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AI 轉型:降本 vs. 增收,你選哪一條 AI 策略?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讀到加州管理評論(CMR)的一篇研究〈Profiting from AI: Evidence from Ericsson’s Pursuit to Capture Value〉,作者分析 Ericsson (一家電信設備大廠)如何試圖從 AI 中獲利——結果發現,大部分企業最終都只做到「省錢」,卻很難「賺錢」。作者提到,企業導入 AI 的價值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是否能「捕獲價值(capture value)」。
AI 策略:降本 vs. 增收

AI 策略:降本 vs. 增收


我將這篇研究的重點整理為三個層次與你分享:

第一層:AI 策略的兩大方向:降本 vs. 增收

路徑一:降低營運成本(降本):利用 AI 提升內部營運效率以改善既有獲利。

路徑二:擴大市場營收(增長):透過 AI 驅動市場營收成長、創造新業務、帶來更高層次的創新。

我們的觀察是:降低成本相對容易,擴大營收則充滿挑戰,且難以量化。


第二層:擴大營收策略的「外部協作陷阱」

為什麼追求營收增長(增長)的策略如此困難?

原因在於必須仰賴客戶資料,與客戶共同協作,導致外部協作成本高價值不確定性,以下由兩大陷阱做說明:

陷阱一:客製化的代價與信任的缺口

    • 客製化的代價: AI 服務提供商需要進行高度客製化,而客戶也必須投入大量資源,配合調整資料與流程,才能讓系統真正運作並創造價值。
    • 信任的缺口:對客戶而言,最大的顧慮不在於技術本身,而是核心資料會被拿去做什麼?客戶擔心這些機密數據在訓練與優化模型後,可能成為 AI 服務商改進演算法的素材,最終反過來用於服務他們的競爭對手。

陷阱二:商業價值的「證明難題」:成效難驗證,價值難定價

AI 的導入是一場長期抗戰,短期內,營收不一定會上升;

即使上升了,也難以證明這份成長究竟來自於 AI 模型的貢獻?還是源自於客戶既有價值的資料與團隊努力?

同時,客戶在過程中也需投入大量時間調整與清理數據,相比於提升營收,降低成本的價值更直觀、也更容易被量化,這讓客戶難以為不確定的成果支付溢價。


第三層:AI 服務提供商的突圍策略

面對高度客製化、數據壁壘與價值難驗證的三項挑戰,

AI 服務提供商若想突圍,關鍵不在技術突破,而在策略調整與商業模式設計。

這部分的核心觀點來自 CMR 文章中對 Ericsson 的分析:

「To profit from AI, firms must align their AI initiatives with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adopt business models that enable value capture.」

(要從 AI 中獲利,企業必須讓 AI 專案與互補資產對齊,並採用能有效捕獲價值的商業模式。)

  • 聚焦可量化價值: 當「營收提升」的價值難以驗證時,先專注於容易被衡量的成本項目,來證明投資報酬,讓客戶看見實際金額的改善,這類方案因為結果明確,更容易被決策者採納。
  • 降低客製化門檻: 每個客戶的資料結構與流程都不同,若過度客製化,將難以規模化,可嘗試將系統模組化與標準化,設計出具備「通用介面」的小型模組,在降低開發負擔的同時,也提升維護效率。
  • 重新設計收費模式: 採用分階段收費機制,根據價值層級區分為初階(通用功能)、進階與高階(客製化功能),讓客戶能循序擴展投資,而服務商也能逐步捕獲價值。

總結:降本容易,增收艱難,但真正的關鍵在「整合」

AI 要從技術變成價值,企業必須先解決以下四個根本問題:

  1. 流程問題:先梳理,後自動化。
    AI 無法修正混亂。在導入任何系統之前,企業必須先重新梳理、簡化並標準化現有流程,否則只是讓舊問題自動化。
  2. 人才問題:從「買工具」到「自建AI人才」。
    不只要部署工具,企業必須將重點放在培養能駕馭AI 輸出的數位人才,讓實際負責業務的人主導 AI 的應用。
  3. 數據挑戰:信任與主權。
    企業內部擁有資料相對容易,但對 AI 服務商而言,跨組織取得數據是一場信任考驗,建立符合法規、可控風險的數據分享模式,是打開市場的第一步。
  4. 價值挑戰:讓價值可驗證、可計價。
    價值模糊讓客戶難以買單,企業必須透過明確的價值鏈分析,定義出可被量化、計入損益表的成果,設計出能讓客戶清楚理解「付出與回報」的價值主張。

