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致勝》: 跨領域學習的四個成功法則

螞蟻兒-avatar-img
發佈於讀書心得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書名:《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作者: 大衛.艾波斯坦

raw-image

我們常常認為及早專注在專業的領域上,才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比別人更快速地到達終點。我們常常以為透過刻意練習、一萬小時法則,能夠讓我們培養出卓越的專業能力,進而在該領域有創新的突破。但是《跨能致勝》這本書告訴我們,過早專精於特定領域,非但不一定會讓我們取得最後的成功,還有可能因為過度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而導致失敗。

《跨能致勝》是一本探討廣泛學習和跨領域思維的重要性的書籍,尤其在這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中,專精於某個領域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不一定能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主要是因為專精讓我們思考過於侷限和僵化,陷入定勢效應、過度自信偏誤、確認偏誤等等思考陷阱之中。

定勢效應即是是指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傾向於沿用以往成功的經驗或熟悉的思考方式,導致難以發現新的解決途徑。過度自信偏誤即是指專家因長期的成功經驗,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準確性,聽不進旁人的意見。確認偏誤即是人們傾向尋找、詮釋與自己既有信念一致的資訊,而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資訊。

當然專精有專精的好處,例如處理相同的事務效率會大增,大部分常見的問題可以規避或者快速處理,較穩定的職涯發展等等。例如醫療專業、工程與技術、法律與會計等領域,只要持續磨鍊專業能力,就能夠讓我們成為該領域的專才。

但如果是在環境變動快的領域,或者需要創新思維的工作,例如創業與管理、科技創新、行銷與媒體、知識工作者等等。如果一味守著特定的專業或工具不放,很容易會被環境變化和新技術所淘汰掉。

《跨能致勝》這本書一開始舉出兩位球王老虎.伍茲費德勒當例子。老虎.伍茲從小就專注在練習高爾夫球,所以才能夠成為這領域的翹楚之一。費德勒則是嘗試過不同運動,童年同時打足球、籃球、羽球,12歲才開始專注在網球上,最後成為頂尖球員。

高爾夫球和網球正呼應書中所說專才型和通才型人才。如果是像高爾夫球這類封閉型運動,只要長期練習、時常比賽就能夠發揮穩定的水準,成為這個運動的專才。但是像網球這類開放型運動,摻雜許多變化,從小就開始練習並不一定會贏在起跑點上,反而多方嘗試才能夠跨能致勝。

raw-image

為了培養跨領域能力,以應付不斷變化的環境,和AI所帶來的挑戰,作者大衛.艾波斯坦認為我們應當保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從不斷嘗試新事物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以及培養創新的洞見:

一、不要儘早投入某個特定領域當中,而是先透過不斷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尤其是在選擇職業或者培養專業能力時,不要預設立場認為自己應該從事什麼工作,應該培養哪些能力,因為那會侷限自己的發展性。對於工作要保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如果發現目前的工作不太適合自己,那就尋找調換職務或者轉換跑道的機會。

當然作者大衛.艾波斯坦並沒有教我們要時常換工作,而是要找出自己真正有興趣與擅長的方向。許多工作要等你上手之後,才能夠體會到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如果遇到責罵或者困難就想要離職,那是一種逃避的行為,不是主動積極的行為。

對於培養專業能力也是一樣,可以透過不斷嘗試,學習不同的技能,但不必過度深入。在找到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技能或興趣時,便可以長期投入、持續深耕。

作者大衛.艾波斯坦本身也是經由多方摸索,原本是在研究科學,後來棄理從文當起採訪記者,最後成為資深作家。在多方摸索之後,瞭解跨能致勝的重要性,所以將推廣這份理念當成自己的使命。

二、不要害怕晚起步,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不一定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

我們常常害怕會輸在起跑點上,所以有什麼新科技、新知識和熱門趨勢就想要立刻去瞭解,必要時再花時間去研究。這是一種錯失恐懼症,害怕自己會輸在起跑點上,或者跟不上潮流被時代所淘汰。

