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一、


1. 原文


公曰:「用兵者,其由不祥乎?」


2. 注釋


1. 用兵:指發動戰爭或使用軍事力量。



2. 不祥:指兇惡、不吉利,暗指戰爭帶來的災禍與禍患。



3. 由:意為「原因」、「所起之處」。




3. 白話文


公問道:「發動戰爭這件事,是不是本來就帶著不祥之氣呢?」


4. 總結


此句為公對兵事的疑問,意識到戰爭雖為政事之一,卻多導致禍亂,故問其性是否本就不祥。


啟示


戰爭雖為權謀之舉,然其本性多損生靈、擾天下,故君子慎用兵。


問「不祥」即是警惕,提醒治國者應以德化人,以仁制兵。





二、


1. 原文


子曰:「胡為其不祥也?聖人之用兵也,以禁殘止暴於天下也;及後世貪者之用兵也,以刈百姓,危國家也。」


2. 注釋


1. 胡為:何為,為何。



2. 不祥:指不吉利、不善之事。



3. 禁殘止暴:制止殘虐與暴行。



4. 刈百姓:如割草般屠殺百姓。



5. 危國家:使國家陷於危亡。




3. 白話文


子曰:「為何說用兵是不祥的呢?聖人用兵,是為了禁止殘暴、平止天下的暴亂;但到了後世貪婪之人用兵,卻是為了掠奪百姓,使國家陷入危險之中。」


4. 總結


聖人用兵為仁義之舉,旨在止亂安民;後世貪者則為私利而戰,禍及百姓。


啟示


用兵之善惡,不在兵器,而在人心。


聖人行義兵以定天下,凡人貪戰則自招禍亂。


為政者當明辨「止暴」與「起亂」之別,方可不失大道。





三、


1. 原文


公曰:「古之戎兵,何世安起?」

子曰:「傷害之生久矣,與民皆生。」


2. 注釋


1. 戎兵:指戰爭、用兵之事。



2. 何世安起:在哪一個時代開始出現。



3. 傷害之生:指互相傷害的心念與行為之起。



4. 與民皆生:與人類同時產生。




3. 白話文


公問:「古代的戰爭,是從哪一個時代開始的呢?」

子回答:「互相傷害的念頭,產生已經很久了,與人類一同出現。」


4. 總結


戰爭並非某一時代才有,而是人心中自私與爭奪的產物,與人類共存已久。


啟示


禍起於人心之爭,而非兵器之出。


若欲止戰,先須止心中之害。


治世之道,在於化人之心,而非單制其兵。





四、


1. 原文


公曰:「蚩尤作兵與?」

子曰:「否!蚩尤庶人之貪者也,及利無義,不顧厥親,以喪厥身。蚩尤惛欲而無厭者也,何器之能作?蜂蠆挾螫而生,見害而校以衛厥身者也。人生有喜怒,故兵之作,與民皆生。聖人利用而弭之亂,人與之喪厥身。」


2. 注釋


1. 蚩尤:傳說中上古好戰之人,被視為兵器的始作俑者。



2. 庶人之貪者:指凡庶中貪婪無義之人。



3. 厥親:其親人。



4. 惛欲而無厭:昏迷於欲望,永無滿足。



5. 蜂蠆挾螫:指蜂、蠍生來帶毒刺。



6. 見害而校以衛厥身:因自知有害,故用以防身。



7. 弭之亂:止息混亂。



8. 喪厥身:因貪亂而自取滅亡。




3. 白話文


公問:「是不是蚩尤創造了兵器?」

子回答:「不是。蚩尤只是凡人中貪婪無義的一個,追逐利益,不顧親人,最終喪失自身。他昏迷於慾望,永不滿足,怎能說是他發明了兵器?蜂與蠍生來有毒刺,是為防禦自身。人有喜怒之情,所以戰爭與人類同時存在。聖人運用兵以平亂,而凡人則因兵而自取滅亡。」