AI 的價值在於整合——整合流程、整合人才、整合合適的 AI 工具,並建立負責任的治理機制,當企業能將這些要素串聯起來,就能把 AI 從技術導入轉化為可驗證的商業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軟式生活|AI x Business x Design
41會員
11內容數
「用聽得懂的話,講難懂的知識,並實作給你看。」
2025/10/21
Threads 怎麼經營?怎麼寫出爆款貼文?AI 可以幫忙寫作嗎?實測 5 篇文章達成 250 萬瀏覽數、6.5 萬讚、5,000+ 轉發、2,000+ 則回覆,這一切都是設計過的,而我現在把這套公式寫成 AI 機器人,只要輸入主題關鍵字,30 秒自動生成爆款貼文!
Thumbnail
2025/10/21
Threads 怎麼經營?怎麼寫出爆款貼文?AI 可以幫忙寫作嗎?實測 5 篇文章達成 250 萬瀏覽數、6.5 萬讚、5,000+ 轉發、2,000+ 則回覆,這一切都是設計過的,而我現在把這套公式寫成 AI 機器人,只要輸入主題關鍵字,30 秒自動生成爆款貼文!
Thumbnail
2025/09/26
別只用五力分析「檢視」產業! 真正的重點是改變結構。 策略思維教你:不打價格戰,而是透過量化計算新進者的損益兩平點,找出成本效益最高的「最小槓桿點」,以極小資源投入,重塑對你最有利的商業賽局規則。
Thumbnail
2025/09/26
別只用五力分析「檢視」產業! 真正的重點是改變結構。 策略思維教你:不打價格戰,而是透過量化計算新進者的損益兩平點,找出成本效益最高的「最小槓桿點」,以極小資源投入,重塑對你最有利的商業賽局規則。
Thumbnail
2025/09/22
消費者之所以願意付錢,是因為對你品牌的信任。本文探討品牌信任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性,並介紹 STP 模型(市場區隔、目標市場、市場定位)在品牌建立中的應用,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價值與獲利。
Thumbnail
2025/09/22
消費者之所以願意付錢,是因為對你品牌的信任。本文探討品牌信任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性,並介紹 STP 模型(市場區隔、目標市場、市場定位)在品牌建立中的應用,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價值與獲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現今網路法達的數位時代,企業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依賴更精準的網路行銷策略,而 AI(人工智慧)行銷正是其中的關鍵。AI 行銷不僅能幫助企業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還能針對受眾優化其行銷活動,提升整體成效。本文將完整介紹如何運用 AI 行銷策略,讓您的企業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現今網路法達的數位時代,企業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依賴更精準的網路行銷策略,而 AI(人工智慧)行銷正是其中的關鍵。AI 行銷不僅能幫助企業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還能針對受眾優化其行銷活動,提升整體成效。本文將完整介紹如何運用 AI 行銷策略,讓您的企業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企業需關注數位優化和數位轉型以提高競爭力。數位優化強調提升效率和效果,數位轉型則重塑商業模式並超越優化,包含商業模式創新、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數位創新文化。該文章涵蓋了這些議題,並期待更多關於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
Thumbnail
企業需關注數位優化和數位轉型以提高競爭力。數位優化強調提升效率和效果,數位轉型則重塑商業模式並超越優化,包含商業模式創新、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數位創新文化。該文章涵蓋了這些議題,並期待更多關於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掏金熱時,賣產子的通常是最能賺到錢的,筆者在研究一個產業時最優先思考的問題,如果一個產業夠蓬勃,競爭者多,這樣誰能夠穩穩地把錢賺進口袋?   這篇文章來談談筆者研究AI產業時所找到的鏟子公司,筆者對鏟子公司的定義為(1)競爭者相對少(2)門檻相對高或對手不容易進入(3)最好是獨攬或幾家獨大(4)獲
Thumbnail
掏金熱時,賣產子的通常是最能賺到錢的,筆者在研究一個產業時最優先思考的問題,如果一個產業夠蓬勃,競爭者多,這樣誰能夠穩穩地把錢賺進口袋?   這篇文章來談談筆者研究AI產業時所找到的鏟子公司,筆者對鏟子公司的定義為(1)競爭者相對少(2)門檻相對高或對手不容易進入(3)最好是獨攬或幾家獨大(4)獲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進展大幅地影響著整個世界。企業從使用AI工具中看到了三個主要方面的收益包括提高銷售生產力、增加客戶滿意度和降低行銷開銷成本。這篇文章探討了AI在行銷中的應用和投資回報,並指出了使用時間、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階段和實驗對於AI工具的使用和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進展大幅地影響著整個世界。企業從使用AI工具中看到了三個主要方面的收益包括提高銷售生產力、增加客戶滿意度和降低行銷開銷成本。這篇文章探討了AI在行銷中的應用和投資回報,並指出了使用時間、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階段和實驗對於AI工具的使用和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