如果你本身有在做自媒體,介紹這些新鮮事物確實能夠取得先行者的優勢,掌握流量的密碼。但如果不是的話,過度追求新事物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跨能的優勢,反而可能讓注意力分散,無法在真正重要的領域深耕發展。

多方嘗試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當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天職時,就可以聚焦在其上,培養專業的能力。不要害怕比別人晚起步,因為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不一定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反而有不同的經歷的人,能夠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業和經驗,從中找到創新的洞見。

raw-image

正如同書中所說,繞些遠路也許一開始的學習曲線不如直接深入學習要來得有效率。但是在經過多方摸索後,能夠培養出多元思維和水平思考的能力,在面對未知與變化時更能靈活應對,找到他人看不見的解決之道。

三、不要堅持己見,也不要墨守成規,而是要傾聽多元的聲音,思考各種可能性。

愈是專業的人士,更會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判斷,而不願意聽從他人的意見。這讓許多專業人士失去突破的機會,甚至會鑄下大錯。

像是書中提到美國挑戰者號事故,是因為決策者過度墨守成規,認為工程師沒有證據證明氣溫和橡膠O形環密封圈出現裂痕之間的關係,於是決定繼續發射太空梭。但因為低氣溫導致O形環無法發揮它的效用,高溫燃氣因此從接縫滲出,釀成太空梭爆炸和七名太空人喪生的慘劇。如果決策者能夠傾聽各界的聲音,並且思考各種可能性,也許這些意外就不會發生了。

raw-image

堅持己見會讓我們思考僵化,看不見更多的可能性。墨守成規也會讓我們成為不知變通的老頑固。一旦環境有所變化,或者發生突如其來的意外,我們便不曉得如何去應對,等著被新時代所淘汰。

在AI科技浪潮來襲下,我們不能夠再抱持舊有的思維來行事,而是要與時俱進,思考各種可能性。在變化中尋找潛在的機會,不管是將新科技用在解決舊問題,用舊科技來解決新問題,或者在不同領域找到關聯性和創新的洞見,我們都要抱持著積極開放的態度,並且做一些嘗試。

這樣比起在特定領域持續深耕帶來更多的機會,因為你就算持續深耕,也無法打敗幾十年、幾百年所累積的知識量和技術,難有創新的突破。但如果能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比較能夠發現別人未曾發現過的創意或解法,進而成為新領域或新解法的領頭羊。

四、就算專注在某個領域,也不要忘記培養多元業餘愛好。

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時間去做專業以外的事情,但是作者大衛.艾波斯坦認為沒時間只是藉口,而且有許多創新的發現,是因為從事業餘研究而意外發現的。例如達爾文本來是在研究神學,因為對觀察自然有興趣,後來展開航海之旅,觀察世界各地的動植物,最後提出進化論。

就算再忙也要分配一些時間在業餘研究和業餘愛好上,就算是無所事事的閒逛或摸索,也許能夠成為創新的靈感來源。這讓我想起在《子彈思考整理術》這本書作者Ryder Carroll提到我們可以有一些衝刺目標,在短期內完成。這些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某個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和自己有沒有興趣繼續投入其中。這也是一種培養跨領域能力的方式,就算是練習樂器或者從事園藝,也許能夠結合不同領域的經驗,找到新的啟發。

【我從本書中學到的三件事】

一、原來網球比高爾夫球還要難以達到卓越。

我一直以為高爾夫球比網球還要複雜,網球不就兩邊在一個小場地互打,而高爾夫球場地很大,如果球掉到沙坑、水坑或樹林會很難處理。不過實際上高爾夫球可以透過不斷練習讓表現變穩定,而網球雖然透過不斷練習可以提升球技,但是面對不一樣的對手,可能會有相性的問題。而且球移動的速度很快,考驗個人的反應能力,所以不是那麼容易。

raw-image

至於高爾夫球是否愈早練習愈好,或者網球是否先嘗試不同的運動,覺得有機會再發展比較好,我則是持保留的態度。雖然看起來許多網球頂尖選手如費德勒納達爾喬科維奇都有摸索過不同的運動,不過是因為他們有進行跨領域學習才成功的,還是因為大部分的人無法從小就立定志向,才會進行多方探索。什麼原因才導致他們的成功則不得而知。