4. 總結


兵器非出於蚩尤,而出於人心之喜怒。聖人以兵止亂,愚人以兵害己。


啟示


亂起於欲,兵生於心。


智者以兵為器,愚者以兵為禍。


治亂之道,在人性之正與心之清,而非在兵之利。





五、


1. 原文


詩云:「魚在在藻,厥志在餌。鮮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校德不塞,嗣武孫子。」


2. 注釋


1. 魚在在藻:魚在水草之間游動,比喻人隱伏於世間。



2. 厥志在餌:牠的心志在於求餌,比喻人為利誘所惑。



3. 鮮民之生矣:世上能真正活出道德之人極少。



4. 不如死之久矣:與其苟活,不如長逝為安。



5. 校德不塞:衡量道德不全,指人德行有虧。



6. 嗣武孫子:指承襲武事的後代子孫。




3. 白話文


詩中說:「魚在水草間游動,心志只在尋餌。世上能活得有德之人太少了,還不如早死長眠。若人的德行不充實,卻仍想繼承武功,就只是徒具其名的後代罷了。」


4. 總結


此詩以魚喻人,說明世人多為利所惑,少有堅守德義者。道德若不足而妄行武力,則必導致衰敗。


啟示


行事應以德為本,勿被私利所誘。


沒有道德支撐的權力與武力終將敗亡。


真正的繼承不在血脈,而在德行的延續。





六、


1. 原文


聖人愛百姓而憂海內,及後世之人,思其德,必稱其人,故今之道堯舜禹湯文武者猶依然,至今若存。夫民思其德,必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皇天,上神歆焉,故永其世而豐其年也。


2. 注釋


1. 聖人:指具有高尚德行與智慧的君主,如堯、舜、禹、湯、文、武。



2. 愛百姓而憂海內:憂念天下,愛護人民。



3. 思其德,必稱其人:人民懷念其德行,自然稱頌其人。



4. 依然:仍舊存在的樣子。



5. 若存:好像仍在世間。



6. 朝夕祝之:早晚祭祀祝禱。



7. 升聞皇天:祭祀之誠達於上天。



8. 上神歆焉:上天之神享受其祭祀。



9. 永其世而豐其年:延長其後代之國運,使歲月豐盈長久。




3. 白話文


聖人憐愛百姓、憂慮天下,連後世的人都懷念他們的德行,必然稱頌他們的名字。所以如今談論堯、舜、禹、湯、文、武之道的人仍舊很多,彷彿他們仍在世間。人民懷念他們的德,就會早晚祭祀祈禱,這份誠意上達天聽,天神感應而享受其祭禮,因此他們的子孫世代綿長,國運豐盛。


4. 總結


此段闡述聖人以德化民,其恩澤長存,人民思其德而祭祀之,使其功名與國運綿延不絕。


啟示


有德之人雖逝,其德猶在,能感化後世。


為政者應以仁德為本,惠及天下。


德行可長久流傳,勝於權勢與富貴。





七、


1. 原文


夏桀商紂羸暴於天下,暴極不辜,殺戮無罪,不祥于天,粒食之民,布散厥親,疏遠國老,幼色是與,而暴慢是親,讒貸處穀,法言法行處辟。殀替天道,逆亂四時,禮樂不行,而幼風是御。厤失制,攝提失方,鄒大無紀。不告朔於諸侯,玉瑞不行、諸侯力政,不朝於天子,六蠻四夷交伐於中國。


2. 注釋


1. 夏桀、商紂:中國古代兩個暴君,夏桀為夏朝末主,商紂為商朝末主。



2. 羸暴:極度殘暴。



3. 不辜:無罪之人。



4. 粒食之民:指平民百姓。



5. 布散厥親:離散親族。



6. 疏遠國老:遠離有德之長者。



7. 幼色是與:親近年少美色之人。



8. 暴慢是親:親近兇暴傲慢者。



9. 讒貸處穀:讒言之人居高位。



10. 法言法行處辟:守法之人反被放逐。



11. 殀替天道:違逆天道,導致短命與毀滅。



12. 逆亂四時:擾亂自然時序。



13. 禮樂不行:禮制與音樂制度崩壞。



14. 幼風是御:以輕佻之風為治。



15. 厤失制:曆法錯亂。



16. 攝提失方:歲星運行失位,比喻政治混亂。



17. 鄒大無紀:政令紊亂,無法無紀。



18. 不告朔於諸侯:天子未按月向諸侯宣告曆日。



19. 玉瑞不行:朝貢信物不再通行。



20. 諸侯力政:諸侯各自為政。



21. 不朝於天子:不再朝見天子。



22. 六蠻四夷交伐於中國:四方蠻夷內侵,戰亂不息。




3. 白話文


夏桀與商紂在天下行極端的暴政,無辜者被殺害,毫無仁義可言,不祥之氣上干於天。百姓四散離散,親族不睦;他們疏遠有德之長者,反而親近年輕美色與兇暴之人。讒言者居於高位,守法者反被放逐。這種亂政違逆天道,擾亂四時,禮樂制度不復存在,國家風俗變得輕薄無禮。曆法失序,星辰錯位,政治無紀,天子不再按時告曆於諸侯,玉符信物不通行;諸侯各自為政,不朝於天子,四夷蠻族更趁亂入侵中原,天下混亂不安。


