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玩」的角度創業,不是要你敷衍了事,而是擁抱一種「玩心精神」(Playfulness)。這種精神能將創業旅程從充滿壓力的苦差事,轉化為充滿好奇、持續探索和自我超越的高回報遊戲。
對一人創業家來說,這尤其重要——你的工作與生活邊界模糊,需要內在動機來持續前進。
以下是以「玩」的角度創業的五大策略:策略一:將創業視為一場「大型開放世界遊戲」
遊戲設計師深知如何讓人保持投入,創業家可以從中學到如何設定目標和回饋機制。
1. 設定清晰的「任務與獎勵」(Missions & Rewards)
- 傳統思維:我必須在六個月內賺 $X$ 元。
- 玩樂思維:將大目標(如 $X$ 營收)拆解為多個清晰的「主線任務」和「支線任務」:
- 任務一(主線):推出 MVP(最簡可行產品),獎勵:獲得第一個付費客戶的感謝信。
- 任務二(支線):測試五種不同的標題,獎勵:在 Trello/Notion 上獲得一個「實驗家」徽章。
- 目的:透過即時、具體的獎勵(而非僅是金錢),持續激發多巴胺,保持動力。
2. 擁抱「迭代與重啟」(Iteration & Respawn)
- 玩樂精神:遊戲中的失敗只會讓你損失一些生命值或進度,但你會獲得寶貴資訊,然後可以「重啟」(Respawn)並做得更好。
- 創業應用:將「失敗」定義為「一次實驗結束」。產品賣不好?這代表你獲得了「市場對方案 A 不感興趣」的數據。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帶著新資訊重新開始下一輪遊戲的機會。
策略二:採用「新手心態」(Beginner's Mindset)
玩心鼓勵你放下成見,像孩子一樣充滿好奇地探索世界。
1. 鼓勵「如果⋯⋯會怎樣?」(What If)的思考
- 實踐:當你遇到瓶頸時,關閉「自動駕駛」模式(即「我們一直都這樣做」的想法)。
- 「如果我的產品定價是現在的十倍會怎樣?」
- 「如果我只服務一個非常奇怪的利基市場會怎樣?」
- 效果:打破思維定勢,促使你從非傳統角度尋找創新點。
2. 像「玩家」一樣勇敢冒險(Embrace Risk)
- 玩心優勢:玩樂的本質是自願克服非必要的障礙。創業家需要像玩家一樣,願意承擔經過計算的風險。
- 心態:承認風險的存在,但不要被它麻痺。將冒險視為「闖關」的刺激感,並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會讓你渡過難關。
策略三:將工作流程「遊戲化」(Gamification)
將遊戲元素(而非形式)應用到日常營運和學習中。
1. 視覺化進度條與「成就徽章」(Progress Bars & Achievements)
- 工具應用:在項目管理工具(如 Notion 或 Trello)中,為年度目標設置進度條。完成重大里程碑(例如完成網站內容、發佈第一個電子報)後,給自己頒發虛擬的「成就徽章」。
- 目的:將枯燥、重複性的任務(如報稅、數據分析)變成有即時回饋的過程。
2. 學習「高回報率」的技能
- 玩樂精神:就像在 RPG 遊戲中,尋找能帶來最高經驗值(XP)的任務。
- 創業應用:問自己:「我現在做的哪件事,能讓我學到對未來生意影響最大的技能?」然後將時間投入到這些「高 XP」任務上(例如掌握某項新技術、與潛在客戶進行深度訪談)。
策略四:為自己設計「休息與恢復」機制
連頂級玩家都知道,休息是遊戲的一部分。
1. 有意識的「暫停與休息」(Pauses & Breaks)
- 玩樂思維:確保你不會因為玩太久而感到厭倦或燒盡(Burnout)。
- 實踐:定期且有目的地從工作中抽離,從事真正的「玩樂」(如運動、音樂、與朋友閒聊),讓右腦有機會進行創造性重組。
2. 尋找「同盟與社群」(Alliances & Guilds)
- 玩樂精神:遊戲中你需要隊友。
- 創業應用:不要獨自奮戰。積極尋找其他一人創業家或導師,組成「社群」或「戰隊」。在社群中分享「破關經驗」(成功)和「卡關經驗」(失敗),可以獲得情緒支持和實質解決方案。
總結:玩,才能贏
以「玩」的心態創業,不是讓你變得不專業,而是讓你以內在動機、持續的好奇心和面對挫折的韌性,來應對創業世界中的不確定性。
當你真正沉浸其中,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將每一次挑戰視為下一關的入場券時,你的創業之旅將更具樂趣,也更有可能取得長期成功。
立即行動:找出你這星期最討厭的一項「工作」,問自己:「我可以如何將它遊戲化,讓它有清晰的步驟、即時的獎勵和一個有趣的名稱?」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