同樣地,大部分的人沒辦法在小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天職是什麼,小時候愛玩可能也沒什麼進取心,所以只能透過不斷摸索、不斷試錯中學習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長大後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持續深耕。除非是像運動員、體操選手、音樂家、職業棋士等等需要從小接觸,以維持特殊天賦,例如身體柔軟度和絕對音感的天賦。但這不是教我們抱著某個特定技能不放,儘管是從小接觸音樂,也可以廣泛涉獵不同的樂器,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二、多方嘗試和培養多元興趣的重要性。

多方嘗試是讓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天職,也許很多領域和職業看起來前途似錦,但是如果自己沒有興趣,就沒有熱情持續深耕。如果自己不擅長,或者做起來很痛苦,那麼就無法走得長遠。這時候就要懂得修改方向或者轉換跑道,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性。如果一時之間沒有辦法離開目前的環境,那就要善用業餘時間,研究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活動,也許能夠從中找到潛在的機會,或者從中得到新的啟發。

培養多元的興趣,並不是一件浪費時間的行為。因為除了跨領域學習,建立各式各樣的人脈也很重要。如《跨能致勝》一書所言,我們不一定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要成為「通才」,甚至是成為「博學家」。博學家是在某些領域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他們研究的深度不如「專才」,同時博學家又具有知識的廣度,有時候比「通才」還要博學。

如果你能夠認識不同領域的專才,那麼你在某個領域上遇到困難時,就能夠透過該領域專才的協助,幫助你解決你不擅長的問題。同樣地,一個好的團隊要能夠結合「專才」和「通才」,才能夠發揮團隊的最大效益。如果專才的眼界太狹窄,那麼就需要通才來彌補; 如果通才不清楚技術的細節,那就教給專才來處理。

三、思考比學習還要重要。

學習固然可以累積知識複利,多方嘗試也能夠找到潛在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想要跨能致勝,還是要透過思考來突破。光是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而不整合,也不將不同的事物聯結在一起,恐怕也難有收穫。

(1) 類比思考:《跨能致勝》提出許多類比思考的重要性,例如克卜勒透過水流與船夫、天秤、磁鐵等類推方式,最後推導出行星運動定律。善用在其它領域的經驗,來為未知或不確定的問題提出一個可能的解方,正是跨領域學習發揮效果的地方。

(2) 組合創新: 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術、觀點重新組合成新的想法,也許可以產生新的靈感和機會。例如任天堂將健身環和遊戲機結合在一起,變成了熱門的遊戲。

(3) 多角度思考: 為了避免專業影響到個人的判斷,我們要有接受反對意見的勇氣,並且從各個角度去思考更好的做法。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才能夠應付各種變化和發現潛在的機會。如果一味墨守成規,反而可能會因為環境變化而導致失敗。

(4) 反思學習: 不管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能夠成為我們成長的養分。反思自己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成功的地方、優勢和不足之處,進而複製成功的經驗和避免失敗的做法。在其它的領域也能夠引用不同領域的經驗,所以就算是轉換跑道也不見得都是從零開始,也許你過往的經驗會成為你在新領域的優勢所在。

【結語】

《跨能致勝》這本書舉出許多跨領域學習成功的例子,像費德勒達爾文梵谷等等。看似跨領域學習才能夠達到卓越的成就,當然也有許多專注在某個領域取得創新的發現的案例。

只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術不斷迭代,已經成為一套成熟的理論和實務流程。一般人如果想要在特定領域上有所突破,恐怕相當地困難。這時候唯有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才有可能在這競爭的紅海中,創造出新的機會。

但其實作者大衛.艾波斯坦並沒有教我們當一個天才或發明家,畢竟那只有少數人才辦得到。既然如此,抱著某個專業知識或技能,求個溫飽那又有何不可呢? 如果跨領域學習也沒辦法成為創業家或發明家,那為什麼要特地跳出舒適圈呢?

