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很好了:每一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奇妙與強大。找到適合的環境、發揮優勢的能力,好好做自己就行!》
作者: 稻垣榮洋

地球上生物歷經五次以上的大滅絕(現在正上演第六次由人類引發的生物滅絕危機),在這過程中有許多生物滅絕了,但是還是有許多生物倖存下來,例如蟑螂就是活了幾億年的活化石。
生物最主要就是以生存和繁衍為目的進行活動,所以有些我們看似沒意義或者沒效率的生活方式,會令我們感到困惑。但這畢竟只是人類自己的偏見,其它生物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意義,也不在乎人類怎麼想。只要活著就有存在的價值,所以生物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很好了。除非環境改變,牠們才需要調整生活方式,或者說根據天擇,能夠適應新環境的後代會存活下去,不能適應的就只能滅亡了。
這讓我想起一則笑話,有人在問為什麼現在蚊子愈來愈難打了。有人說因為好打的蚊子都被打死了,所以剩下來的蚊子都是很難打的,甚至可以吵你好幾個小時睡不著覺。雖然實際上可能不是這個樣子,而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也就是你不會在意很容易被打死的蚊子,但是對於很難打的蚊子卻是感到憤憤不平。
人類也是一樣,每個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實能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並擁有自我意識本身就是一項奇蹟。也許我們有很多的煩惱,也認為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只要還能活著,就必須謝天謝地了。與其去煩惱一堆有的沒有的,還不如好好活在當下,像一個動物一樣。
另外就是每個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事物,就像海豚擅長游泳、老鷹擅長飛行、地鼠擅長挖洞。這些動物擅長在適合自己的環境發揮自己的長處,如果在不適合的環境努力掙扎,恐怕會像海豚擱淺一樣難以生存。
所以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努力發展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才能夠做出一些成就。就像作者稻垣榮洋所說的,我們不曉得自己在哪方面會比較優秀,所以我們要多方嘗試,努力探索新事物。一旦能夠找到自己的天賦,就應該好好培養,將天賦能力發揮到極致,如此一來,也許能夠走得比較順遂。
就算找不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或者一事無成也沒關係,只要好好活著就有存在的價值。就像生物一樣,牠們從來不會去思考自己活著有沒有意義,也不會去追逐外在的功成名就,牠們就是依靠本能在生存著,也不在乎其他個體怎麼想。
只要還活著,就有存在的價值,就足以感謝,所以我們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