4. 總結


此段描寫夏桀、商紂暴政的極致與天下敗壞之象,政治腐化、道德崩潰、天象混亂、夷狄侵華,皆為人禍所致。


啟示


君主若遠賢近色,國家必危。


暴政違天道,最終自取滅亡。


禮樂崩壞,乃政德喪失之象。


有德者治世,無德者亂邦,治亂之機繫於人心。





八、


1. 原文


於是降之災;水旱臻焉,霜雪大滿,甘露不降,百草𣩙黃,五穀不升,民多夭疾,六畜𩜘胔,此太上之不論不議也。殀傷厥身,失墜天下,夫天下之報殃於無德者也,必與其民。


2. 注釋


1. 降之災:上天降下的災害。



2. 水旱臻焉:水災與旱災同時發生。



3. 霜雪大滿:霜雪過多,氣候失常。



4. 甘露不降:祥瑞之露不再降臨。



5. 百草𣩙黃:草木枯黃凋萎。



6. 五穀不升:穀物無法成熟。



7. 民多夭疾:百姓多短壽與疾病。



8. 六畜𩜘胔:牲畜瘦弱、腐壞而死。



9. 太上之不論不議:天道最高者(上天)無須言語辯論,只以自然災異警示人間。



10. 殀傷厥身:短命傷身,自取其禍。



11. 失墜天下:喪失天下。



12. 報殃於無德者也:上天的懲罰降臨於無德之君。



13. 必與其民:災殃不止及君主,亦連累百姓。




3. 白話文


於是天降災害:水災與旱災並至,霜雪過盛,甘露不降,百草枯黃,五穀不長,人民多有短命與疾病,六畜也枯瘦腐死。這正是天道至高無言的譴責,不需辯論便顯示其警誡。無德之君因此而自取滅亡,喪失天下。上天懲罰無德之人,災殃不僅降於君主,亦延及其百姓。