跨領域學習除了培養我們思維的廣度,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創新的洞見,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供其他選擇的機會。當你所學的知識和技術不幸被時代所淘汰,那麼除了及時學習新技能和轉型外,跨領域的學習也提供你一個轉換跑道的機會。

轉換跑道雖然比別人晚進場會喪失一些優勢,但是你先前的經驗也許會成為你另外的優勢所在,進而成為你超越別人的契機。此外,跨領域學習也能夠提供從事副業的機會,讓你成為斜槓型人才。

只要在每個工作上競競業業,學習各式各樣的技能,那麼這些經驗不會因為轉換跑道而白白浪費掉,而是會成為你成長的養分。所以除了要進行跨領域學習,還要專注在每一項工作和目標上。如果只是漫不經心或漫無目標地進行工作與學習,那麼就算東摸西摸也只會成為泛而不精的庸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螞蟻兒的沙龍
22會員
58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個人讀書心得或學習心得的沙龍,請大家多多指教~
螞蟻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原來大腦可以這樣練》這本書主要探討大腦執行功能對於學習和抗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運動來提升大腦執行功能。 大腦執行功能是指讓我們能夠控制思考、情緒與行為的一組高層次認知能力。
Thumbnail
2025/10/18
《原來大腦可以這樣練》這本書主要探討大腦執行功能對於學習和抗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運動來提升大腦執行功能。 大腦執行功能是指讓我們能夠控制思考、情緒與行為的一組高層次認知能力。
Thumbnail
2025/10/14
《我不是故意要犯罪》這本書介紹許多連環殺手的犯罪過程和成長歷程,像是在看小說一樣引人入勝。有些殺手手段殘忍,視生命為草芥,被捕後還不知悔改; 有些殺手享受侵犯女性和殘殺女性的快感之中,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有些殺手殺過幾十個人才終於被抓到,如果沒有被抓到的話,不知還會有多少人命喪在他手中。
Thumbnail
2025/10/14
《我不是故意要犯罪》這本書介紹許多連環殺手的犯罪過程和成長歷程,像是在看小說一樣引人入勝。有些殺手手段殘忍,視生命為草芥,被捕後還不知悔改; 有些殺手享受侵犯女性和殘殺女性的快感之中,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有些殺手殺過幾十個人才終於被抓到,如果沒有被抓到的話,不知還會有多少人命喪在他手中。
Thumbnail
2025/10/09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這本書主要談主動積極和待人處事的技巧,作者歐陽立中是暢銷作家和知名的爆文教練,他曾經擔任教師的工作近十年,後來為了實現夢想,毅然決然拋棄教師這個鐵飯碗,轉而成為自由工作者,也做出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2025/10/09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這本書主要談主動積極和待人處事的技巧,作者歐陽立中是暢銷作家和知名的爆文教練,他曾經擔任教師的工作近十年,後來為了實現夢想,毅然決然拋棄教師這個鐵飯碗,轉而成為自由工作者,也做出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之前有寫過些書的心得,也繼續把其中一部分寫出來 這本書作者是楊大輝,是4think部落格作者,以下舉出書中觀念,並寫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之前有寫過些書的心得,也繼續把其中一部分寫出來 這本書作者是楊大輝,是4think部落格作者,以下舉出書中觀念,並寫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一萬小時」的概念來自於《異數》這本書,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耳聞過,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若你越早開始勤奮苦讀練習,專精那項技術的時間來到一萬小時,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一萬小時」的概念來自於《異數》這本書,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耳聞過,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若你越早開始勤奮苦讀練習,專精那項技術的時間來到一萬小時,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