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六)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怎麼把腦袋裡那些零零碎碎的畫面和想法,整理成一個能真正打動人的完整形象?不是那種看過就忘的資訊,而是能讓人記住、甚至讓人想採取行動的那種。 說穿了,我想做的就是讓抽象的概念跟具體的感官經驗緊緊綁在一起。你知道那種感覺嗎?就像聞到某個味道,突然整個童年的記憶都回來了。我想要創造的就是這種強度——不只是讓人「理解」,而是讓人「感受」,然後這個感受會自然而然地推著他們去做些什麼。 這裡面有個關鍵:我發現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理性腦在運作。那個精打細算、分析利弊的腦袋,有時候反而會讓人裹足不前。真正能讓人「衝」的,往往是感性那一面。所以我在設計訊息的時候,會刻意營造一種情境,讓人的感性腦接管,讓他們用「體驗」的方式來接收訊息,而不是用「分析」的方式。 還有一點我覺得超重要:任何訊息如果能跟人過去的記憶連上線,被記住的機率就會大增。想想看,當你講到「中秋節烤肉的煙味」,是不是很多台灣人腦海裡馬上就有畫面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了解台灣文化這麼重要——你要知道大家共同的記憶點在哪裡,才能找到那個「錨點」,讓你的訊息跟他們的過去產生連結。 不過呢,光是讓人有感覺還不夠。我發現還要保留一點「懸念」,一點沒說完的空間,讓人好奇、讓人想去探索。如果你把話都說死了,反而失去了那種「我想知道更多」的驅動力。人的大腦很有趣,它不喜歡未完成的事情,所以當你留下一個缺口,它就會想辦法去填補。 講到這裡,我想起十和田湖那次的經驗。當時站在湖邊,陽光很暖、風很涼,湖面波光粼粼的樣子美得不真實。那種舒服、那種安全感,還有對「坐上天鵝船遊湖一定很棒」的憧憬,這些感受混在一起,我根本沒多想就衝下去租船了。事後回想起來,那就是我想要複製的過程——當下的感官體驗加上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兩個加在一起產生的那股衝動,能直接繞過理性思考,讓人立刻行動。 我現在想做的,就是把這個過程變成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架構。簡單來說就是:把零散的景象和意象整合起來 → 讓它在別人心裡產生一個統一的感受 → 這個感受夠強烈,就會留下深刻印象 → 最後推動他們採取行動。整個流程要有「終局思維」,從一開始就知道你要把人導向哪裡。 那麼,要怎麼選擇該用哪些景象和意象呢?我的想法是:必須選那些能跟「大眾記憶」連結的東西。這樣才能降低接收門檻,讓訊息的穿透力更強。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得真正了解你的受眾——他們的文化背景是什麼?他們共享的經驗是什麼? 我後來發現,了解一個地方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去看三個東西:氣候、地理條件,還有慶典節日。為什麼?因為這三樣東西塑造了一個地方的集體記憶和生活方式。颱風天泡泡麵配新聞、過年全家圍爐吃火鍋、夏天騎車經過鳳凰花開的路——這些都是台灣人共同的感官記憶庫。你從這裡去挖素材,找出來的意象自然就會有共鳴。 說到底,我在做的就是把「打動人心」這件看似很感性、很難捉摸的事情,變成一個有邏輯、有步驟的方法。不是說要把感動公式化,而是理解它背後的運作原理,然後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有意識地去創造那種感動。這就是我現在正在摸索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lalin的沙龍
2會員
29內容數
Lala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站在那座海邊古老寺廟前,第一個念頭是:咦,怎麼這麼素? 跟台灣那些雕龍畫鳳、金碧輝煌的廟宇比起來,這裡真的樸素到有點讓人意外。大部分都是木頭本色,沒有那種讓你眼睛不知道該往哪看的繁複裝飾。不過仔細看,還是會發現他們的心思——屋簷的轉角處、牆角的某些地方,有那麼一點點鍍金的設計,就那麼一點點,像是刻
2025/10/18
站在那座海邊古老寺廟前,第一個念頭是:咦,怎麼這麼素? 跟台灣那些雕龍畫鳳、金碧輝煌的廟宇比起來,這裡真的樸素到有點讓人意外。大部分都是木頭本色,沒有那種讓你眼睛不知道該往哪看的繁複裝飾。不過仔細看,還是會發現他們的心思——屋簷的轉角處、牆角的某些地方,有那麼一點點鍍金的設計,就那麼一點點,像是刻
2025/10/16
10/14 隨筆:從山寺台階到日本綜藝,我對「精益求精」的觀察與反思 ​現在是吃完飯店早餐,準備離開前那幾分鐘,老實說,這段「中性過渡期」特別值得寫下來。因為我發現,許多重要的思緒和情緒,其實都發生在活動之間的微小空檔,那種抽離安穩、準備重返日常的「結束與開始」的轉換感,比任何大事件都來得真實。
2025/10/16
10/14 隨筆:從山寺台階到日本綜藝,我對「精益求精」的觀察與反思 ​現在是吃完飯店早餐,準備離開前那幾分鐘,老實說,這段「中性過渡期」特別值得寫下來。因為我發現,許多重要的思緒和情緒,其實都發生在活動之間的微小空檔,那種抽離安穩、準備重返日常的「結束與開始」的轉換感,比任何大事件都來得真實。
2025/10/14
今早在日本醒來時,心裡有種微妙的踏實感——說不上興奮,也不是緊張,就是覺得「嗯,還挺舒服的」。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而這種舒適感讓我有點意外,畢竟出發前心裡總有些隱隱約約的不安,擔心語言不通、擔心迷路、擔心各種可能出錯的細節。但現在回想起來,從昨天出發到現在,好像一切都比預期中要順利許多。
2025/10/14
今早在日本醒來時,心裡有種微妙的踏實感——說不上興奮,也不是緊張,就是覺得「嗯,還挺舒服的」。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而這種舒適感讓我有點意外,畢竟出發前心裡總有些隱隱約約的不安,擔心語言不通、擔心迷路、擔心各種可能出錯的細節。但現在回想起來,從昨天出發到現在,好像一切都比預期中要順利許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