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在婚姻裡得到什麼?
過去,結婚彷彿是人生中必經的一站,自然而然地被納入人生規劃之中。長大、念書、工作、成家、養育下一代……一切都有既定順序。但如今,婚姻不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也不是對社會規範與外界期待的回應。

你為婚姻套上了什麼濾鏡?
我們愛一個人,想一直和他在一起,所以選擇結婚。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延續,是「從今以後」的開始。
有了共同的家,有人一起吃早餐,一起面對生活的風浪,孤單的時刻不再,所有問題似乎都能因為彼此相伴而迎刃而解。
但婚姻不等於戀愛的延伸,不只會延續戀愛的甜蜜日常。
婚姻不像照片,能永遠定格在擁抱、微笑或燭光晚餐的那一刻,把我們封存在最美好的狀態裡。它更像是一部連續劇,有動人的瞬間,也有日復一日的瑣碎與平淡。
婚姻不會自動帶來幸福,它只是提供了一個環境,讓相愛的兩個人學習如何共處。

圖|Unsplash
兩個都在向對方索取的人
結婚,無疑會增加兩個人相處的時間。
從戀愛時的精心裝扮、短暫相聚的美好時光,變成每天睜開眼、回家、吃飯、睡覺都與對方密切共處。這份親近帶來了陪伴,也放大了摩擦。
我們總以為,結婚之後應該會出現一種理想的狀態,感情更穩定、彼此更契合。以為婚姻是愛情的昇華,會自然而然轉變為更美好的關係。
於是,我們開始在這段關係裡,尋求對方去實現自己對婚姻的想像。而對方,也在心裡默默期盼我們成為他所期待的模樣。
兩個人都在努力讓對方變成自己心中理想的伴侶,也都在一次次落空的時候,感到失望。

圖|Unsplash
不快樂卻離不開
我們不再是與眼前這個真實的人相處,而是與心中理想的婚後生活搏鬥。努力讓現況看起來幸福,拚命說服自己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因為愛而走進婚姻,卻在不知不覺間背離了愛。
生活的重擔、社會的期待、責任的壓力,讓我們在無愛的關係裡掙扎,還得告訴自己,這就是成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婚姻只剩下責任維繫,愛不再被提起,情感無法自由流動,我們其實早已身處一段名存實亡的關係中。
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對方,也不是婚姻,而是那份應該要幸福的執念,以及無法坦然承認自己選錯的固執,讓我們遲遲邁不開腳步,嘗試另一種幸福的可能。

圖|Pixabay
那些在相處中悄悄變化的事
人生在不同階段,對關係的期待也會隨之改變。
當初的選擇,往往是基於當時的處境與情感,所做出的最好決定。那時候的我們,或許只渴望身邊有個人陪,不論相處是否契合、不論是否真正理解彼此,只要有個人願意留下,就覺得足夠。
我們以為那就是愛,有人在身邊,就不會孤單。而那樣的陪伴,確實在當時,為我們帶來了安慰與力量。
但人會改變,內在的需求也會隨著成長變得更清晰、明確。我們開始渴望能夠共鳴、共進的關係。
當內心開始對現況產生疑問,感受到落差與不安,並不代表誰做錯了什麼, 那可能只是我們更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更願意誠實面對自己。

圖|Pixabay
自己是所有關係的主體
人會改變,關係也會隨之轉變。當彼此想去的方向不再一致,那份曾經帶來力量的陪伴,也可能成為彼此腳步中的牽絆。
與其勉強堅持,不如試著承認,我們已經不適合再用相同的方式,繼續走下去。重新調整、溝通,甚至放手,都是對彼此的尊重,也是對那段真心相待時光的善待。
最終,這是關於自己的幸福。結果不在於彼此要相伴或分離,而是回到最初,我們選擇進入婚姻的原因。
真正的成熟,不是將就過去的選擇,而是有勇氣看見自己的轉變,並誠實回應此刻的內心。

圖|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