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說到義大利中世紀的「海洋共和國」,似乎總會先想到威尼斯與熱那亞,實則在十二世紀時,「比薩共和國」的聲勢完全不下於這兩個城邦。
更進一步地說,第四次十字軍前夕,比薩人在東地中海的貿易網路可能還壓過威尼斯。這是因為以下三點:一、比薩人跟十字軍王國關係極深,在地中海東岸享有更多貿易紅利
二、比薩人在埃及的貿易份額至少可與威尼斯相當甚至超過
三、拜占庭帝國為了抗衡威尼斯的權利,經常給予比薩人同等的特許權
而正因為第三點,當1203年拜占庭與第四次十字軍初次交鋒時,比薩人不只不挺十字軍,反而跟著市民一起守城,抵擋威尼斯在海上的攻勢。
在第一階段的戰事結束後,比薩人當然「掙錢嘛,不寒磣」,與十字軍恢復交往。沒想到大禍臨頭,招致了市民的憤怒。
在1203年後半,暴動的市民也不管比薩人本來是盟友,不分青紅皂白地就把比薩人當作獵殺對象。
比薩人為了保命,全體僑民出逃,到十字軍軍營尋求庇護。比薩人原本可能不想站隊,現在也只好投奔十字軍的懷抱。
本來比薩人依然是可拉攏的盟友,至不濟也可試著讓他們保持中立,但這下反目成仇,人家當然就跟著十字軍一起打落水狗了。
在1204年第二階段攻城即將開始之際,如果比薩人仍在海牆上與市民並肩作戰,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大不相同,遺憾的是,失控的群眾暴力,卻把可能的盟友一並推給了敵人。
&
圖片來源:比薩共和國在東地中海的擴張與貿易路線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Massima espansione di Pisa.png"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ips, "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s and 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