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我花了整整三個小時設定新買的 MacBook。
下載 Chrome、等待、拖曳到應用程式資料夾、打開 DMG 檔、刪除安裝檔。重複。下載 VSCode,再重複一次。下載 Git,等等,安裝程式在哪裡?Google 搜尋「安裝 git mac」,找到一個看起來不太可靠的網站,下載、執行安裝程式、點擊 12 個畫面。再重複 15 次。
到了第三個小時,我已經精疲力盡,下載資料夾一片混亂,我甚至不確定自己安裝了哪些版本。這時我的工程師朋友看到我在做什麼,他笑了出來。「你這樣太辛苦了,」他說,「讓我教你一個方法。」
那個方法就是 Homebrew——它徹底改變了我管理 Mac 軟體的方式。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如何使用 Homebrew,讓你只需要一行指令就能安裝任何軟體、自動保持所有程式更新,並且再也不用手動下載 .dmg 檔案。如果你曾經花超過 5 分鐘安裝軟體,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
問題所在:為什麼手動安裝如此麻煩?
在使用 Homebrew 之前,我安裝軟體的流程是這樣的:
每一個應用程式都要經過這些步驟:
- Google 搜尋「[應用程式名稱] 下載 mac」
- 祈禱第一個結果是官方網站(而不是廣告或惡意軟體)
- 在網站上找到下載頁面
- 選擇正確的版本(Intel?Apple Silicon?這有什麼差別?)
- 等待下載
- 打開 .dmg 或 .pkg 檔案
- 拖曳應用程式到應用程式資料夾(或點擊安裝程式)
- 退出磁碟映像檔
- 刪除下載資料夾中的安裝檔
- 幾週後記得要手動檢查更新
真正的問題是:
- 耗時: 每個應用程式 5-10 分鐘,15 個應用程式就超過一小時
- 容易出錯: 下載錯誤版本、過時的檔案、遺漏相依套件
- 雜亂無章: 下載資料夾堆滿了忘記刪除的安裝檔
- 更新惡夢: 無法一次更新所有應用程式,必須逐一檢查
- 缺乏一致性: 每個應用程式的安裝方式都不同
- 相依性地獄: 有些工具需要先安裝其他工具(Python 需要 Xcode,Node 需要特定函式庫)
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嘗試安裝 ffmpeg(一個影片處理工具)。安裝說明寫著「請先安裝這 12 個相依套件」。每個套件都有自己的安裝流程。一個小時後,我還是無法讓它正常運作。
一定有更好的方法。
解決方案:認識 Homebrew
什麼是 Homebrew?
Homebrew 是 macOS 的免費開源套件管理器(可以把它想像成開發者專用的 App Store,但功能更強大)。你不需要在網站上到處找軟體,只要透過簡單的終端機指令就能安裝一切。
一行指令取代上面的 10 個步驟:
brew install visual-studio-code
就是這樣。Homebrew 會:
- 從官方來源下載軟體
- 安裝到正確的位置
- 自動處理所有相依套件
- 建立捷徑讓軟體「直接能用」
- 追蹤版本以便輕鬆更新
前後對比:
使用 Homebrew 之前: 15 個應用程式 × 7 分鐘 = 1 小時 45 分鐘
使用 Homebrew 之後: 15 個應用程式 × 10 秒 = 2 分鐘 30 秒
這不是誇大其辭——我真的有計時。
「但我不是工程師,終端機不是很可怕嗎?」
我也曾經這麼想。但事實上,你只要會複製貼上,就能使用 Homebrew。我會一步步教你該怎麼做。
開始使用:5 分鐘內安裝 Homebrew
步驟 1:開啟終端機
按 Command + Space,輸入「終端機」或「Terminal」,然後按 Enter。會出現一個黑色背景的視窗。別緊張——魔法就在這裡發生。
步驟 2:安裝 Homebrew
複製這整行指令,貼到終端機中(Command + V),然後按 Enter: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系統會提示你輸入 Mac 密碼(就是你登入用的密碼)
- 安裝程式會下載並設定 Homebrew(需要 2-5 分鐘)
- 你會看到文字不斷滾動——這是正常的!
重要: 如果你使用 Apple Silicon Mac(M1、M2、M3、M4),安裝完成後需要執行額外的指令。終端機會顯示要貼上的內容,看起來像這樣:
echo '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 ~/.zprofile
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步驟 3:驗證是否成功
輸入這個指令並按 Enter:
brew --version
如果看到類似「Homebrew 4.x.x」的訊息,恭喜你!已經準備好了。
步驟 4:執行健康檢查
Homebrew 內建診斷工具。執行:
brew doctor
如果顯示「Your system is ready to brew」,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有警告訊息,別擔心——通常會建議你如何修正。
⚠️ 疑難排解: 如果看到「brew: command not found」,請完全關閉終端機(Command + Q)然後重新開啟。還是不行的話,請重新執行步驟 2 的 Apple Silicon 指令。
開始安裝軟體:幾秒鐘搞定
現在來點有趣的。讓我們安裝一些常用的應用程式。
安裝命令列工具
這些是在終端機中執行的工具:
# 安裝 Git(版本控制)
brew install git
# 安裝 wget(從網路下載檔案)
brew install wget
# 安裝 tree(視覺化資料夾結構)
brew install tree
每個安裝只需要 5-30 秒。不用點擊、不用拖曳、不會弄亂。

homebrew install git example
安裝一般應用程式
Homebrew 也能安裝你習慣使用的圖形介面應用程式(瀏覽器、編輯器等),使用「cask」功能:
# 安裝 Google Chrome
brew install --cask google-chrome
# 安裝 Visual Studio Code
brew install --cask visual-studio-code
# 安裝 Slack
brew install --cask slack
# 安裝 Firefox
brew install --cask firefox
--cask 旗標告訴 Homebrew 你要安裝圖形介面應用程式,而不是命令列工具。
一次安裝多個應用程式
想一口氣設定好所有軟體?把它們全部列出來:
brew install --cask google-chrome firefox visual-studio-code slack rectangle iterm2
發生了什麼事?
