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溝通的三層階梯:從理想、實務到權力——PM的關係協奏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專案卡關,問題不是技術,是人

那天早上九點,會議室裡的空氣幾乎可以用手摸到緊繃。

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箭頭與流程,彷彿一張誰也解不開的結。

PM Alan 投影出進度表,語氣平靜卻藏著壓力:「目前開發進度85%,預計延後一週。」

話一落地,空氣炸開。

「延一週?那我的廣告檔期要重排!」行銷主管皺眉,語氣裡藏不住焦慮。

「你要我怎麼辦?」研發主管立刻反擊,「系統還有三十幾個bug沒修完,要我怎麼上線?」

兩人各執一詞,會議室的溫度快速升高。

Alan坐在正中間,筆尖停在筆記本上。

他沒有立刻說話,只默默在頁面上寫下一行字——

「專案會卡,不是因為技術太難,而是因為人太真。」

那一刻,他忽然覺得自己像個指揮家。

樂譜沒錯,但樂手各彈各的調。

要讓專案動起來,不只是修技術的錯音,更要讓人重新聽見彼此的旋律。

raw-image



識人之道:先搞懂誰才是關鍵人物

會議結束後,Alan一個人留在會議室。

他拿起白板筆,畫了一個大圈,寫上「利害關係人」。

又在裡面分成三層:公司級、BU級、部門級。

每個圈裡的名字他都仔細思量。

「CEO、財務長、行銷總監、客服主管……」

他邊唸邊在腦中想像他們的臉與語氣。

「這次專案不是只看任務完成,而是看誰會因為它被影響、被觸動。」

同事小宇湊過來,好奇地看著那張圖:「咦?你為什麼把老闆特助也放進去了?」

Alan笑笑:「因為有時候,決定不在會議裡,而在茶水間。」

那句話說完,小宇愣了一下,笑出聲:「對喔,特助說什麼,老闆都點頭。」

Alan心裡明白——

專案成敗,不只靠計畫,還得靠洞察。

權力,不一定長在位階上,它也可能藏在一個電話、一次午餐、一封CC信件裡。


三個關鍵觀察

一週後的例行會議,平常不會出現的「副理」突然走進會議室。

Alan立刻警覺——這不是巧合。

會後,他打開電腦查看郵件,果然,最新的討論信件多了一個新的CC:總經理特助。

那是一個無聲的訊號。

他靠在椅背上,輕聲說:「風向變了。」

他拿起筆,寫下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多一個名字,就多一個立場。別只看會議內容,要看會議的組合。」

那一刻他終於懂了,利害關係人的管理,不只是圖表或表格,

而是一場「觀察力」的修煉。


利害關係人矩陣

隔天早晨,他在白板上畫出兩軸:

橫軸「關注度」,縱軸「影響力」。

一張張便利貼代表一個人,一個立場,一種力量。

  • 高影響、高關注 → 重點管理(老闆、行銷主管)
  • 高影響、低關注 → 盡力滿足(財務部門)
  • 低影響、高關注 → 資訊透通(第一線工程師)
  • 低影響、低關注 → 觀察即可

他看著滿牆的便利貼,心想:

