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範人物敘述
(一)謝尚(約303–357)
- 字:仁祖。陳郡陽夏人。
- 背景:東晉名士,謝安之兄,善草書。出身謝氏書香門第,學識高雅。
- 書法特色: 《宣和書譜》稱其草書「氣宇清遠,風度閒雅」,筆勢勁逸,有士族風度。 謝尚書法雖不多見,但以「清俊」「灑落」見長,是晉人風流的典型。書風清逸,士族風骨與書風融合,表現晉人之雅氣。
- 代表作品: 《書尺牘殘帖》(傳世極少,見《淳化閣帖》)
(二)庾翼(305–345)
·字:稚恭。潁川人。庾亮之弟。·背景:東晉名將兼書家,與王羲之書信往還甚多。
·書法特色:
擅長章草與今草,筆勢勁健,法度嚴整。《宣和書譜》稱其「筆意雄邁而不失規矩」。
其書風近於張芝之勁骨,又融入晉人風韻。力中含韻,剛柔相濟,堪為章草向今草演變之橋樑。
·地位:為晉初草書承上啟下之重要人物,與王羲之齊名。
·代表作品: 《與王羲之帖》、《庾翼書札》
(三)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琊臨沂人。
·背景:東晉書聖,精於真、行、草諸體。
·書法特色:
《宣和書譜》極稱其草書「變化無方,天姿神韻」,筆意超逸而自然。其草書糅合章草之法與行書之便,形成「今草」之極致。技法與意境合一,筆隨心轉,為書法之至境。
·地位:集古法之大成,開後世「今草」書風之宗。
·代表作品: 王羲之:《十七帖》、《初月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
二、源流考證
晉代草書源自漢末張芝,經鍾繇、衛瓘至東晉,漸趨「行草融合」:
1.張芝(草聖) → 建立章草至今草的過渡。
2.鍾繇 → 法度嚴謹,筆意含蓄。
3.衛瓘 → 草法精熟,筆勢流便。
4.庾翼、謝尚 → 承前啟後,兼具法度與風神。
5.王羲之 → 集前人之長,自創今草之宗。
《宣和書譜》評曰:「晉人草書,氣韻生動,骨法洞達,兼得形神之妙。」
三、綜合評析
1.晉人書風的精神內涵
晉代士族以「風流」「韻致」為尚,書法成為人格與氣度的象徵。謝尚之清、庾翼之勁、王羲之之神,恰好代表「清、勁、神」三層境界。
2.書法審美的轉折點
草書由此脫離章草的「法帖化」束縛,轉為表現個性與氣韻的媒介,奠定後世今草與行草的審美標準。
3.個人心得
讀《宣和書譜》不僅是看技法,更在體會「晉人之心」。他們的書法不是外在炫技,而是內在情思的流露。謝尚之靜,庾翼之勁,王羲之之妙,皆是人格與筆意的合一。從學習角度,臨摹晉人草書應「貴在神似,不泥形跡」,重在筆勢與氣脈的貫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