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性物種》The Female of the Species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 YouTuber Cari 推薦的,其實一開始講到是青少年讀物時,我興致缺缺。不過她推的書我基本上都無腦收藏,加上發現有二手書只賣 99 元,而且封面超美的,我就馬上下單買了。
關於《雌性物種》
這本書是由三位高中生——亞莉、克萊兒(牧兒)、傑克的視角來敘述的。
亞莉上高中那年,姊姊安娜被強暴、殺害了。儘管小鎮上的居民大概都知道是兇手可能是誰,但警方卻因為證據不足無法逮補兇手。她既悲傷又憤怒,傷心姊姊的離世,痛恨那些性侵犯。於是亞莉計劃自己處決兇手,她找到他並殺了他,但同時也徹底封閉自己的人生。
然而,看似乖乖牌的牧師女兒克萊兒,與風雲人物傑克,卻總是想要闖入她的生活。她一方面想和克萊兒當朋友、想接受傑克的好感,但同時卻得守住自己的秘密。
當一切逐漸走上軌道,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時,小鎮又有女孩遭受到性暴力時,亞莉該怎麼做?該怎麼選擇呢?
暴力是可以被選擇的解決方法嗎?
有時候以暴制暴真的能大快人心,尤其面對一些純粹的「惡意」。這似乎不單純是道德的問題,無論是在影視作品或生活中,看到「壞人」被懲罰,即使不是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會讓人有一種公平正義得以伸張的感覺。這樣的情緒反應,似乎這刻在我們的基因裡。
書中牧兒說的這一段,我無法說自己完全理解,但看了之後感到非常非常地難過。有些傷痛或許永遠也無法被撫平,只能試著與它共存。所以,暴力真的是解答嗎?它有存在的意義嗎?我也不知道,也許這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妳.......」我越說越小聲。我意識到我打算說妳瘋了,或許再加上妳不應該做這種事。這是深植我心中的直覺反應。不要傷人,對人好,蜂蜜比醋能抓到更多蒼蠅。 可是假如我不想抓蒼蠅呢?要是我寧可打死牠們呢?
我改口說,「謝謝。」
她點點頭,飛快吃完沙拉,終於對上我的視線。她從開始解釋就沒看我,彷彿需要全神貫注吃飯。她說,「我不確定妳會怎麼想。」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也還在思索。我知道我的爸媽會說暴力永遠不是答案,所有衝突都能和平解決。可是我媽的下體沒有指甲的刮痕,我爸也不知道給三個男生扛走是什麼感覺。
原始的獸性本能
雖然一開始就說亞莉殺掉了強暴犯,但整本書並沒有推崇暴力,反而有提醒人們要控制情緒的意味。因為我們畢竟是社會化的動物吧!這個社會還是必須要有些制度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像是這段牧兒盛怒之下揍人,被亞莉阻止她之後的對話,我非常的喜歡。
我說,「對不起。」
「何必道歉?」
我將額頭抵著鏡子,看水沖走臉上殘留的鹽分,水珠積在下巴。「因為剛才太不我了。」我閉上眼睛說,「我不會打人,我不是那種人。」
亞莉的聲音在暗中響起。「錯。在那一秒,妳就是那種人。那是最原始的克萊兒沒有被旁人的期待改變。」 我睜開眼睛。哭過之後,藍色的虹膜更顯亮麗。「可是妳阻止我。」
「情緒激動時釋放原始衝動的妳,事後社會建構的妳可能無法應付。」亞莉的視滑過我身上。「看看妳,妳的手在發抖,聲音虛弱。道德感又佔上風了。」
我大嘆一口氣,離開鏡子,額頭在上面留下了痕跡。「嗯,」我坦承,「妳說的完全對。」
我不過輕輕拍了布蘭莉的手,弄花她的妝,讓她嚐嚐新口紅的味道,我就覺得我糟透了。
我轉向亞莉,背靠著洗手台。「謝謝你阻止我。」
結語:無論哪個階段都值得閱讀
這本書對我來講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總覺得在成長的過程能更早點認識自我、友情與性那該有多好,當然現在也不晚啦!這本書在不同年齡層閱讀,都會有收穫。
書中以三位青少年的視角推動劇情,其中有好多情節都深深觸動到我,尤其是對憤怒情緒的處理方式。而且他們之間的互動,也讓我想更謹慎地思考如何對待身旁的人,並學會尊重。我很喜歡作者並沒有把私下的處決寫成一種絕對的正義,也沒有刻意把人寫得很完美,他們還是青少年會有缺點,遇到事情也會有處理不好的時候,看著書就像是再成長了一次。
總之,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講了非常沈重的議題。很捨不得看完,看完了也很難過。有時候我覺得法律好像保護了我們的人性,但沒人性的人同時也受到了法律的保護。
如果你也對這本書有興趣
- 博客來購買:點我
- kobo 購買:無電子板
🔍 我的蝦皮賣場也會放一些二手書,可以去看看有沒有有興趣的書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