4. 總結


此段揭示天道以災異警世,暴君無德則天降災殃,禍及百姓,天人感應不虛。


啟示


君德關乎天下安危,民之福禍繫於上德。


天道雖無言,然其警示昭然可見。


無德之政,不僅自毀其身,亦累及蒼生。


修德敬天,乃治世長安之本。





九、


1. 原文


公懼焉,曰:「在民上者,可以無懼乎哉?」


2. 注釋


1. 公懼焉:國君感到恐懼。



2. 在民上者:居於百姓之上的統治者。



3. 可以無懼乎哉:豈能不感到畏懼呢?言當自省而懼天命。




3. 白話文


國君因此感到恐懼,說道:「身在百姓之上,難道能不心懷敬畏與恐懼嗎?」


4. 總結


君主聽聞天道示警,心生懼意,自省其德,以畏懼為戒,乃治國之正心。


啟示


為政者應常懷敬畏之心,不可恣意妄為。


天命無私,唯德者能安。


君子畏天知懼,方能保國安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8會員
655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一、 1. 原文 公曰:「寡人欲學小辨,以觀於政,其可乎?」 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愛日,日不可得,學不可以辨。是故昔者先王學齊大道,以觀於政。天子學樂辨風,制禮以行政;諸侯學禮辨官政以行事,以尊天子;大夫學德別義,矜行以事君;士學順,辨言以遂志;庶人聽長辨禁,農以力行。如此,猶恐
2025/10/16
一、 1. 原文 公曰:「寡人欲學小辨,以觀於政,其可乎?」 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愛日,日不可得,學不可以辨。是故昔者先王學齊大道,以觀於政。天子學樂辨風,制禮以行政;諸侯學禮辨官政以行事,以尊天子;大夫學德別義,矜行以事君;士學順,辨言以遂志;庶人聽長辨禁,農以力行。如此,猶恐
2025/10/16
一、 1. 原文 成廟釁之以羊,君玄服立於寢門內,南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玄服。 2. 注釋 1. 成廟:指新建或修葺完成的宗廟。 2. 釁之以羊:以羊之血塗祭廟門、戶、階等處,為「釁禮」,象徵潔淨與告成。 3. 君玄服:君主穿黑色禮服。玄色為北方之色
2025/10/16
一、 1. 原文 成廟釁之以羊,君玄服立於寢門內,南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玄服。 2. 注釋 1. 成廟:指新建或修葺完成的宗廟。 2. 釁之以羊:以羊之血塗祭廟門、戶、階等處,為「釁禮」,象徵潔淨與告成。 3. 君玄服:君主穿黑色禮服。玄色為北方之色
2025/10/15
四一、 1. 原文 正靜以待命,不召不至,不問不言,言不過行,行不過道,曰沈靜者也。 2. 注釋 1. 正靜以待命:端正而安靜地等待天命或時機。 2. 不召不至:未被召喚則不主動前往。 3. 不問不言:未被詢問則不多言。 4. 言不過行:言語不超越自身行為。
2025/10/15
四一、 1. 原文 正靜以待命,不召不至,不問不言,言不過行,行不過道,曰沈靜者也。 2. 注釋 1. 正靜以待命:端正而安靜地等待天命或時機。 2. 不召不至:未被召喚則不主動前往。 3. 不問不言:未被詢問則不多言。 4. 言不過行:言語不超越自身行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失敗就是反叛,成功就是革命。 一起綁架案引發的軍事政變,該如何觀看歷史,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結局?
Thumbnail
失敗就是反叛,成功就是革命。 一起綁架案引發的軍事政變,該如何觀看歷史,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結局?
Thumbnail
當我們的「言語」傷害了別人的「尊嚴」的時候 就是在別人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顆種子就是一顆又一顆的定時炸彈 只要一有機會,隨時都有可能引爆,並將我們炸得粉身碎骨
Thumbnail
當我們的「言語」傷害了別人的「尊嚴」的時候 就是在別人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顆種子就是一顆又一顆的定時炸彈 只要一有機會,隨時都有可能引爆,並將我們炸得粉身碎骨
Thumbnail
真打仗要我上戰場,我情緒控管一爆發我敵友不分,因為敵人友軍那麼多殺到誰我都不知道,當兵四個月對我來講是一年
Thumbnail
真打仗要我上戰場,我情緒控管一爆發我敵友不分,因為敵人友軍那麼多殺到誰我都不知道,當兵四個月對我來講是一年
Thumbnail
《戰廢品》,敘述主角在朝鮮戰爭中的艱難經歷與對戰爭的感慨,充滿人性與政治的複雜交織。書中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戰俘在戰俘營中的遭遇。同時展現在國共內戰後選擇的困難抉擇,無論選擇何方,都伴隨著犧牲和後悔。文章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惡,對信仰的質疑以及對人生的絕望。
Thumbnail
《戰廢品》,敘述主角在朝鮮戰爭中的艱難經歷與對戰爭的感慨,充滿人性與政治的複雜交織。書中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戰俘在戰俘營中的遭遇。同時展現在國共內戰後選擇的困難抉擇,無論選擇何方,都伴隨著犧牲和後悔。文章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惡,對信仰的質疑以及對人生的絕望。
Thumbnail
酷熱陽光照耀在刑場上,陳血像黃土的瘀痕。赤裸上身的沙民在圍觀,身上帶有奴隸刺青,喧鬧與紛亂。汗水,還有彷彿戰場發酵三天的血腥味,纏繞着所有人的鼻頭。 吸什麼進去,吐什麼出來,人們口裏自然也說不出什麼好話來。 「殺掉他,騎士都是罪人!」 骯髒的手,指甲縫裏帶着
Thumbnail
酷熱陽光照耀在刑場上,陳血像黃土的瘀痕。赤裸上身的沙民在圍觀,身上帶有奴隸刺青,喧鬧與紛亂。汗水,還有彷彿戰場發酵三天的血腥味,纏繞着所有人的鼻頭。 吸什麼進去,吐什麼出來,人們口裏自然也說不出什麼好話來。 「殺掉他,騎士都是罪人!」 骯髒的手,指甲縫裏帶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