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愛》:活在真實的愛裡,感受愛的流動|【閱讀札記#3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愛一個人,同時也覺得他可恨嗎?

你明明愛著對方,卻又時常在不經意間埋怨對方。那些不滿盤旋在腦海,讓你覺得狠狠傷害了你的對方可惡。但轉瞬間,你又責備這樣想的自己——畢竟,對方是很好的人,也對你很好。於是,你在愛與怨之間反覆拉扯,煎熬不已。

raw-image

愛是美好的存在

我們想像愛是毫無瑕疵,是純粹而透明,不摻一絲雜質的水晶玻璃。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應當互相理解與包容,共同為關係付出心力,各自盡最大努力去維繫這段關係。

我們往往理所當然地認為,對方與自己擁有相同的想法,於是依照自己的觀點行事,並以此作為標準,期望彼此達成一致。

我們試圖將一切控制在完美的狀態,不僅要求自己達到最佳狀態,也希望對方同樣如此,確保彼此在關係中始終保持理想的平衡。

從始至終,我們追求的或許只是自己對愛的想像,不自覺地要求對方配合演出我們心中的劇本。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單方面付出的愛

為了維持我們理想中的愛,我們告訴自己,不要連一點小事都計較。

然而,內心的不滿不會消失,而是悄悄尋找出口。我們會在其他地方補償自己,或許透過冷漠、逃避,甚至無意間對對方的苛責,來平衡那些未曾說出口的委屈。

對方會感受到我們的情緒,看我們的臉色小心翼翼行事,卻不知緣由;畢竟連我們自己都未曾釐清,只能變相用感情勒索。

在愛裡的兩個人都不快樂,互相容忍對方,誰也沒有從中感到幸福。

我們用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對對方好,卻未必是對方真正需要的。即使雙方的目的地相同,前往的路徑卻截然不同。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愛的幻想

我們以為愛應該是美好的,充滿理解、溫暖與幸福,然而在現實中,愛的過程卻不總是如我們所願。

當期待與現實產生落差,當關係中的摩擦與委屈逐漸累積,我們開始感受到不安與失落,卻又無法承認這段關係與理想中的樣貌有所不同。

我們不知所措,因為愛已經偏離了最初的想像;我們焦慮不安,害怕這段關係變得陌生而脆弱。於是,我們試圖挽回,努力將一切導回原先的預想,期望這段關係回到理想的狀態。

我們更加用力修補裂痕,強迫自己忽視心中的不安,也要求對方回應我們的努力。然而,無論我們如何付出,對方始終無所作為。

或許,真正讓人痛苦的,不是對方的無動於衷,而是我們曾經那麼相信這份愛,卻發現它無法如願以償。

圖|Pexels

圖|Pexels

愛有多種語言

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也有各自的成長軌跡,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情感表達方式,以及對愛的期待。

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關心,也期待對方以相同方式回應,卻忽略了彼此的差異。

在關係中,我們可能因為對方的某些行為感到困惑或受傷,卻未曾意識到,這或許只是對方習以為常的表達方式,而非刻意忽視或冷淡。

有些人習慣用言語表達愛意,而有些人則透過行動展現關心;有些人在衝突中需要空間來冷靜思考,而有些人則傾向即時溝通來化解誤會。

愛不是要求彼此完全相同,而是願意在差異中理解,在溝通中尋求平衡,讓愛成為雙向的靠近,而非單方面的遷就。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愛也可能帶來傷痛

我們對愛的期待落空,內心受傷卻難以坦然承認。我們忽略了真正讓自己在關係中受傷的原因,轉而向對方索取,卻始終得不到想要的回應。

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感受,以及從未被聽見的心聲,悄悄在心裡劃下痕跡,默默累積,從未真正消失。

正視自己在關係中的不滿意,在愛裡提出需求,讓對方看見自己真正的樣子,互相理解彼此的期待與界線,共同尋找雙方都感到安心與滿足的相處方式。

每段關係裡都可能有摩擦、情緒與落差,理解並包容彼此在關係中的不滿。

圖|Pixabay

圖|Pixa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茶加牛奶的沙龍
11會員
33內容數
讀有興趣的書
2025/06/23
你滿意自己的體態嗎? 體重反映的是生理狀態,直覺源於身體感知,與攝取的食物息息相關。然而,當回溯飲食經驗與感受,會發現心理因素同樣有著深遠影響。最終,你的樣貌是生理、心理與外在環境交織後的綜合呈現。
Thumbnail
2025/06/23
你滿意自己的體態嗎? 體重反映的是生理狀態,直覺源於身體感知,與攝取的食物息息相關。然而,當回溯飲食經驗與感受,會發現心理因素同樣有著深遠影響。最終,你的樣貌是生理、心理與外在環境交織後的綜合呈現。
Thumbnail
2025/05/26
你總是感覺和人有隔閡嗎? 你習慣先保護自己,不透漏太多個人的訊息給別人,因此築起一道牆,讓人無從了解,更難以親近。你會想和人有更深入的連結,卻也擔心別人無法接受真實的你,最終還是覺得獨處的時候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5/26
你總是感覺和人有隔閡嗎? 你習慣先保護自己,不透漏太多個人的訊息給別人,因此築起一道牆,讓人無從了解,更難以親近。你會想和人有更深入的連結,卻也擔心別人無法接受真實的你,最終還是覺得獨處的時候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如何看待工作的呢? 你曾經想像自己是個能平衡好生活與工作的人,確實劃分兩者,不讓工作影響到生活。但等到開始工作才發現,無法完全做到下班後就不再理會工作上的事務,該完成的事沒結束就無法安心休息。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如何看待工作的呢? 你曾經想像自己是個能平衡好生活與工作的人,確實劃分兩者,不讓工作影響到生活。但等到開始工作才發現,無法完全做到下班後就不再理會工作上的事務,該完成的事沒結束就無法安心休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世界上有種名為愛情的毒, 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叫人沉醉; 但不愛的時候卻充斥著腐敗的氣味,令人反胃。 關心變成中傷彼此的刃, 一切只因互相猜疑的病。 不欲人知的,自以為是的, 全都是出自對於過去自我的踐踏,不想承認自己只是一個空虛寂寞又渴望靠著沉默來建立關係, 偏執又自私的靈魂
Thumbnail
世界上有種名為愛情的毒, 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叫人沉醉; 但不愛的時候卻充斥著腐敗的氣味,令人反胃。 關心變成中傷彼此的刃, 一切只因互相猜疑的病。 不欲人知的,自以為是的, 全都是出自對於過去自我的踐踏,不想承認自己只是一個空虛寂寞又渴望靠著沉默來建立關係, 偏執又自私的靈魂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