在 60 秒內,你剛剛安裝了 6 個應用程式,如果手動安裝需要 30-45 分鐘。它們現在都在你的應用程式資料夾中,隨時可以使用。
上週,我的朋友買了新 MacBook。我給他一份 Homebrew 指令清單,他在 10 分鐘內就把所有東西都設定好了。對比以前需要 2-3 小時,這簡直是天壤之別。
真正的改變:一行指令更新所有軟體
這才是 Homebrew 真正厲害的地方:保持軟體更新。
傳統方式:
- 開啟 Chrome → 「有可用更新」 → 下載 → 安裝 → 重新啟動
- 開啟 VSCode → 「有可用更新」 → 下載 → 安裝 → 重新啟動
- 對每個應用程式重複這個過程
- 總時間:每隔幾週 20-30 分鐘
Homebrew 方式:
# 一次更新所有軟體
brew upgrade
一行指令。所有應用程式。同時更新。
我的每週例行程序(只需 2 分鐘):
# 查看哪些軟體過時了
brew outdated
# 更新所有軟體
brew upgrade
# 清理舊版本(釋放磁碟空間)
brew cleanup
實際成果:
- 上週,我有 12 個應用程式需要更新
brew upgrade在 90 秒內更新了全部brew cleanup釋放了 3.2GB 的磁碟空間
前後對比:
使用 Homebrew 之前: 每月手動更新 30 分鐘
使用 Homebrew 之後: 每週 2 分鐘
你真正需要的五個指令
你不需要記住一大堆指令。這五個指令涵蓋了 90% 的日常使用:
1. 搜尋軟體
brew search chrome
不確定某個應用程式是否可用?搜尋看看。
2. 安裝軟體
brew install git # 命令列工具
brew install --cask firefox # 圖形介面應用程式
3. 查看已安裝的軟體
brew list
4. 更新所有軟體
brew update # 更新 Homebrew 本身
brew upgrade # 升級所有應用程式
5. 移除軟體
brew uninstall git
brew uninstall --cask firefox
專業技巧: 建立一個文字檔,列出你所有常用的應用程式。當你拿到新 Mac 時,一次執行所有安裝指令:
brew install --cask google-chrome firefox visual-studio-code slack zoom rectangle
brew install git wget curl tree htop
把這個檔案存起來。相信我,你會感謝自己。
常見的初學者疑問
「Homebrew 安全嗎?」
是的。它是開源軟體,由數千位開發者維護,自 2009 年以來一直是 Mac 的標準套件管理器。它只從官方來源下載。
「這會不會搞壞我的 Mac?」
不會。Homebrew 安裝到自己的資料夾(/opt/homebrew 或 /usr/local),不會觸碰系統檔案。你隨時可以完全移除它。
「我現在是不是都要用終端機了?」
不是!你仍然可以用傳統方式安裝應用程式。Homebrew 只是提供更快的選項。我兩種方式都用——Homebrew 用於開發工具和快速安裝,Mac App Store 用於 Apple 專屬應用程式。
「如果出問題怎麼辦?」
執行 brew doctor。它會診斷問題並告訴你如何修正。Homebrew 社群也非常樂於助人。
結語
三個月前,設定 Mac 要花好幾個小時下載、點擊、拖曳和刪除。我害怕換新機器或重新安裝系統。更新軟體是每個月都會拖延的雜事。
現在?我在 5 分鐘內安裝超過 20 個應用程式。每週用一行指令更新所有軟體。我的系統更乾淨、更快速,而且我真的知道自己安裝了哪些軟體。
重點整理:
- 手動安裝浪費時間: 每個應用程式 5-10 分鐘會快速累積
- Homebrew 用一行指令安裝任何軟體:
brew install [名稱] - 更新變得輕鬆:
brew upgrade一次處理所有軟體 - 設定只需 5 分鐘: 即使你從未用過終端機
- 對初學者友善: 複製、貼上、按 Enter。就是這樣。
下一步:
- 現在就安裝 Homebrew(認真的,只要 5 分鐘)
- 執行
brew doctor確認運作正常 - 安裝你的第一個應用程式:
brew install --cask google-chrome - 在 formulae.brew.sh 探索可用的應用程式
開始使用 Homebrew 的最佳時機是你拿到 Mac 的那一刻。第二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你會用 Homebrew 安裝什麼應用程式? 在下方留言告訴我——我很想知道你想試用哪些工具。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考慮追蹤我,獲取更多能為你每週省下數小時的 Mac 生產力技巧。
相關資源
- Homebrew 官方網站 — 安裝指南與文件
- Homebrew 套件搜尋 — 瀏覽所有可用套件
- 我的 Mac 完整設定指南 — 新手完整教學(即將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