「人越多,聲音越雜,但越雜的聲音,越需要有節奏地整合。」

他轉身對團隊說:「專案不是民主表決,而是權衡。

對上爭取信任,對旁維持合作,對下保持透明。」

這不是管理,而是一種「人心的布局」。

raw-image



溝通的三層階梯:理想、實務、權力

Alan後來總結出一個模型——「三層溝通階梯」。

每一層都代表一種不同的策略,一種不同的心法。

從「理想解」,到「實務解」,再到「權力解」。

他笑稱這是他在無數爭吵與挫折之後,換來的生存智慧。


第一層:理想解 —— 對齊價值與共同目標

那天,行銷與產品部為預算吵得不可開交。

「沒有廣告預算,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

「沒有穩定功能,再多廣告也是浪費!」

Alan站在投影前,沉默片刻,拿出一張圖表。

「你看,行銷帶來新客,產品提升留存。 我們都是為了同一件事——讓公司賺錢。」

全場靜了幾秒。

行銷主管歎氣:「那我讓出部分預算,但要共享數據回饋。」

Alan微笑,語氣溫和:「成交。」

他知道,這不是贏的時刻,而是「對焦的時刻」。

理想解,是讓大家看見同一個目標,而不是爭誰有理。

raw-image



第二層:實務解 —— 理解人性與現實困境

理想很美,但現實往往粗糙。

能讓專案往前走的,往往不是邏輯,而是情感。


(1) 妥協

CRM導入案中,業務主管幾乎拍桌:「導這系統,我的業務全跑光!」

Alan沒反駁,只微笑說:「那我們先從老客團隊試行,範圍小、風險低。

導入期我派人駐點協助,確保不影響績效。」

主管皺著眉想了幾秒:「好吧,先試一小區。」

那一刻,Alan體會到一個真理——

妥協不是退讓,而是讓恐懼有台階下。


(2) 交換

研發主管拒絕支援:「我人手不夠。」

Alan靜靜聽完,然後說:「我派兩位測試人員幫你驗流程,你能借我一位開發工程師兩週?」

主管頓了頓,笑了:「這樣行。」

那天,Alan在筆記上寫下:

要別人動,就得先動自己的籌碼。合作,不是施恩,而是互利。」


(3) 排難

公司系統大當機,唯一能解的工程師Peter說:「我手上三個案子都壓期限,真的抽不開身。」

Alan問:「是哪三個?我幫你協調,看能不能延一個。」

Peter愣住:「你要幫我?」

Alan笑笑:「你解技術,我解人情。」

幾天後,問題解決。

那天晚上,Alan坐在辦公室裡,望著電腦螢幕的倒影,心想:

真正的影響力,不是讓人服從你,而是讓人願意幫你。」


第三層:權力解 —— 必要時,用制度與勢能推進

有時,人性的柔軟仍無法撼動現實的僵硬。

這時候,就得用第三層的手段——權力解


(1) 下下策:硬壓

主管拍桌:「我說的就是命令!」

隔天大家照做,但沒人再主動。

Alan在心裡記下:「權力能讓人動,卻不能讓人心服。」


(2) 下策:請上層出面

跨部門爭執,PM請老闆主持。

老闆怒斥:「誰再拖就記過!」

問題暫時壓下,但氣氛僵到極點。

會後,團隊竊語:「PM又打小報告了。」

Alan歎氣:「靠權壓下去的事,終究會反彈回來。」


(3) 上策:黑白臉策略

後來,Alan學會一招——「黑白臉策略」。

他提前找主管:「這次會議你幫我演黑臉,罵我,不要罵他們。」

主管一愣,點頭。

會議中,主管嚴厲:「進度落後太多,Alan,兩週內補回!」

Alan低頭:「了解,責任在我。」

會後他對團隊說:「大家也聽到了,我被點名了,請幫我一把。」

那晚,全團自願加班。

真正的領導,不是用權壓人,而是讓人自願幫你。」

raw-image



成熟PM的三層思維

夜深人靜,辦公室只剩下機器運轉的聲音。

Alan關掉電腦,望著牆上貼滿的便利貼——理想解、實務解、權力解。

他笑著想:「成熟的PM,不是最懂技術的人,而是最懂人心的人。」

他在筆記上寫下:

  • 理想解:說服腦。
  • 實務解:打動心。
  • 權力解:借勢行。

這三層階梯,看似技巧,其實是一場內在修煉——

  • 從控制他人,到理解他人;
  • 從急於推動,到學會等待;
  • 從權力威嚴,到關係信任。

收斂與行動

專案終於順利上線。

那晚團隊在會議室開香檳慶祝。

笑聲中,行銷主管舉杯:「Alan,你怎麼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Alan笑著說:

