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因為任教學校老舊,面臨重新拆建, 所以在「原校」安置 vs「校外」安置的討論過程中, 我發覺"現代家長"選擇學校,已經有一些有別傳統的新考量……
Thumbnail
因為任教學校老舊,面臨重新拆建, 所以在「原校」安置 vs「校外」安置的討論過程中, 我發覺"現代家長"選擇學校,已經有一些有別傳統的新考量……
Thumbnail
#要找什麼學校 目前整個環境大缺工,外加學校希望學生畢業就可以就業,多數都會辦理一些校園徵才博覽會,所以一些非常熱門的例如台灣大學,基本上就是各家大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學校的挑選回到基本的,可以從現況公司同事的畢業學校作為一個參考指標,其次就是區域性,再來就是科系相關程度。舉現況公司為例,
Thumbnail
#要找什麼學校 目前整個環境大缺工,外加學校希望學生畢業就可以就業,多數都會辦理一些校園徵才博覽會,所以一些非常熱門的例如台灣大學,基本上就是各家大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學校的挑選回到基本的,可以從現況公司同事的畢業學校作為一個參考指標,其次就是區域性,再來就是科系相關程度。舉現況公司為例,
Thumbnail
政府提供各公務,教育機關之短期工作職缺,讓失業中或二度就業之中老年可以獲得就業機會,降低因經濟關係而影響其生活。 提供職缺的機構有市政府各局處,區公所,衛生局所,警察局,清潔隊,各學校等。 本專案工作津貼核給每人每小時基本工資176元,每月最高核給80小時,每人最長以960小時為限。
Thumbnail
政府提供各公務,教育機關之短期工作職缺,讓失業中或二度就業之中老年可以獲得就業機會,降低因經濟關係而影響其生活。 提供職缺的機構有市政府各局處,區公所,衛生局所,警察局,清潔隊,各學校等。 本專案工作津貼核給每人每小時基本工資176元,每月最高核給80小時,每人最長以960小時為限。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