  • 1️⃣ 理想要講得動人,實務要做得實在。
  • 2️⃣ 妥協不是退讓,而是為了推進。
  • 3️⃣ 權力用得越少,影響力反而越大。

他看著大家,心裡有股柔軟的感動。

這一路,他學會的不只是如何帶專案,更是如何帶人——

因為他明白,專案的進度條,不在報表裡,而在人心裡。

raw-image



結語

專案管理,不只是任務協調,更是一場人心協奏。

理想解讓人理解,實務解讓人合作,權力解讓人行動。

能靈活切換三層階梯的人, 才能讓專案不靠命令,而是靠共識推進。

真正的領導力,不在權位,而在那句:「我願意幫你。」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摘錄

  • 1️⃣ 「專案會卡,不是因為技術太難,而是因為人太真。」
  • 2️⃣ 「理想要講得動人,實務要做得實在。」
  • 3️⃣ 「妥協不是退讓,而是讓恐懼有台階下。」
  • 4️⃣ 「要別人動,就得先動自己的籌碼。」
  • 5️⃣ 「權力能讓人動,卻不能讓人心服。」
  • 6️⃣ 「真正的領導,不是用權壓人,而是讓人自願幫你。」
  • 7️⃣ 「多一個名字,就多一個立場,別只看會議內容,要看會議的組合。」
  • 8️⃣ 「理想解說服腦,實務解打動心,權力解借勢行。」
  • 9️⃣ 「專案不是民主表決,而是人心的權衡。」
  • 🔟 「專案的進度條,不在報表裡,而在人心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55會員
341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0/29
在職場裡,推不動的專案、過不了的提案、被誤會的努力, 背後常常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信任斷線」。 本文以真實職場故事出發,帶你看懂人性的五大需求、 學會ACE法則(Attain、Commit、Escalate), 打造讓人「敢交付」的職場信任力。
Thumbnail
2025/10/29
在職場裡,推不動的專案、過不了的提案、被誤會的努力, 背後常常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信任斷線」。 本文以真實職場故事出發,帶你看懂人性的五大需求、 學會ACE法則(Attain、Commit、Escalate), 打造讓人「敢交付」的職場信任力。
Thumbnail
2025/10/28
很多PM的提案之所以卡關,不是因為不夠專業,而是太「完整」。 真正高明的提案,懂得分兩步走—— 先用短期成果解痛,建立信任; 再用長期策略創價,展現格局。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用「二階段提案框架」讓好點子順利落地。
Thumbnail
2025/10/28
很多PM的提案之所以卡關,不是因為不夠專業,而是太「完整」。 真正高明的提案,懂得分兩步走—— 先用短期成果解痛,建立信任; 再用長期策略創價,展現格局。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用「二階段提案框架」讓好點子順利落地。
Thumbnail
2025/10/27
我們常以為提案失敗是因為說服力不夠, 但事實上,大多數提案被拒,都是因為「讓人不安心」。 這篇文章要帶你理解決策背後的心理機制, 並學會四種讓阻力消失的提案策略: 時程極小化、成本極小化、範疇極小化、風險極小化。 學會這套方法,你會發現—— 成功的提案,不在於你多會講,而在於你多會「讓人放心」。
Thumbnail
2025/10/27
我們常以為提案失敗是因為說服力不夠, 但事實上,大多數提案被拒,都是因為「讓人不安心」。 這篇文章要帶你理解決策背後的心理機制, 並學會四種讓阻力消失的提案策略: 時程極小化、成本極小化、範疇極小化、風險極小化。 學會這套方法,你會發現—— 成功的提案,不在於你多會講,而在於你多會「讓人放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內容涵蓋理解高層需求、建立信任、善用數據、有效溝通和展示價值,並結合具體案例分享實踐經驗。通過這些策略,提升專案管理的成功率,贏得高層支持,推動專案順利進行。
Thumbnail
內容涵蓋理解高層需求、建立信任、善用數據、有效溝通和展示價值,並結合具體案例分享實踐經驗。通過這些策略,提升專案管理的成功率,贏得高層支持,推動專案順利進行。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